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大夢春秋085|這位短命楚王被侄子絞死,死後得了個諡號“郟敖”

如果要列出楚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君王,楚郟敖熊麇一定要算一個。他於公元前545年即位,公元前541年去世,在位不過四年。

他不是戰死,亦非餓死,或者病死——雖然他死時的確患病,但這場疾病似乎不至於要了他的性命。他是在病中被人所殺,兇手名叫熊圍,乃楚共王熊審之庶子。若論輩分,熊圍是熊麇的叔叔。叔叔殺掉做國君的侄子,目的只有一個——自己坐王位。

熊圍的野心是一步步顯露出來的。

公元前545年冬天,楚康王熊昭去世後不久,令尹屈建也辭世而去。熊圍繼任令尹之位,隨即拉攏黨羽,向權力之巔發起了衝刺。

公元前543年春天,楚大夫蒍罷(字子蕩)受命出使魯國,叔孫豹向他問起令尹熊圍執政的情況,蒍罷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說。叔孫豹事後對人說:楚國的令尹恐怕會作亂的,蒍罷跟他是同夥兒。此年冬天,熊圍果然作亂,他殺掉大司馬蒍掩,將其家財盡數據為已有。

大夢春秋085|這位短命楚王被侄子絞死,死後得了個諡號“郟敖”

這只是小試牛刀。

兩年後,即公元前541年冬天,熊圍赴鄭聘問,伍舉為副使。車隊未及出境,國都忽然傳來消息,楚郟敖熊麇病了。熊圍聞之,令伍舉繼續出使鄭國,自己則立刻返回郢都,前往王宮探視。這是熊麇短短四年君王生涯的最後一天,也是熊圍醞釀許久終於等來的一天。床榻前,叔叔扯下帽子上的帶子,絞死了臥病的侄子,而後又殺了侄子的兩個兒子。消息傳出,國中重臣紛紛逃亡,右尹王子熊比逃到了晉國,宮廄尹王子熊黑肱正在楚國北境築城,得到消息,隨即逃到了鄭國。

稍後,太宰伯州犁被熊圍殺死於郟地(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北)。

就是這個被稱為郟的地方,成為熊麇慘死之後的葬身之所。他沒能獲得諡號,弒君者熊圍以其葬地之名,送了他一個稱號“郟敖”。敖或許有酋長之意。

在南方溼冷的冬日,熊圍自立為楚王,即後世所稱的楚靈王。蒍罷被任命為令尹,蒍啟彊則繼伯州犁之位,任太宰。

鄭國的子太叔被派往楚國參加熊麇的葬禮,同時,對新君熊圍行聘問之禮。回到新鄭後,子太叔對執政子產說:準備行裝吧!這位新楚王驕縱奢侈,而且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似乎十分欣賞,我料他很快就要召集諸侯會盟,宣示自己的權威了。

子產說:彆著急,沒個幾年功夫,他做不到這一點。

子產之所以如此推斷,顯然是考慮到了楚國自身的形勢。東方的吳國始終虎視眈眈,極可能趁亂來襲;熊圍自己又身負弒君惡名,國內反對者為數不少,他必須先把局面安定下來。

大夢春秋085|這位短命楚王被侄子絞死,死後得了個諡號“郟敖”


不出子產所料,當熊圍召集諸侯會盟時,已在兩年之後。

在弭兵已成國際主流而晉、楚共霸的時代,單方面召集天下諸侯舉行大規模會盟,顯然會被人視作破壞和平之舉,所以,熊圍縱然內心澎湃起伏,迫不及待地想要壓住晉國而獨霸天下,行動時也只能儘量保持低調。

他首先派伍舉出使晉國,請求得到晉國的允許。

伍舉的言辭謙卑而有禮:寡君令我向貴國君主稟告——昔日蒙君主之恩,使我國有幸參與宋國之盟(指公元前546年的第二次弭兵之盟),並允諾晉、楚兩國之屬國相互朝見;年來多難,寡君欲結各國君主之歡心,特派下臣前來請求,若貴國四方邊境無憂,願借貴國君主之威,邀請諸侯相會。

話雖婉轉,意思卻再明顯不過。

晉平公姬彪不想答應。

答應了,豈不等於讓楚國佔了上風?

司馬侯勸道:答應了又何妨?楚王驕縱,行事無度,莫如讓他慾望得逞,以加增別人對他的仇恨,恐怕上天也會降災禍於他;晉、楚兩國的霸業,都是天之所賜,爭奪何用?您讓他去召集諸侯會盟好了,我們且修德而靜觀其變;等到楚王淫虐到了極點,他就會被自己的臣民所棄,到那時,我們的霸業,又有誰能來爭奪?

