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熊貓對世界政治的影響超你想象,最先發現熊貓的居然不是中國人

很多中國人,以為熊貓司空見慣,但是他們並不知道,一隻熊貓在國外有多重要!

能夠擁有一隻熊貓,是每個動物園園長的最高理想,不僅能帶來巨量的門票收入,還能為以後邁入政壇時提供海量的民意基礎。 在世界所有已知的社交網絡中,無論是微博還是臉書,甚至是各國專屬的SNS,都有個名為“ipanda”的熊貓頻道,每天分享中國熊貓基地的實況和百餘隻熊貓的視頻,這個數量曾一度讓人眼紅,而全球熊貓粉不遺餘力的熱捧,也讓一些海外研究機構驚訝。一些幸運能夠擁有熊貓的國家,除了經濟利益的驅動,政治因素也是極大考量,這些老牌政客心裡明白,能弄到一隻熊貓,對於該城意味著下次選舉時票倉的穩定。因為一隻熊貓就能帶來一個城市旅遊經濟的猛增!所以,對於政客來說,能弄到一隻熊貓,那麼當選就有一定的把握了。

熊貓對世界政治的影響超你想象,最先發現熊貓的居然不是中國人

但是熊貓發現的歷史,你真的知道嗎?

1869年5月4日,法國傳教士譚衛道在四川雅安首次捉到野生大熊貓,並定名“黑白熊”,後歸入“貓熊”。1939年重慶動物園舉辦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牌採用國際從左往右書寫,並註明拉丁文。但國人按當時從右習慣讀成“熊貓”,後約定俗成叫“熊貓”了。臺灣仍叫貓熊。譚衛道還把麋鹿引到了歐洲。

熊貓對世界政治的影響超你想象,最先發現熊貓的居然不是中國人

無論是在法國,還是在中國,法國植物學家、博物學家譚衛道都可算作19世紀博物學史以及生物學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他前後三次到中國內地探索,採集了大量的動植物標本與活體。譚衛道是最早到中國內地考察動植物物種的歐洲人之一,也是研究中國物種地理分佈最早的人之一,在博物學實作方面做出了有力的貢獻。他是最早發現並描述大熊貓、金絲猴、麋鹿、珙桐等物種的西方人,這些物種轟動了整個歐洲社會。譚衛道不僅在四川首次發現了國寶——大熊貓,又發現了“植物界的大熊貓”—珙桐。1869 年,譚衛道在四川首次看到這種奇特的樹木,當時,正值開花季節,他被那種“一群白鴿鬧枝頭”的奇景迷住了。威爾遜採集了大量珙桐種子,於歐美地區進行了試種。1904 年,第一批珙桐海外引種成功,珙桐一夜之間風行於歐美高端花園市場,並獲得了由英國皇家園林協會頒發的AGM(Award of garden merit)獎。20世紀50年代,珙桐已經風靡歐美,諸如皇宮、城堡、教堂等重要場合,都爭相種植。1954 年 4 月,周恩來總理在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適逢珙桐盛花時節,對開滿街頭的潔白“鴿子花”十分讚賞,當他了解到鴿子樹的故鄉就是中國時,回國後立即指示要重視這一我國原產珍貴植物的保護與開發。

熊貓對世界政治的影響超你想象,最先發現熊貓的居然不是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