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霍松林先生把他在時代風雲變化中的人生際遇俱寓於詩卷之中。有抗日救亡的長篇,有憂時感事的鉅製,有為人民的創造、國家的進步而放歌的華章,亦有對“文革”遭遇的記錄、對祖國發生可喜變化的謳歌。其個人的坎坷際遇、感情起伏始終與國家的興衰、人民的命運血肉相連。先生的一部《唐音閣詩詞》跨越了兩個世紀,成了中華民族近現代的“史詩”與“詩史”。

“發纖濃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用蘇東坡此語去映照霍先生之作,你會感到淡泊平易的語言之外的人生“至味”,你會感到他的詩詞巨大的藝術魅力——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霍松林先生

字裡行間映照出濃濃書卷氣 詩境與書境有機統一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霍松林先生書法作品 (組圖)

我的恩師霍松林先生幼承家學,從唐詩唐楷入手,打下了紮實的詩歌與書法傳統基礎。讀大學時不但得到過沈尹默、高二適、柳翼謀、胡小石等學者型書法名家的親傳,更得到過近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的關愛、激賞、指點與提攜。霍先生也像歷代文化巨匠一樣,是在長期使用毛筆書寫詩文的同時自然地步入書法藝術殿堂的一位詩人、學者、書法大家。欣賞他的詩文書法,你會自然地被帶入一個美妙而深邃的藝術境界。

“筆墨精良人生樂事,氣質變化學問深時”。品霍先生書法作品,你首先會被他字裡行間映照出的濃濃的書卷氣所吸引。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思想最凝練的物化形態的書法藝術,也是意象藝術的代表。一根有意蘊、有個性、有感情的線,既是形式,又是內容。所謂“書為心畫”,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霍先生書作中縱收得體而又流動波變的線條,結構綿密、中宮緊收而又多具輻射的結字所映照出的不激不厲平和靜謐的儒雅風韻,會洗滌你心中的俗氣、塵念。這正是霍先生書法的高雅氣質在我們心中的共鳴。

幾千年來,中國人寫字的目的主要是實用。不過,在實用的同時追求字的形式美,也是歷代文化人自發的藝術行為。把“天生麗質”的漢字寫得漂亮,追求用筆、結字、氣韻的美,更成就了古往今來無數書法藝術大家。

如果從成章、成篇的甲骨文算起,中國書法已有五千年的歷史。在應用中,美化漢字成了幾千年來中國文化人的自覺審美追求與積習,成了文化人代代相傳的生命基因,由此產生了歷代燦若群星的偉大書法家,留下了無數書法藝術瑰寶。值得注意的是,歷代大書法家無一例外的都是詩人、學者、文學家、哲學家。《石鼓文》的“文”實際上是四言詩,詩作者也許就是書寫者,其詩、其書的藝術水平都堪稱戰國時代之巔峰。“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既是書法佳作,也是散文名篇。作品的文學性與書法的形式美在靜氣、雅韻、境界諸方面達到了最完美的契合,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李太白的《上陽臺》,既是瀟灑奔放的書法傑作,更是詩中佳構。詩人豪放、灑脫、浪漫、傲世的性格,在詩、書中宣洩得淋漓盡致。顏魯公的《祭侄文稿》,文情與書情相契,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二行書”。蘇東坡的《寒食詩》,詩意的雋水與書韻的蕭散相輔相成,並臻佳妙。鄭板橋的“六分半書”與他的詩情、竹韻、蘭氣渾然一體,才情橫溢,俱稱奇崛。近代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大氣磅礴的書風正是他豪情如虹的詩心的再現。

古往今來對書法藝術作品的高要求造就了書法作品文學性與形式美高度統一的審美理想。這裡除了對筆法筆勢的個性化要求外,又提出要達到更高更難的境界,即詩境與書境的有機統一。而這,正是霍先生書法作品中自然坦露的最佳意境。

平和靜謐的儒雅風韻

其書法耐人尋味的魅力之所在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在霍先生大量的自書詩詞、楹聯、散文中,我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他以平靜而飽含深情的心態所體現的藝術魅力。讀霍先生的詩詞,你會感到如李延先教授所說:“不圖處此季世面復聞唐音,令人神往。非才情富豔如霍翁者,孰克臻於此境乎?”其雄渾、豪放、博大不讓李太白、蘇東坡,沉著、典雅、深厚不讓杜甫、韓愈,平淡、自然、清奇直似陶元亮、王摩詰、白香山。特別是後期之作更以清新明麗沖淡自然為勝。

