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每天早上四點半到五點就自然醒了,然後就睡不著了,平時還困的很,這是怎麼回事?

樹-上-的-風


失眠患者並不孤獨,半夜發個朋友圈就知道了。

失眠可能是入睡困難、維持睡眠困難,或者早醒。

在發達國家,公民普遍重視健康體檢,普通體檢患者中,69%的成人有睡眠障礙,一半的人偶有有失眠,五分之一的人有慢性失眠。

成年女性報告的失眠比例高於男性,比男性多50%。

有一半的失眠女性在絕經過渡期有睡眠障礙和失眠,在某種程度上與潮熱和盜汗有關。

有時,缺錢也會讓我們失眠!

調查發現:失業、離異、喪偶、分居或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群中,失眠率較高。

早醒和失眠,會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失眠者更容易倦怠、乏力、睏倦、意識混沌、緊張、焦慮和抑鬱增加。上述不良情緒和軀體不適表現會影響生活其他方面,導致失眠者的生存質量和行為表現下降。

出現軀體慢性疾病的風險大大升高:比如抑鬱症、心力衰竭等;

失眠者可能會有更多的缺勤,失業,工作表現也會差強人意:不太可能晉升、更多差錯、事故、病假。

大流感流行時,長期失眠者可能有更高的發病率和更糟糕的預後。

放下手機,早早入睡吧。


康駿朋醫生


我曾經有一陣子也是如此,每天不用鬧鐘,也是到五點左右就會醒來。那是因為我那陣子晉主治醫師,工作又忙,又有了娃,所以每天精神高度緊張,一到凌晨就醒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需要鬧鐘來叫醒,因為這段時間可以看看書學學習,不然娃醒了又要照顧娃,一會兒還要上班。後來我就到點就自己醒,很自然,睡著睡著就醒了。

白天自然也會困,畢竟每天12點左右睡,5點就醒,總共不過五個小時。所以到了中午,尤其是吃了中午飯以後,簡直困得睜不開眼,我就儘量眯一小會兒,哪怕十幾分鍾,也能精神許多。

如果題主也是處在緊張或者繁忙的生活中,早起習慣了,生物鐘養成了這個規律,那麼到這個時間自然醒,不需要胡思亂想,更不需要怪力亂神。睡眠時間短,白天自然困,儘量午休一會兒就會好很多了。

如果你還伴隨有其他不舒服的情況,比如長時間失眠,神經衰弱,頭痛等情況,那麼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沒問題的話,放鬆心情,慢慢調節。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記得在上大學時,我們宿舍就有一個舍友,有段時間就是每天4點半到5點就自然醒了。有次我晚上起來去廁所,順便問了她下時間,她告訴我是4點44分,當時學校正在謠傳各種靈異事件的發生,聽完他的回答我就害怕的沒有再入睡。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會在凌晨4點半到5點自然醒呢?

首先,人體的睡眠是受內環境和外環境的影響的。外環境一般指的是自然界的晝夜變化;內環境就是指的人體內的各種神經體液等的調節作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白天的時候交感神經興奮,夜間應該副交感神經興奮。當人們受到外界的刺激時,比如緊張、焦慮等不良的外界刺激,機體的內環境就會出現相應的反應。從而,影響機體對睡眠節律的正常調控。

就以我舍友為例,因為我們當時正處在考試周,醫學專業的考試科目較多,她本人又對考試比較重視,非常想取得好成績,因此精神比較緊張,才會出現每天4點半到5點自然醒的情況。後來,等到考試結束,課程比較輕鬆時,聽她說再也沒有凌晨醒來過,每天都是一覺睡到大天亮。因此,如果總是在4點半到5點醒,可以試著放鬆一下,或許就會好了。

其次,人們的覺醒還與食慾蛋白有關係,也就是說當人們需要進食時大腦就會使人覺醒。如果不吃晚餐或者睡前比較飢餓的話,有可能就會在凌晨四五點醒來,建議睡前可以適當的吃些東西,比如喝杯熱牛奶等。此外,睡前還要避免大量飲水,當膀胱充盈時也會使人覺醒。