姬彪思量再三,心有不甘地答應了,令叔向回覆伍舉:寡君有社稷之事,不能前往參加會盟了;至於諸侯,他們本來就該聽從貴國君王的,不必特地前來發布命令。

那時,子產正陪同鄭簡公姬嘉朝楚。當伍舉尚在出使途中時,心中忐忑的楚靈王熊圍問子產:你說晉國會同意我召集諸侯嗎?

子產道:肯定會的;晉君貪小安而無大志,國內的大夫們又各懷私心,不願幫助國君;況且,宋國之盟(即第二次弭兵之盟)說得明白,楚、晉兩國當友好如一;晉君若是不答應您,那盟約豈不成了空話?

熊圍還是不放心:那,諸侯們會來嗎?

子產道:當然會來;遵守宋盟之約,求得君王歡心,又不必害怕晉國威壓,為什麼不來?當然,恐怕還是有幾個國家不會來,大概就是魯、衛、曹、邾吧——曹國怕宋國,所以不會來,邾國怕魯國,而魯國和衛國被齊國所逼,不得不與晉國親近,因此也不會來,除此之外的國家,凡君王威名所及之處,誰敢不來?

熊圍聽了頓時心花怒放:那是不是我在盟會上提什麼要求都行?

子產道:如果只想從他人那裡求取快意,他人必違之,所以君王當與他人同欲同求,那樣才能成功。

經過一番忙碌,公元前538年,熊圍終於如願召集諸侯會盟於申邑(楚地,在今河南省南陽市境)。正如子產所說,有幾個國家沒來,藉口不一——曹、邾兩個小國之君說自己國內不安定,魯昭公姬裯說要祭祖,衛襄公姬惡(衛獻公姬衎之子,公元前544年即位)則推說自己有病。再加上東西兩個大國齊、秦有權不來朝見,楚靈王熊圍這次意在效仿祖先稱霸諸侯的會盟,規格大為縮水,來參加者,較大的國家僅有鄭與宋,其他的不過是蔡、陳、許、徐、滕、頓、胡、沈、小邾以及淮夷之類無關緊要的小國。

當然,有這一堆小國捧場,已足夠熊圍逞威了。

或許是擔憂熊圍做出什麼出格的事來,會盟儀式之前,伍舉叮囑他:諸侯之所以歸服大國,無他,只因大國有禮;如今君王剛剛得到諸侯,在禮儀上當慎之又慎,霸業成功與否,就看這次會盟了。

而後,伍舉說:

夏啟有鈞臺之享,商湯有景亳之命,周武有孟津之誓,成有岐陽之搜,康有酆宮之朝,穆有塗山之會,齊桓有召陵之師,晉文有踐土之盟。

伍舉問羋圍:歷代先王如夏啟、商湯、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穆王,以及周室東遷後的霸主齊桓公、晉文公,在召集、主持會盟時各有其方式,堪為榜樣,您想採用哪種方式?

熊圍想了想說:我選齊桓公吧。

大夢春秋085|這位短命楚王被侄子絞死,死後得了個諡號“郟敖”

公元前656年,齊桓公姜小白率諸侯與楚國會於召陵,古人以為,他之所以令楚國屈服,皆因他講“禮”。實際上,那是兩個大國間的相互妥協。

熊圍選齊桓公,顯然是聽進了伍舉的勸諫。他忽然變得彬彬有禮起來,還特意向趕來參加會盟的宋右師向戌和鄭國執政子產請教禮儀。向戌獻上了盟主會合諸侯的禮儀六項,子產獻上的,則是諸侯會見盟主之禮,也是六項。兩人所獻禮儀相合,正好組成一套完整的會盟儀節。也正是因為這次獻禮,時人稱讚向戌善守先代之禮,而子產善於輔佐小國。

但是兩人的獻禮並未把申邑之盟打造成禮儀的典範,因為熊圍的虛心求教不過是做個樣子,他很快就把所謂的禮拋之腦後,恢復了本來面目。會盟儀式完結後,他先是派人囚禁前來參加會盟的徐國之君,理由是徐君之母乃吳國女子,他因此懷疑徐君有貳心;然後,他在諸侯面前愈發驕縱起來,伍舉再怎麼勸,都沒作用了。

年邁的伍舉在憤怒,另一邊,那兩位獻禮的人卻暗自高興。

子產對向戌說:我不用擔心楚國了,楚王驕縱而不聽勸諫,不出十年,必死!

向戌深以為是。

(《大夢春秋》085,待續。文圖原創,盜用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