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許小年談企業發展:你的對手不是特朗普

許小年談企業發展:你的對手不是特朗普

本文總計約6000字,歡迎您的閱讀,也可以說出您的意見和看法......

近日,經濟學家許小年(現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曾任職於美林證券亞太高級經濟學家、世界銀行顧問)參加了2018年浙商證券“鳳凰行動”論壇,並發表了以《多變環境中的不變之道》為主題的演講——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宏觀層面充滿了變數,國家經濟和中國企業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那麼,出路是什麼?企業的發展希望在什麼地方?

許小年談企業發展:你的對手不是特朗普

以下為部分演講內容。跟大家交流一下,在下面幾個方向上探討:

第一個是行業重組。

行業重組為企業創造了很多的機會,中國的各個行業都過於分散,行業重組勢在必行。如果誰能抓住行業重組的歷史機會,就有可能在下一輪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那麼我們的金融機構,也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配合企業進行行業的重組。

為什麼要提出行業重組這個題目?其實和中興通訊還有關係。中興通訊給我們的警示是什麼?是中國企業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不一定去做全產業鏈,但是在產業鏈上的核心技術,中國的技術一定要想辦法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現在芯片熱,大家都在講芯片。不是不知道芯片的重要性,而是我們的企業沒有在這方面發力。今天的芯片數來數去,還是華為。

許小年談企業發展:你的對手不是特朗普

有人說,美國人下一步制裁華為怎麼辦?其實華為一直在被美國人抵制,華為的很多產品到現在無法進入美國,已經很多年了。即使沒有美國這樣的市場,華為沒有因此而發展受到挫折,所以這樣的公司,我認為真是中國的驕傲,是我們企業需要的榜樣。

華為之所以受到美國多年的制裁,如果哪一天真的對華為芯片禁售,華為不會像中興這樣立即癱瘓。現在中興好像破產已經是定局了,華為如果哪一天受到芯片禁售這樣的制裁,我相信他可以堅持下去。為什麼?因為他自己具有芯片設計和製造的能力。他的海斯芯片、麒麟芯片,在國外禁售的情況下,可以繼續支持他的業務發展,當然肯定對他有影響,但是不會像中興這樣全面癱瘓。因為他投資芯片,在芯片上的研發已經進行了二十多年,在芯片上的投資,如果不是以千億計的話,應該是以百億人民幣計的。我說的是累計。

當我們一說華為的時候,我的學生就經常跟我講,教授你說華為太高大上了,我們學不了,但是大家要注意,高大上不是一天建成的,在華為還沒有高大上的時候,他已經拿出了有限的資源投資芯片,他的芯片建設二十多年了,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們每一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都應該認真的去學習華為的經驗,為什麼華為在他弱小的時候,在他銷售額只有十幾億的時候,他就可以拿出錢來投資芯片?為什麼我們不可以,這是理念上、觀念上的差別,這不是實力上的差距。

在這樣的一個形勢下,我們要做行業重組目的是什麼?

行業重組目的是使我們公司、我們國內企業的市場集中率能夠提高。汽車行業中國有70多家生產廠家,70多家整機生產廠家,美國有幾家?美國有3家:1家福特,1家通用,還有1家特斯拉。

美國只有3家汽車生產廠家,我們有70多家,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生產廠家的規模效益遠遠低於美國,意味著中國汽車生產廠家能夠投入到研發中去的資源遠遠低於美國。

我們的企業太分散了,沒有力量集中資源進行基礎科學、基礎技術的研發,導致中國的企業在基礎技術方面現在和美歐日的差距依然是非常的顯著。

我們老說四大發明,我覺得科技部的總編講的話很有道理,在別人的地基上蓋的房子,就認為是自己的資產了,就像我們現在政府要收房地產稅一樣。你幹嘛收我的房地產稅啊?這土地是我的嗎?這土地不是我的,你收我的稅幹嘛?屬於我的只有地面上那一塊,地面上那一塊多少錢,你是不是按照地面上那一塊收稅。

同樣的,我們所謂的新四大發明,所謂的在移動支付上的領先等等這一些,全都是建立在別人的地基上的,那個地基都是人家的,我們在這兒每天吹什麼呀。你深入的去看一看,芯片是人家的,底層的技術是人家的,操作系統也是人家的,你吹啥呀。我們的中國企業要踏踏實實的,在後工業化時代要去攻這些基礎技術,要一點一滴的去做。