最後,保持愉悅的心情,睡前少思考令你困擾的問題,適當的體育鍛煉。若經過上述調節後,仍然是凌晨4點半到5點自然醒,且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建議到醫院進行系統的檢查和治療。當然也有這樣的人,入睡時間較短,百天也能很好精神,這就不是什麼疾病,放寬心態。

本期答主:宋豔琦,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醒得早,再難入睡。這也屬於失眠的一種。常常出現在上了年紀的人身上。
一般年輕人、學生是不會出現早醒的,最多有心事晚上睡不著,一旦入睡了,還是能睡好。但是很多人30-40歲開始就出現了早醒的問題。
其實,有些和促進睡眠的”褪黑素“分泌減少有關,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過所謂的調整心態、放鬆心情解決的。
如果你從事令人緊張的工作,又或者在人生的關鍵時期,心態是沒辦法說調整就調整的。
如果失眠、早醒常常困擾你,你可能需要一些藥物來幫助你。
1.失眠的危害更大:
安眠藥雖然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但是毫無疑問,有的時候失眠給人造成的影響更大,有的時候甚至是痛不欲生。
要知道,短期失眠可能造成,記憶力、注意力下降;長期失眠會引起焦慮,甚至異域症。大大影響工作和生活。
2.不要被安眠藥的副作用嚇到:
最常見的包括依賴性、讓人反應遲鈍,昏昏欲睡,睡眠節律紊亂等,有些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壞。大劑量的安眠藥可能造成呼吸抑制,但那是服用安眠藥自殺的劑量,一般人不用擔心。
是藥三分毒,安眠藥的副作用大部分也是跟他的治療作用相關的。本來就是讓人睡眠的,肯定會導致反應遲鈍、昏昏欲睡嘍,然而對於肝腎功能損害的發生率也很低,沒有這些系統疾病的人不用過於擔心!
3.如何吃安眠藥:
1.小劑量開始,比如半片或者1/4片。
有效後不要輕易調整藥物劑量,不要一會吃多,一會吃少。
2.按需:
· 預期入睡困難時,在上床前5-10分鐘服用。
· 上床30分後還是不能入睡時服用。
· 第二天有重要工作或事情,可在睡前服用。
3. 間斷:每週服藥3-5天,而不是連續每晚用藥。

DrX健康科普


那些說什麼子午流注的,你們真是夠了,
闢謠帖發的還不夠多嗎?

很多人都覺得失眠是睡不著,但實際上早醒也是失眠的一個典型症狀。

失眠的核心症狀實際上是:患者對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不滿意。

主要表現有:

上床遲遲睡不著;夜間頻繁醒來,醒後難以入睡;清晨醒來太早;明顯感覺睡眠不足。

其中清晨早醒的主要表現是:入睡困難不明顯、持續睡眠時間不長、轉醒時間較平常提前2個小時以上,之後再無睡意,或只能放任自流進入一種不安定或不滿意的睡眠狀態。

失眠者的早醒和老年的早起是不一樣的。

失眠者是想睡但醒來後睡不著,為早醒感到痛苦,並且明顯覺得睡眠時間不足。

老年人則是因為生理規律,睡眠時間相對減少。(但也應警惕老年人失眠問題)

每個人都有過失眠經歷,似乎診斷失眠症不需要專業知識,老百姓自己也能診斷。

可是失眠和失眠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失眠症不是單純的睡不著覺,睡不好覺,存在許多心理和軀體症狀。

如果您的失眠已經持續3到6個月,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那麼您需要去專業的精神科醫院、公立醫院睡眠中心或睡眠專科醫院,進行失眠症的診斷和治療。


隨手闢謠:


