12.15 抗精神病藥有依賴性嗎?

患病後要服用藥物治療,在詢問醫生藥物用法時我們往往有很多的顧慮,問東問西的:大夫,這藥有副作用嗎?這藥需不需要忌口?這藥有依賴性嗎等等不一而足。在精神科也是如此,可是患者和家屬比較關心的是另一個話題:抗精神病藥有依賴性嗎?

抗精神病藥有依賴性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精神科藥物的種類。目前精神科臨床上常用藥物以下幾個大類:1、抗精神病藥,顧名思義用來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2、抗抑鬱藥;3、心境穩定劑,治療躁狂、雙相障礙等的藥物;4、抗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藥,也就是治療兒童多動症的藥物;5、抗痴呆藥,指的是治療各種類型痴呆的藥物。6、鎮靜催眠藥,也就是老百姓說的安眠藥。

其中精神分裂症有慢性遷延反覆加重慢性化的特點,而抑鬱症、雙相障礙、多動症等有反覆發作的特點,而老年痴呆更有進行性加重的進展性病程。服用這些藥物的目的是為了維持治療,控制精神症狀,防止復發。所以服用這些藥物的目的是為了控制精神症狀,而不是因為患者對這些藥物有依賴性。


抗精神病藥有依賴性嗎?

談到有依賴性的藥物就不得不說鎮靜催眠藥,目前市面上用來治療睡眠障礙的藥物有傳統的苯二氮卓類的藥物(也就是老百姓說的安定),再就是以佐匹克隆、扎來普隆、唑吡坦等藥物為代表的新型安定類藥物。這些藥物多少都有依賴性的特點,其中以苯二氮卓類藥物依賴性最強。服藥物這類藥物超過一個月就會容易產生依賴性,所以除非失眠較重或者年齡較大的病人外,失眠病人原則上不首選苯二氮卓類藥物。如果臨床上服用的話也不要超過一個月,等失眠改善控制症狀後,就應換用其他副作用小的藥物。所以受失眠的困擾的網友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精神疾病大部分是慢性疾病,一旦患病家屬跟患者都要受到來自經濟、社會、心理等各方面的壓力。並且會因反覆住院、長期服藥而致貧,導致他們長期生活在有形無形的壓力下,他們非常需要社會的關愛。我想為精神疾病的科普做一些工作,希望各位網友看到此文章後能夠關注轉發出去,讓更多的病患得到規範的治療,讓更多的人瞭解精神疾病,讓更多的精神病人得到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