而要攻這些基礎技術,只有大企業能幹,中小企業他可以在細分市場上,他在一些特殊的技術上可以取得領先,但是基礎技術一定是大企業做的。這就需要我們的各行各業集中度要提高,不能70多家公司還在這兒搞汽車。70多家公司全在研究電動車,特斯拉一家研究電動車。當然福特也在做,他們能夠投入的資源,能夠投入的人力,遠遠的超過我們中國的這一些中小的汽車製造商。

所以,行業重組一定要做,做了以後能夠提高市場集中度,能夠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研發中去,來掌握我們自己的核心技術。現在有一些企業已經在做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勢頭。我們的金融機構應該配合這些企業,加速行業的重組。能夠真正有一些像華為那樣的企業湧現出來。華為為什麼能做到今天,華為基本法規定,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是1996、1997年制定的,就是以公司法律的形式規定,每年投入研發的資金不得少於銷售額的10%。

華為去年的銷售額6000億,不少於10%,也就是用於研發有600億。為什麼華為會做得好呢?每年600億的研發投資,誰能跟他競爭。華為在手機上的起步是很晚的,但是現在他的手機已經殺入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叫做一類供應商。

全世界有三家手機供應商,華為、蘋果、三星。華為的手機生產比國內企業都晚,但是他可以殺入一類供應商,為什麼?他有芯片,有操作系統,軟件的基礎技術就是操作系統,硬件的基礎技術就是芯片,所以他可以迅速的進入到最頂端。他在價格上就說明了他的品質,其他的廠商都在下面,為什麼?沒有基礎技術,要依靠別人。

第二個經濟的其他機會是消費

消費升級大家談得很多,做得很少。消費升級已經從過去的柴米油鹽變成了健康、醫療、養老、娛樂、戶外運動、品牌消費、定製消費。全是機會,看你怎麼去做。

第三個是企業的技術升級

許小年談企業發展:你的對手不是特朗普

我們動不動就講工業4.0,工業4.0是前年的話題,去年講什麼呀?去年講人工智能,今年講什麼?今年講區塊鏈。明年講什麼?不知道。

我們追逐新名詞,發明新名詞,遠遠的快於我們能做到的。都是在追這些新名詞,媒體也罷、金融機構也罷,我的學生也罷,我的學生現在一上課就是區塊鏈。我跟他們講,我說這節課講完了我們後面有問答,區塊鏈的問題一律不回答,別跟我說區塊鏈。去年我跟他們講,我說人工智能一律不討論,AI、VR一律不討論,凡是媒體上的熱點,在本課堂上禁止。我就不希望你們一天到晚去追媒體上的新名詞,希望你們踏踏實實把你自己的企業做好。

你跟我談談零售,談談怎麼開餐館,我願意跟你談。你跟我談談你的生產線怎麼改造,我願意跟你談。你跟我談談商業模式怎麼創新,我也願意,我就是不願意跟你談那些新名詞。

以我的觀察,中國的傳統制造業現在的平均水平是工業2.0,在工業2.0的時候你跟我講什麼工業4.0,你跟我扯什麼。我問你什麼叫2.0?什麼叫3.0?什麼叫4.0?你能說出來嗎?沒有2.0就沒有3.0,沒有3.0就沒有4.0。

我最反感的一句話就是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彎道是不可以超車的,彎道加速的結果是什麼?是翻車。我看了多少彎道翻車,我沒看到過彎道超車。不老實,投機取巧,這是我們很多企業的毛病。

華為為什麼能做到現在?任正非的一句話,我們幾十年就對著一個城牆口子衝,衝到今天。很樸實的一句話,但是他說出了華為成功的要素。就是專注,對著這個通訊設備這個領域、這個城牆口子衝。

集中資源,就攻這一點,其他心無旁鶩,不看別的,不炒股、不炒樓、不幹別的事情,不搞房地產開發,不上市,就做這一塊,才能做到今天這樣的。

所以我跟我的學生講,機會大把大把的,但是機會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沒有準備,那些機會只能誘惑你,只會把你引向歧路,所以機會從來就不缺。不要問我,教授,今後兩三年,您看哪個行業有希望?別問這個,這樣的問題一律不回答。如果要回答,哪個行業都有希望。就你這種態度,哪個行業都沒希望。

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講,這個世界上沒有夕陽行業,只有夕陽企業,沒有朝陽行業,只有朝陽企業。別搞錯了,哪一行都能出狀元。

