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不管是移動還是電信,聯通,每個月就算不打電話不消費,都要收取固定套餐費用,合理嗎?為什麼?

言L1220


可能有些人跟我一樣有疑問,手機卡每月為什麼都要交月租?即便沒打電話發短信和進行上網業務。但似乎我們也忽略手機號碼資源本身所有權的問題了。

手機號是國家電信資源,咱消費者只是租用,每月繳納相應的月租費用是合理的。

中國以前分到的是從130到139共十個手機網絡的號碼資源,共十億個號碼資源,供咱們自己分配。確切說手機號碼是一種資源,是一種由國家統一管理的電信資源。

那麼這樣看來我們每一位消費者與手機號都只是租用關係,並不具備手機號的所有權的支配。既然是租用,那換一層面而想,每月的固定月租費用似乎也是合理的。

固定套餐費用其中也包含運營商所提供的服務費用。

固定套餐費用來說,其中包含套餐(流量、語音包等)內容費用,現在的套餐多為基礎月租和套餐費混為一體了。即便運營商沒有明確標識出來,事實上也已包含在內(0月租卡除外)。

用不用與有沒有是兩碼事。除了套餐內容費用外,還包含了運營商所提供的一些基礎服務,如電話客服、手機營業廳人工服務等…可能很多人也少有聯繫人工客服,但固定套餐費用也可以理解成是服務費的一種體現,運營商服務於用戶而收費的相應費用。

固定套餐費用或是合理的,但消費者的選擇受限卻並不合理。

從以上兩個角度去看,其實我們多數情況都能夠理解各大運營商每月收取相應月租的做法。不過在用戶的角度去看,合理化讓選擇權留在用戶角度才是更合理的做法。

以前的8元保號套餐全國下線後,套餐就跳檔到38元起。隨之是否停機保號的選擇權也沒掌握在用戶手中了,可以說運營商並沒貼切考慮用戶的需求吧。像移動在河北地區推出的8元放心享套餐,這一樣是受限於地區辦理的。

確實,對於每月沒有任何消費或通訊的情況,仍要交固定套餐費用是許多人所不認可的。或者以後的運營商還應該出臺這樣的政策:如果當月沒使用過套餐內容,按基本月租收取就好,而不是收取完整的套餐費用。

但這至少在目前看來是不被允許的想法。如果號碼卡沒什麼實際用途了,倒不如考慮停機銷戶,避免產生更多沒必要的額外支出費用。


IT小眾


套餐就是套路!不打電話,不用流量就不應該收費用,打多少用多少,然後照扣多少才能合理才會服眾。就像以前的養路費,無論你動不動車,反正每天都會收取費用。好在養路費後來終於改變了,加到油錢裡去,只要你不動車就不用油錢。如今移動、電信、聯通這幾家還在搞這種手段,實在沒道理,每當一想到此事就氣不打一處來。

希望能管一管,必須改變這種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的收費方式。


巖崖水滴


過去,裝座機電話,要收初裝費,多則三千,少則一兩千。裝了電話,打不打電話,都收費,一月二十多元。

有了手機,開始打電話,打電話方與接電話方,雙方都收費,後來改成打電話方收費,接收方不收費。過去,本地用手機在外地打電話,要多加收費。現在不加了。

手機月租費,標準不一,少的18元,多的108元,打不打都收費。這與裝寬帶一樣,交了一年網費,上不上網,都收費。手機打電話,電信移動聯通,三家說了算,現在便宜多了,知足吧。


有話少說


這題目,我說兩句。我是廣州的,二十年前到了外地工作兩年,家裡沒有人居住,但每個月的話費都產生,話費都是平時的月話費40多元,我沒有時間去抗爭。後與朋友說起,普遍對電信局不好感,沒有人受理。多年後同學聚會,與電信同學談及此事。說是裡面的主任,為了自己的任務,創收而手拔。一個開放的廣州,這方面電信夠黑,現在不知怎樣了,不說了,只有憤怒。你懂的。


HHHHHHHalo


感謝邀請

不管是移動還是電信,聯通,每個月就算不打電話不消費,都要收取固定套餐費用,合理嗎?為什麼?

