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劉永好:推動鄉村振興,要培育一批“綠領”

劉永好:推動鄉村振興,要培育一批“綠領”

劉永好在《參事講堂》發表演講。新華網記者 郭小天攝

以下為演講內容:

推動鄉村振興,我們的農業企業怎麼做?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

首先,必須走現代農業的道路,就是農業要升級。農業升級和城市裡的消費升級是一脈相承的,城裡的消費升級了,對肉蛋奶的需求不一樣了,因此我們生產者就一定要升級,這個升級不僅是花色、品種、質量,還有生產方式、組織方式、格局體系。

第二,農民要增收,現代農業必須要解決農民增收的問題

第三,三產聯動。以前我們都說,農民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在現代農業裡,既有種地的,同時還有食品加工的。食品加工是什麼呢?顯然是第二產業。還有服務業,我們要把農產品通過電商、鄉村旅遊的服務形式提供給消費者,所以一二三產業聯動,才能提高農民朋友的綜合收益。

刘永好:推动乡村振兴,要培育一批“绿领”

現場觀眾認真做著筆記。新華網 李林攝

要做到農村的產業升級、農民增收、一二三產業聯動,必須要培育“四新”。

首先,新型農民。過去我們講農民都是“老農民”,表揚他很踏實、很誠實、很能吃苦,但是另一方面隱含著他很土、很窮。農民就一定土、窮嗎?不是這樣的。我們的新農民,同樣有激情,同樣年輕,同樣有活力,同樣懂高科技,同樣有與城鎮居民相當的收益,甚至高過城鎮居民的收益。更準確地講,應該叫他們新型的農業工人,包括農業的技術人員、農場主、新型電商的操作者、農村大數據的操作人員等,這些新型農業工人受人尊敬,這些職業也會變成令人羨慕的職業。大家都說城市裡有藍領、白領、金領,新型農民可以被稱作“綠領”。

怎麼培育新的“綠領”呢?在政策召喚下,已經有一批城鎮人口到農村去了,另外有一批在城裡務工三五年的農民,也回鄉創業去了,成為新的農民。國家也培養了很多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業方面的人才。同時,我也希望我們的企業家動起來,用我們的行動培養一批“新農人”。

現代農業不但要靠老年人、中年人,更要靠年輕人。在新的格局、新的政策和新的發展趨勢下,將會有一批城市的知識青年志願到農村去。我這裡講的不是政策,不是政府動員,而是志願的,因為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這裡可以大有作為。這個作為是把現代農業、現代互聯網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帶到農村去,是給青年人賦能的。

第二,我們鼓勵支持“大公司+小農戶”、“大公司+家庭農場”,大公司、小農戶、家庭農場和合作組織聯動,形成新的農村組織體系。

刘永好:推动乡村振兴,要培育一批“绿领”

現場觀眾聆聽演講。新華網 郭建偉攝

第三,科技。什麼科技呢?大家都知道,育種是一個科技,生物科技,同時智慧農業也是科技,電商的應用也是科技。我們怎麼把科技帶到農村來?這是一個大課題,農村科技大有作為,比如我們正在打造一個全現代化的無人養豬場,通過物聯網技術、大數據、計算和機器人來養豬。

第四,新業態。以前只是耕地養豬,現在不單單這樣,一二三產業要聯動,家庭旅館、家庭服務業、旅遊導遊等,這些是新的業態。怎麼樣做好餐飲?川菜培訓班、西式糕點、咖啡製作等,這些都是新業態。當然,通過電商、物流體系、普惠金融來為農村農民提供新的服務,這裡面有很多可以做的。

總而言之,培育新農民、培育新型農業主體、培育新型農業科技、培育新型農業業態,這些方面我們大有可為。我相信農村天地很廣闊,容得下數以千萬計的新青年,我相信隨著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各行各業都會共同行動起來,包括城市的青年人行動起來到農村去,到農村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聰明才智,用勤奮、智慧、拼搏實現他們的夢想,達到農村發展、農民富裕、企業增收的目標,這就是今天鄉村振興給我們帶來的新格局。(編輯:倪可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