我一開始就講,在後工業化時代,國家經濟的希望,企業的希望,都在創新,都在於創新。創新我們講的是廣義的創新,它不僅僅包括技術和產品的創新,還包括商業模式的創新,管理的創新,甚至包括了公司文化的創新。

創新有兩條路徑:

  • 一條路徑是研發新的技術,像華為那樣。
  • 另外一條路徑,你用好現有的技術。你別跟我說AI,AI還用你去做嗎,AI全是開源代碼,谷歌不斷的發佈AI的新版本,你想想你做AI做得再好,你做得過谷歌嗎?你用谷歌開源的AI算法就可以了,用不著你去做。你做了也不會比谷歌好,但是你要用好谷歌AI的開源算法,你要用好現在市場上垂手可得的技術,根本不是高技術,就是普通技術。但是,要動腦筋把他用好。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企業來說,確實學華為要有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對於更多的企業,是如何用好現有的技術。

我曾經在一個課堂上上課,上課之前,同學都在腦袋上扣了一頭盔,罩一個大眼罩,幹什麼用呢?

VR。一個班上60多人,居然就有3家企業在做VR,然後說教授你來體驗一下。我把那個玩意兒一扣上,怎麼有點頭暈,我說你這VR做的不怎麼樣啊。

為什麼60多人中有3家企業都在做VR,追逐熱點。我說你們這VR什麼應用場景?幹什麼用的?你是為了VR而VR?還是為提高企業的效率、提高客戶的體驗而用VR,別搞反了。人工智能也是,你是為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你還是應用人工智能解決企業的現實問題?這個全搞反了。為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全都去追這些東西,追了半天發現,人家那兒開源代碼已經放在那兒了,你為什麼不去用啊。

搞汽車自動駕駛,百度已經有阿波羅了,你為什麼不在阿波羅的基礎上再來發展呢,為什麼非要自己搞一套呢,你會比谷歌搞得好嗎?你會比百度搞得好嗎?把現有技術用好,企業的效率就能大幅度提高。

我現在已經從宏觀轉向微觀了,因為我覺得宏觀已經沒什麼好研究的了,研究完了以後,人家也不欣賞你,不僅不欣賞而且還扔棒子,還說你妄議中央,現在我也不妄議了,我們來看看企業。我在企業裡看到了很多的現象,有不少企業開始努力的從製造轉向研發,從成本控制轉向技術和產品的創新。

有一些企業,在認認真真在做。順便說一句,我們將來要投資,就應該投這些企業。將來我們投資的思路,也不再是猜測政府的政策,也不再是去劃出曲線來,要掌握波動,市場的波動,哪個是谷底,那個是波峰,這都是陳舊的思路。將來的投資,你就是找這一些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別管大小,只要有創新能力就可以投。

我看到的用數字技術來改造現有的生產線,來提高他的效率,一家模具生產廠家,用大數據、用數據庫、用互聯網來縮短他的設計和製造週期,從而縮短交貨期,提高產品質量,做得非常好。其實原理很簡單,只需要專注的精神,一項一項的去解決現有技術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能取得成效。他的原理很簡單,他把一個模具拆成零件,他把這些零件都存在數據庫裡,這個零件有多種多樣,一個零件可能有幾十種規格,他都存在數據庫裡。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一個模具你把他拆開,有多少零件,每個零件有多少規格,你要存多少數據進去。在大數據的時代,沒關係,都能解決。存進去有什麼好處?將來他接到了客戶的訂單之後,他進行模具的設計,他不再是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的設計,而是迅速的從庫裡提取現有的零件來進行組裝,用搭積木的方式來進行模具的設計。把這些零部件從數據庫裡提取出來以後,立即生成了加工指令,因為每一個零件的生產,他的工藝、流程,也同時輸入到數據庫裡了。

在模具設計的同時,模具的成本瞬間生成,因為他在存這些零件數據的時候,他的成本數據、財務數據同時存進去了。這樣做改造以後,他整個模具的設計、成本估算的週期大大的縮短,致使他的交貨期縮短了30%到50%,於是他就拿著這項技術到市場上去投標,結果他是以最高價中標,他不是以最低價中標,為什麼以最高價中標,因為他的交貨期比別人都短。

