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在性開放的年代,能不能正經的談個戀愛?

在性開放的年代,能不能正經的談個戀愛?

1

最近,有個92年的姑娘在後臺給我留言:

她說自己和一個男人交往了一年,但越交往越發現,這樣的關係有點不正常。

他們在每個月的固定幾天,約在一起。在一起的時候,也非常開心。但分開以後,基本就是不怎麼聯繫的狀態。

有好幾次,她這樣問他:“我們到底是什麼關係?”

他看了她一眼,然後背過臉去。

貪戀彼此的身體,卻不願意在感情上付出太多,這是現在很多人的想法。

就像我一個朋友說的:“趁年輕,去浪啊,探探、陌陌、微信都開著,寂寞的男女不要太多好嘛。一約一個準。”

約炮,到底可不可以?

這個問題,我問過自己,也問過好多人。答案:

當然是可以的。

年輕的身體、躁動的荷爾蒙,在酒精和夜晚的簇擁下,一切都變得理所當然。

我曾問過一個約炮8年,至今未婚的男同學:“約了這麼久,到底有沒有遇到心動的?”

他說:“遇到過幾個心動的,但因為害怕再受傷害,所以不想開始。”

“每次約會後啥感覺?”

“空虛、疲倦、失落,有點兒憎恨自己。”

但就算這樣,這麼多年,他還是在這個怪圈裡走不出來。

說到底,得到性比得到愛容易很多,寧願在身體裡沉淪,也不願付出一份真心,這是大部分人的約炮準則。

在性開放的年代,能不能正經的談個戀愛?

2

為什麼現代的男女都喜歡約炮,卻再也不敢好好地談一場戀愛了呢?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戀愛恐懼症”吧。

具體是指:

經歷過或者看過某些事情以後對戀愛產生一種害怕,不信任的感覺。 想擺脫這習慣,卻又害怕關係的確立。 害怕一旦確立了關係之後既往的感情就一去不返。

調查發現,超八成單身男女有“戀愛恐懼症”,在恐戀族群中,54%的人因糟糕戀愛經歷導致“恐戀”,36%的人受身邊人失敗婚戀例子的影響,10%的人因父母離異或對家庭親情寡淡。

看到這組數據的時候,我想到我的大學同學,她26歲的時候結束了一段長達三年的感情。

在那段感情裡她付出很多,放下自己的驕傲,去尋求對方家長的認可。

同居在一起,給予對方無微不至的照料。拼命賺錢,想要在那個城市買房,和深愛的他過一輩子。

但最後,她卻在手機短信上發現對方劈腿了。

從那以後,整整7年,她沒有談過戀愛,她說自己害怕付出。這或許是絕大多數“恐戀族”的心態吧。

被欺騙、被傷害,於是像一隻受傷的刺蝟,長滿了尖刺,寧願沒有人靠近,也不願展露心裡的傷疤。

這種“受傷型戀愛恐懼症”的人,往往在一次或者幾次戀愛後,把傷痛銘記在心,把“戀愛”設置為禁區,不讓自己跨越半步。

在性開放的年代,能不能正經的談個戀愛?

3

除了“受傷型戀愛恐懼”,還有一種“拒絕型戀愛恐懼”,在“恐戀”中也佔了很大的比重。

往往表現為:

一旦嗅到有愛情的氣味,就想著怎樣逃避。在他們的心裡,愛情是危險的。單純的朋友或者炮友,在他們看來或許更安全一些。

這類人,一般是因為在童年時,父母痛苦的婚姻生活在他們心裡留下了陰影。

不知道怎樣獲得幸福,因為他們沒有幸福的榜樣。

前幾天,看到一個朋友更新的微博:

好開心,我的父母終於離婚了,在我的記憶中,他們總是在不停地爭吵,竭斯底裡地怒吼,甚至動手。這麼多年,他們一起砸壞過碗筷、熱水壺、甚至電視機。

現在,終於解脫了。反正,我是不敢戀愛,也不會結婚的。

因為看到了太多的不幸福,所以在面對一份感情的時候會退縮,會害怕,因為在他們的心裡根本沒有建立對感情的“信任感”。

他們拒絕的愛情,其實也就是拒絕傷害;為了避免痛苦和結束,因此避免了所有的開始。

在性開放的年代,能不能正經的談個戀愛?

​4

很多人都覺得:

約炮那麼爽,談什麼戀愛。

但我要告訴你,談戀愛比約炮爽一萬倍。

以前在一本書裡讀過一段這樣的話:

靈魂伴侶的感覺,就好像走進一座你曾經住過的房子,你認識那些傢俱,認識牆上的畫,架上的書,抽屜裡的東西。如果在這個房子裡陷入黑暗,你也能自如行走。

“恐戀”的你,是不是也心動了?

其實,每個人的內心,是渴望和人產生鏈接的。真正的愛情,不僅僅是肉體上的一種交流,還應該有精神上的溝通。

走腎不走心,或者走心不走腎,這段情都走不到最後。

那麼具體應該怎樣克服這種“恐戀”心裡呢?

勇敢面對過去的傷痛,不要刻意迴避

不論是童年的不幸經歷,還是成年以後在感情裡受過傷害。

你可以把這些傷害放在心裡的某個角落,有時候可能會湧出來,那麼接受她的存在,作為人生中的一種經歷,他讓你更加懂得自己究竟想要一份怎樣的感情。

重新找回自信

“恐戀”其實就是對戀愛恐懼或是喪失信心,寧願約炮也不願意戀愛。

這個找回自信的過程,需要做到兩點:

1. 給自己時間;

2. 重新梳理自己的生活,想清楚自己的內心真正想要什麼。

這個過程就是尋找自我的過程, 找回了戀愛的勇氣,也說明你又成長了一步。

不要害怕嘗試

約炮是雙方身體的一種實踐,而戀愛是身體和精神最真摯的交流。

約炮可以獲得身體上的滿足,卻無法讓你產生精神上的共振。

所以,當一份真摯的感情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應該試著去和對方相處一下,說不定能在相處中發現更完整的自己。

與其說是有個人在和你戀愛,還不如說通過一個人,讓你發現了更加美好而真實的自己。

給自己時間,接納自己心裡的傷痛,試著開始一段感情,你會發現,走心又走腎的戀愛,比單單隻走腎的約炮要爽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