1、失眠了泡泡腳喝點牛奶就能睡好了。

錯:如果真的患有失眠症,這些民間方法並不能治病。

2、我整夜都合不了眼,持續很久了。

錯:失眠症患者往往會誇大自己的失眠症狀,因此需要進行多導睡眠呼吸監測來判斷真實的失眠狀況。

3、失眠了吃點安眠藥就行,沒有什麼副作用。

錯:偶然倒時差,或者遇到重大事件導致失眠,可以服用安眠藥促進睡眠,但長期、大量服用安眠藥極易藥物成癮。安眠藥需按醫囑服用。

4、自己吃點褪黑素就能治失眠。

錯:褪黑素不能亂吃,劑量和時間吃的不對,會讓人日間疲憊、眩暈。尤其要注意,孕期、哺乳期、青少年不能吃褪黑素。


5、關於子午流注啊睡覺排毒啊之類:搜索 排毒時間表闢謠,子午流注闢謠即可。

關注更多“睡眠小知識”,睡不著,睡不好,找“安忻睡眠”吧~

安忻睡眠


這在醫學上稱為“終末性失眠”,俗稱就叫凌晨早醒,是比較常見的睡眠的障礙的一種,表現為較自身睡眠規律的甦醒時間提前醒來且不能再入睡,是一種病理生物節律的改變。

治療終末性失眠只有一條路可走。當然了,我不介意讀者先看一看其他人回答的老生常談但是毫無作用的廢話。

凌晨早醒是疾病的信號。高血壓,尤其是繼發性頸源性高血壓,也就是頸椎病引起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神經衰弱、精神抑鬱或是植物神經紊亂、服用某些藥物,這些情況常見凌晨早醒。

所有的病灶,根結都在於刺激到了中樞神經,使大腦興奮性增強,造成在睡眠終段失眠。患者因夜眠不足,白天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一些人同時兼有耳鳴、健忘、手顫、頭腦昏脹沉重、容易動怒等症狀。失眠又會引起心理推移,患者頗感身心負擔沉重。

治療終末性失眠的唯一正確方向,就是抑制中樞神經的興奮。

如果病史較短,需要口服谷維素以及短期服用苯二氮䓬類鎮靜催眠藥。臨床上常用的苯二氮䓬類藥物有三類:短半衰期藥物、中半衰期藥物、長半衰期藥物。應該服用短半衰期的,副作用小、藥量的安全範圍大。但是,短半衰期苯二氮䓬類藥物容易導致成癮,建議連續服用不超過一個星期。

即便是頸源性高血壓引起的終末性失眠,也不要服降壓藥。兩害相權取其輕,降壓藥只要服用一次,以後就很難離得了。

終末性失眠病史較長的人,先治療其他症狀,後對付失眠。

長期失眠,不要服用benzodiazepine receptor agonists,副作用太大。

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少量服用抗焦慮、抗抑鬱藥物。

目前,治療失眠,包括長期終末性失眠,有更好更安全的新型非藥物方案,稱為重複經顱磁刺激。

經顱磁刺激是一種在人體頭顱特定部位給予磁刺激的新技術,指在某一特定皮質部位給予重複刺激的過程。重複經顱磁刺激能影響刺激局部和功能相關的遠隔皮層功能,實現皮層功能區域性重建,且對腦內神經遞質及其傳遞、不同腦區內多種受體包括5-羥色胺等受體及調節神經元興奮性的基因表達有明顯影響,可以迅速阻斷失眠的發生,適合任何人群,對精神因素引起的失眠尤為見效。


純鈞LHGR


首先聲明,筆者不是專業人士,不具有醫學常識。因為本身也有題主這方面的困擾,只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親身感受,對這一個問題,做一個淺析,歡迎有專業知識的人,批評指正。

據人們說,據媒體上報道的有關生活常識和醫學知識,一個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時間需要八個小時。因為生物鐘的關係,人們在睡眠到一定的時間,會自然的清醒(特殊情況的人除外)。

當然,這個睡覺時間也不是絕對的。有些人的休息時間會短一些,比如,那些老人。兒女們事業和生活都很好,孫兒孫女的學習工作也不錯。辛苦了一輩子,現在終於可以靜下心來,安享晚年,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他們因為自己的年紀大,也有沒有什麼心理的負擔(不包括那些情況不同的老人),一般地睡覺時間都不長。


有的人身體很健康,各方面的條件優越,沒有什麼工作和生活上的那些壓力,他們的休息時間,也會比同齡人短的。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的睡覺時間會長一些。比如,有些年輕人,有些從事體力工作的中年人,他們的睡眠時間相對來說,會長一些。