題主問題的核心是不管是移動,還是電信以及聯通,每個月不打電話不消費,都要收取固定的套餐費用,合理嗎?為什麼?筆者一直認為服務和費用是成為正比的,有些東西是一次性消費,比如電視機,以及空調等等大件的東西,可能你買回來之後,直接用,什麼時候想用就可以了。但是有些東西比如電話卡,雖然你買的時候也沒有多少錢,但是後續每個月都需要收費,只是消費者方式不同。而且對於我們而言來說像空調,一些家用電器,其中價格方面就包含了成本,以及服務費用等等,而電話卡這些只是後續每個月需要我們去交納,說直白一點就是形式不同。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你手機只要有信號,那說明運營商就在為我們服務,不管你走到哪裡基本上都有信號,而運營商前期的投入就在裡面,而且基站等等都在為我們服務,所以運營商是需要固定的費用去營收包括去維護的。


實際我們討厭的不是運營商的套餐費用,或者是方式,更多的是對於不同人群的不同的解決辦法沒有做到位,而是逼迫我們去選擇和妥協:

比如我們有些人需要流量,可能電話打不了多少,而這個時候你不得不去選擇更高價格的套餐,我們就拿移動來說比如我流量用的多,電話不多,我想選擇價格比較低的套餐,比如8元的保號套餐或者是28元的套餐,但是這個時候流量的費用就需要10元1G來計算。

如果我們要想選擇流量多的套餐也只能去選擇高價格的,比如38元或者是更高的,不僅僅是流量更多,而且流量的價格來到了5G元1G的費用。


小結。這樣的事情確實比比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來說,你收取固定的套餐費用,我們在文章開頭已經講過了,每個東西的消費方式不同,這個我們可以理解,包括運營商需要維護的費用,以及包括手機卡確實不僅僅是接打電話這麼簡單,還有包含很多的功能。但是對應的套餐價格不是很人性化,這是我們很多人去吐槽的,而且從某種層面來說,這也算是強制性的消費。


總結:

對於購買東西之後,消費方式的不同,這個其實我們可以理解,有些是一次性消費,有些是長期消費,比如汽車你買回去之後,你即便是不開,養路費,以及等等其他的費用每年一樣是要一直交著的,也不能說我開一天交一天的費用。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個是需要維護的,但是我們更加希望的是套餐費用更加合理,而且針對不同人群,可以有不同的套餐來針對,而不是說大家都是一樣的,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需要打電話,需要流量確實很合適,但是對於我們有些人來說,可能打電話比較多,或者是接電話比較多,可以出臺相對應的套餐。


回答完畢

歡迎留言發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科技數碼隨時答


本人認為不合理。取掉套餐這一收費。價格運營商定,但要合理,用戶清費多少收多少。


蓓蓓爺爺2


我今年80歲老伴75,兩個買了成都電訊169套餐,再加上買餐前我們買了30元1G也被加在裡面,一個月還要被加入幾個我們從不使用的彩信10元,另外兒子媳婦兩個電訊手機(他們獨立成家有自己的移動套餐,其實他們不增加多少流量和電話分鐘)月月都是209.9元通信費。我不知道他們是怎樣收費的?


獨憑欄處的


沒產生消費,還照收月租和滯納金太不合理了,這是霸王條款,就好老百姓用水用電一樣,不用就不產生費用一樣,應該做到更人性化的服務,。


咖啡57333434


這是捆綁銷售,你只要辦卡,無論是哪一家,你必須得辦套餐。我們沒得選,要麼你就不用,但這不可能,我的套餐是十八塊一個月一二年辦的到現在就沒換過,雖然老是打電話來要我換我就是不換,我不知道其它人為什麼一個月可以用幾十幾百兆流量,我基本不用流量,因為家裡有無線網絡,上班也有,只是出去的時候用流量,但既然是出去是去玩,所以基本也不怎麼玩手機,因為現在的套餐貴了就是因為流量


還木有是因為


先是在電話裡給你套,讓你同意改成18/月。承諾每月返話費八元。結果返了千分鍾通話費,可一分鐘也沒用上。最後發現話費不對。早已每月扣18元,打電話另收0.19/分鐘,美其名曰語音通訊費。這就是移動公司的套餐。移動公司還好意思說一季度收入多少億,全年淫利多少億。恬不知恥!單是每個用戶身上刮的錢就有多少億!人在做天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