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丘吉爾為了保住機密放任考文垂被德軍轟炸,是真是假?

1940年11月12日,德國空軍司令部傳達給了駐紮在西歐的德國空軍機群:在48小時之內出動500架飛機,向考文垂投擲4500枚燃燒彈。英國很快破譯出情報。拯救了考文垂的同時,英軍已破譯德國密碼“謎”這個秘密必定暴露。兩者只能擇其一,孰輕孰重?最終,丘吉爾作出了決定:為了保護“超級機密”,必須犧牲考文垂。在作出決定的同時,他動了感情,眼角有些溼潤:“犧牲一座城市,這個代價是大了些,但與整個大英國相比,它算不了什麼?”

丘吉爾為了保住機密放任考文垂被德軍轟炸,是真是假?

首相的意志,最終征服了沉默的眾人。1940年11月14日,德國“亨克爾111”轟炸機飛臨城市上空,一波接一波的轟炸進行了10個小時。考文垂成了二戰中英國遭遇轟炸最慘烈的城市。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丘吉爾為了保住機密放任考文垂被德軍轟炸,是真是假?其實這是一件流傳已久的謠言。

破譯機關報告當晚有空襲,該報告大致在下午三四點抵達丘吉爾處,但報告並未提到空襲地點,因為德國電文中空襲地點是一個代號,而不是考文垂這個城市名字,無法推定代號所指向的地點。

丘吉爾為了保住機密放任考文垂被德軍轟炸,是真是假?

根據丘吉爾秘書的說法,丘吉爾當晚本打算到鄉下去休息,他在車上拆開了情報。讀完後返回首相府並下令職員提早下班疏散,他確信倫敦將是空襲目標。之後他前往空軍部樓上打算觀看空軍的抗擊,但未能如願。

丘吉爾為了保住機密放任考文垂被德軍轟炸,是真是假?

空軍的情報部門的確在空襲開始前知道目標是考文垂,但卻是通過測量德國飛機的導航信號計算得出的,不是通過密碼破譯,而且留下的時間也太少了,不可能來得及報告丘吉爾。而且今天轟炸考文垂就犧牲考文垂,明天轟炸曼徹斯特,這不又得犧牲,再後天再換一個。犧牲的地區豈不是沒完沒了,丘吉爾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破解這個密碼是為了什麼?為了營造一種悲壯氣氛直到全國都犧牲完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