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水滸最神奇的一門祕術?梁山一百零八將,只有一個人會用!

《水滸傳》中,梁山在對官軍、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的戰鬥中,屢屢取勝,與它完善的情報系統是分不開的。可以說,古往今來,情報是影響戰爭成敗甚至國家興衰的重要因素,至關重要。而提到梁山情報人才,讀者肯定會想起那個日行八百里的神行太保戴宗(水滸排行第二十位)。作為梁山的總探聲息頭領,梁山大大小小的戰事幾乎都少不了戴宗的身影。那麼戴宗引以為傲又神秘莫測的神行術,究竟是“天方夜譚”式的想像,還是確實有所本呢?我們不妨來搜尋一下相關記載。

水滸最神奇的一門秘術?梁山一百零八將,只有一個人會用!

一、北宋傳遞情報方式的記載

《水滸全傳》第三十八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黑旋風展浪裡白條”介紹戴宗時,寫道:【“說話的,那人是誰?便是吳學究所薦的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院長戴宗。那時故宋時金陵一路節級都稱呼做“家長”,湖南一路節級,都稱呼做“院長”。原來這戴院長有一等驚人的道術,但出路時,齎書飛報緊急軍情事,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稱做神行太保戴宗。”】

從小說中可以看出,戴宗的職責是“飛報緊急軍情事”,那麼在北宋時期,“飛報緊急軍情事”是通過什麼方式呢?《夢溪筆談●卷十一》:【驛傳舊有三等,曰歩遞、馬遞、急腳遞。急腳遞最遽,日行四百里,唯軍興則用之。熈寧中,又有金字牌急腳遞,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黃金字,光明眩目,過如飛電,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三省、樞宻院莫得與也。】

原來北宋時傳遞情報有歩遞、馬遞、急腳遞三種形式,而最快的急腳遞能日行五百餘里,但是這種傳遞也是靠人騎馬的方式,而非像戴宗靠兩條腿奔走。

水滸最神奇的一門秘術?梁山一百零八將,只有一個人會用!

二、神行法的相似記載

《水滸傳》中戴宗 “神行法”能日行八百里,在相關歷史資料中也有相似記載:

《金史●卷八十●突合速傳》:【突合速,宗室子,拿罕塞人。孛堇烏谷攻石州,屢敗,亡其三將,軍士歿者數百人。突合速謂烏谷曰:“敵皆步兵,吾不可以騎戰。”烏谷曰:“聞賊挾妖術,畫馬以系其足,疾甚奔馬,步戰豈可及之。”突合速笑曰:“豈有是耶?”乃令諸軍去馬戰,盡殪之。

朱一玄、劉毓忱主編的《水滸傳資料彙編》引清代俞樾《茶香室叢鈔●卷十七●神行之術》:【《蓮社高賢佛馱邪舍傳》雲:“羅什在姑臧,遣信要之。師恐國人止其行,取清水,以藥投之,呪數十言,與弟子洗足,即夜便發,比旦,行數百里。問弟子:‘何所覺耶?’答:‘惟聞疾風流響,兩目有淚。’師又呪水洗足,乃止。”按小說書有神行之術,本此。】

《水滸傳資料彙編》還引蔣瑞藻《花朝生筆記》:【

《花當閣叢談》:“張成,徐州人,短小精悍。善走,日可行五百里;若緩步,亦與人同。造意遠行,則不可及。然既行,又不能自止,或負牆、抱樹乃止。凡封奏羽報則使之。夜則於圓中縮足而睡。近崑山人顧大愚亦然。雲:‘有符咒甲馬,拴於兩股,日亦可三四百里。’今聞其符咒書為人竊去,不能走矣。”按此事果信,《水滸》中之神行太保,殆非寓言耶! 】

可見所謂的“神行法”,在相關資料中卻是是有記載的,並不是《水滸傳》憑空想象出來的法術,但是仔細分析相關“神行法”的記載,不難發現,這些“神行法”的描述,大都離不開“妖術”、“咒符”等神話色彩,所以所謂的“神行法”不過是人們想象中的東西,現實生活中單靠人的體能是不可能做到“日行八百里”的。

水滸最神奇的一門秘術?梁山一百零八將,只有一個人會用!

三、戴宗神行法相關的小趣事

《水滸傳》自成書後,風靡社會數百年,明清封建統治者雖然多次對《水滸傳》下達封殺令,禁止水滸的傳播,但是卻無法阻擋人們對水滸的熱愛,更為諷刺的是,作為統治階級的士大夫階層也對水滸“情有獨鍾”,據徐珂《清稗類鈔●卷三十五●詼諧類●神行太保靴筒走水》記載:【紀文達酷嗜淡巴菰,頃刻不能離。一日當直,正吸菸,上忽召見,亟以菸袋插入靴筒中,趨入奏對。良久,火熾於襪,痛甚,不覺嗚咽流涕。高宗驚問之,對曰:“臣靴筒內走水。”蓋北人謂失火為走水也。乃急揮之出。比至門外脫靴,則煙焰蓬勃,肌膚焦灼矣。先是文達行步最疾,每入朝,同僚鹹落後,彭文勤戲語同人曰:“曉嵐確是神行太保。”文達應聲曰:“雲楣不媿聖手書生。”比遭此厄,不良於行者累日,文勤又嘲之為李鐵柺焉。】

從以上故事看出,就連紀曉嵐等官員亦援引水滸故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可見水滸故事對社會的影響之大。金聖嘆說道:“不讀水滸,不知天下之奇”,《水滸傳》這部經典小說將永遠流傳下去並被人們所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