在一個多變的市場上,交貨期現在比價格重要得多,你的客戶願意為交貨期縮短兩個禮拜而多付20%,因為現在市場上都是快節奏。這是我看到的一家模具工廠用數據庫,大數據的技術改造傳統生產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是B端的。

講一個C端的。我穿的這件西服、襯衫,都是個性化定製的,都是量體定做的,因為我在外邊從來買不到西服,也買不到襯衫,因為我的身材有點太古怪,我人瘦肩寬,腰圍太小了。結果買衣服吧,上面穿了合適下邊不合適,下邊合適了上邊就緊,我的衣服必須定做。那定做有什麼問題啊?第一貴,第二交貨期長。夏天,我想訂一件襯衫,兩個月以後給我,夏天已經過去了,而且貴。手工定製一套面料好一點的,什麼傑尼亞、阿瑪尼西服多少錢?幾千到一萬人民幣。一萬人民幣對教授來說還是個數,對於金融行業的人來說那不算什麼,對教授來說還是個數字的。

這一家西服生產廠商,用大數據的技術,使手工定製的西服可以在流水線上跑起來,結果是什麼?結果是價格降低一半,交貨期至少從一個月縮短到一個禮拜就交貨了,我這邊訂單剛下去,我手機上就接到一個短信,說某某某,你的訂單我們已經開始處理了,一個禮拜以後你將收到,如果一個禮拜之後你沒有收到,請立即給我們客服打電話。一個禮拜以後,真的收到了。價格一半,那實際上我沒付錢,因為我認識他們老闆,我在他那兒做案例研究,都已經跟他混成朋友了,自從混成朋友以後,我的西服就免費供應。我在極力的推廣這樣的模式,就是用數字化的技術來改造我們的傳統行業,可以說很快就收到效果。

再將一個案例,是我學生做的公司。

我們都知道現在資產新規,清理互聯網金融,今天這裡爆雷,明天在那裡爆雷,爆得人家都不敢在網上投標理財。我學生做的小微金融的貸款,到現在為止非常的穩健,壞賬率低於千分之一,壞賬率低的我都不好意思說,我都跟他們講,你們萬幾的壞賬率這個不正常。為什麼萬幾的壞賬率不正常?浦發壞賬率多少?不好意思說,四川剛出事。他們的壞賬率,他們專門做小微貸款,沒有抵押,壞賬率萬分之幾。我說你這個就不正常,萬分之幾說明什麼?說明你的風控過於嚴格,說明你們的效率不夠高,風控的目標不是把壞賬率壓到零,風控的目標是把壞賬率控制在可以用撥備來覆蓋的地步。你這個萬幾的壞賬率是不對的,說明你們過嚴了,說明你們有一些優質的客戶被你們排除在外了。

他是怎麼做的?他有一套嚴格的線下風控方法,很多的P2P互聯網金融出問題,我認為是因為他們只有線上沒有線下。而中國目前階段,離開了線下的數據,離開了線下的風控,是不可能的,線下永遠不可缺失。而互聯網金融離開了線下,結果就是大量的壞賬,不能夠完全依靠線上,因為線上的數據有限,而且線上數據的可靠性很難去核實,必須要有線下配合。

但是線下的問題是什麼?是成本太高。那麼我就跟他們一起商量,如何把線下的風控儘可能的數字化,儘可能的上到雲端,儘可能的由移動端來解決。那麼他們現在正在做,到目前為止,效果還不錯,他們的小微貸款已經發到農村去了,平均的單筆貸款規模只有5萬元。5萬元的單筆貸款規模他還賺錢。為什麼?儘可能的利用移動技術,運用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千方百計的去降低線下風控的成本。

我們做一個小結:企業在面對多變的經營環境,投資人、企業、金融機構,都面對多變的環境,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對這個環境有過多的焦慮。也沒有必要過多的關注,因為環境對所有的企業影響都一樣,特朗普要想加關稅,是整個行業加關稅,而並不是加到你一家頭上。

所以在市場上,你並不是跟特朗普競爭,你是和你的對手競爭,而你的對手同樣受到貿易形勢的影響。因此,你關注的不是特朗普下一步出什麼牌,而是你的競爭對手如何應對美國人新加的關稅,如何你比競爭對手做得好,這就沒有問題。你要關注的是什麼?是市場、客戶、員工。

環境永遠是在不斷的變化,但是也有不變的,不變的是什麼?不變的是要打造和提升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變的是你要為客戶不斷的去創造價值。

許小年談企業發展:你的對手不是特朗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