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關門大吉!武漢方艙醫院開始陸續休艙

“日出喚醒清晨,大地光彩重生,讓和風拂出的音響,譜成生命的樂章。”3月6日下午4點,一首《明天會更好》響徹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有人悄悄擦掉了眼角感動的淚水。從2月15日起,這裡有了另外一個名字:武漢光谷方艙醫院。當天,艙內最後22名患者通過視頻屏幕,與艙外6支醫療隊的醫務人員道別。患者轉出後,投入使用19天的光谷方艙醫院順利休艙,成為繼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之後,武漢市第二個休艙的方艙醫院。

“你們都是最棒的,明天一定會更好。”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副院長、光谷方艙醫院院長唐洲平站在屏幕前,他身後站著來自各地的醫務人員。“謝謝你們,感謝祖國,感謝醫生和護士。”艙內的十幾名患者也聚攏在另一塊屏幕前,開心又好奇的張望,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白衣天使”戴口罩的樣子。

关门大吉!武汉方舱医院开始陆续休舱
关门大吉!武汉方舱医院开始陆续休舱
关门大吉!武汉方舱医院开始陆续休舱关门大吉!武汉方舱医院开始陆续休舱

光谷方艙醫院內的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一共設置了840張床位。唐洲平說,運行期間,光谷方艙醫院累計收治了875名患者,出院691人,轉往定點醫院184人;有來自7個省份的480多位醫務人員在這裡值守;截至目前,所有醫務人員零感染。

“大部分患者都恢復得很快。不到20天就休艙了。”唐洲平言語間自信滿滿,“我們所有治療都嚴格按照國家發佈的診療方案展開,為全部患者提供中西醫結合治療和心理輔導”。此前,在艙內接受治療的患者,每天都會有心理醫生進行遠程視頻心理輔導;護士臺也專門設置了一部24小時“熱線”,隨時解決他們遇到的各種問題。

唐洲平說,進駐方艙醫院前,指揮部給他下了“確保零死亡”的命令。“一名患者都不能出問題,只要有人出現病情變化,醫務人員就會進行緊急救治和判斷,及時向定點醫院轉運。”唐洲平說,光谷方艙醫院基本做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回頭。

“休艙不是閉艙,但應該能歇歇腳了。”抵達武漢的30多天,中日友好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轉戰了3個方艙醫院,救援隊領隊、中日友好醫院院辦副主任王燕森說,休艙後,所有醫務人員都將回到駐地休整待命,艙內所有醫療物資也都原地不動,等待指揮部的統一指令。當天出艙的最後一批患者中,有21人達到治癒標準,將轉往集中隔離點接受14天的醫學觀察,沒有特別情況,隔離結束後就可以康復回家;另有1人轉往定點醫院繼續接受治療。

記者瞭解到,在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方艙醫院的床位規模達到了1.3萬多張;在目前已治癒出院的患者中,每4個人就有1人從方艙醫院出院。目前,武漢市各方艙醫院內的住院患者總數已降至2000人左右,有1萬多張床位處於“床等人”的狀態。

文: 健康報首席記者 劉志勇 本報記者 曹政

圖:福建衛生報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