因為,現在的人們,面對著各種的壓力,有事業方面的,也有家庭裡的。這一部分年輕人,太多剛參加工作不久,對很多事務,缺乏一個適應的過程,他們的壓力大。


那些中年人,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孩兒。靠做體力勞動,為了養家餬口,每天付出辛勤的汗水,掙著微薄的收入。這些人負擔重,心裡也面對著多重的壓力。

還有一些人,因為社會發展的節奏快,對工作對生活產生了焦慮感,不堪生活的重負。經常睡不著,睡不醒,身體上也出現了問題。也就是人們所謂的亞健康。

筆者建議題主,和有這方面困擾的朋友,最好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相信專業的人士會給出一個解決的好辦法的。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喜歡關注社會、民生、農村和家庭情感等問題。非常願意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歡迎感興趣的朋友,來關注並參與互動;感謝你的支持。]


忘不掉的是過去一


早上醒的早,白天還困。我也有過類似經歷。

1.作息時間。晚上是否在22點前休息?

有的人有熬夜的習慣,晚上刷手機不知不覺就錯過了最佳睡眠時間,越熬越晚。

2.睡眠質量如何?

我屬於睡眠質量不好的一類。一晚上總做夢,特別是睡的晚之後,早上起來感覺一夜都沒怎麼睡,眼睛難受,渾身不舒服。

3.是否長期形成的習慣性早起。

比如,孩子上學,我每天雖然定的有鬧鐘,但是還是在鬧鐘響之前就醒了。

4.身體是否有健康隱患。

比如我頸椎第二節有凸起,壓迫到神經。導致睡眠質量不好。

另外,推薦適量運動,促進身體健康,輔助促進睡眠質量。

仰臥倒箭式

●仰臥,把雙腿舉到牆上,血液就會流回到心臟, 產生舒緩的效果。

●小秘訣:建議保持這個姿勢5分鐘,在眼睛上戴個眼枕更好。



悠然瑜伽


每天定時醒,而且是在凌晨時分,確實症狀明顯,也基本說明你生活起居很有規律。我有幾個想法供參考:

1.如果這種情況已經維持很久了,比如半年以上,覺得就是生活規律問題,身體就習慣那時候醒,什麼事都沒有;

2.認真感覺下醒的時候有什麼不適。萬一有而且每次基本一致,就是身體的某個部位有問題,去醫院好好檢查下。3-5點是肺經流注時刻,一般肺有問題這時候都會醒的;

3.白天困,說明你凌晨本來不該醒的,除非你已步入老年。醒了就睡不著,說明你睡眠質量不好,心事比較重,或者年老/體虛;這反過來說明你凌晨醒來沒什麼稀奇,你好像隨時都可以醒的;

4.改變下現在的生活習慣,試試讓自己換個時間醒。比如晚上找點事做,比平時晚一小時再睡;原來晚上的吃喝習慣也改一下。如何有效果,再慢慢調整到自己需要的休息時間。

5.白天除了中午午休,其他時間一定要打起精神。如果白天睡過覺,就不要怨晚上早醒了。


風清神閒


這種情況並不是很少見啊,很多人其實都會有類似的體驗。
首先,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一種叫做褪黑素的東西。這種物質是由人腦當中一個叫做松果體的小腺體分泌的,它對於人體有多項作用,其中之一是對人的生物鐘(即晝夜節律)和睡眠質量有調節作用。而褪黑素的分泌,與外界的光照刺激又有著關係。假如一個人臥室的窗簾遮光功能不太好,又趕上夏季天亮較早,那麼就有可能早上四五點鐘天已經亮了,受到光照的刺激從而容易醒來。
其次,人的睡眠,並非全程都處在同一模式的。根據生理學表現的不同,一般將睡眠分為快動眼睡眠(REM)與非快動眼睡眠(NREM)兩大時期。在實際睡眠中,二者往往是交替進行的。在一個晚上的睡眠中,人通常會有4-5個區間的REM睡眠,而在REM睡眠結束後人往往會清醒一陣子。如果題主每天的入睡時間比較規律,那麼有可能剛好每天在相同時間段內一個REM週期結束,同時天又開始亮了,那麼就會比較清醒了。

最後,入睡時間也很重要啊。假如你每天9-10點就睡了,那4-5點醒恐怕就再正常不過了。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