“千秋書史開新派,一代騷壇唱大風”。這是紀念于右任先生誕辰125週年時霍先生所撰並書的八尺巨幅大聯。右老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激情滿懷的偉大政治家與詩人,是近代大氣磅礴的書法大師,也是有恩於霍先生的長者。當年把年輕的霍先生帶入中國詩壇的就是右老,霍先生此聯是對右老精神業績的高度概括與深深的敬意。其詞也博大,書也雄奇,氣勢奪人,令人振奮、鼓舞。詩情、書韻高度統一,堪稱楷模。與右老當年所書“大文開日月,盛業紀尊彝”、“聖人心日月,仁者壽山河”諸聯薪火相傳,遙相呼應。當年霍先生曾為右老書法集聯,其氣勢之豪邁、筆力之雄健更得右老真傳。倘以書法論,右老行草書的魏碑成分更多一些,而霍先生的行書則更有歐陽詢、顏魯公、褚遂良之遺韻。

霍先生所撰並書的“崇山懷萬有,大水會群流”、“雄風蓋百世,大度包群倫”、“寫就中華新歷史,作成世界大文章”、“奮進天行健,寬容地好生”、“正氣弘揚興漢業,頹風力挽振唐音”、“目存滄海心存佛,胸有陽春筆有神”等聯以豪情入聯、豪情入書,第一等博大雄深之潛懷與第一等高遠奇麗之形象思維自然契合,確有“蓋百世”之“雄風”、“包群倫”之“大度”,真是“目存滄海”、“胸有陽春”,筆力千鉤,神采飛揚。他所書“碧海騎鯨”、“青天攬月”、“長松沐雨”、“高閣迎陽”等,其雄闊之氣魄與詞意相映生輝。

刻石於香積寺的霍先生詩書《劫後遊香積寺》:“盛唐留佛寺,香積潏河邊。殿倚三明樹,池開七寶蓮。紅塵千劫換,淨土一燈燃。塔際晨鐘響,霞飛萬里天。”描繪了香積寺作為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雖歷經劫難仍不失為一方淨土,仍如朝霞般充滿無限生機,這是唐代寶剎的命運,又何當不是先生內心的寫照呢?雖歷經磨難仍懷一顆赤子心,仍然豪情滿懷,這與王維所作的《過香積寺》的靜謐、閒淡迥異其趣。其書法筆勢之渾厚、結體之綿密,更增加了詩作的厚重感與力量感。刻石於北大荒的霍先生詩書《北大荒建書法長廊》:“綠疇無際米糧鄉,舊貌難尋北大荒。林海深藏書法海,豐碑十萬展長廊。”不但北大荒改天換地著新裝,而且林海茫茫,豐碑浩瀚,有“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氣魄。其書作不但有恢弘的氣勢,更有縱橫的瀟灑,與詩意契合無間。

刻石於鳳翔東湖的霍先生詩書《參加蘇軾在鳳翔學術討論會口占四首》,或讚賞蘇軾“匡時淑世”、“刑賞忠厚”的政績,或追憶蘇軾“至今猶潤物”的遺澤,或導覓蘇軾的“文采政聲”,或同感於蘇軾“千里秦川勝錦城”的期盼,都是對蘇軾的禮讚與追憶,也是先生心靈的激盪,豪情與慷慨之氣在詩中迴盪。其書作筆法嚴謹而筆勢活潑多變,或縱或收,或藏或露,或重或輕,骨健神清,颯爽多姿而不失雄厚之氣,折射出心繫秦川“不獨詩文擅勝場”的抱負與激情。

此類書法作品,其筆法以中鋒入紙,如錐畫沙,藏露互見,一波三折,縱收得體。其結字中宮緊收,平穩中呈輻射之狀,靜中寓動,與其詩詞所體現的波瀾起伏正相一致。這是我們在他的大量書作中最能體味到的中和、儒雅之氣,也是他的書作耐人尋味的魅力之所在。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詩也是書,書也是詩。“養性”之“詩書”在霍先生筆下自然融為一體,這正是古往今來一切書家、詩家所追求的最高、最完美之境界。更值得留心觀照的是,先生為了達到書法作品形式美與詩、聯、詞境的和諧一致,在此類書法作品中自然融入了顏真卿的筆法筆勢,以增強書作雄健、渾厚的陽剛之氣。《集東方朔畫贊字》為我們透露了此類作品書法追求的玄機。從此類書作線條的波磔變化中又能看出先生對褚遂良筆法的精研與擷取,蕭散典雅,妙趣天成。其點線如綿裡裹鐵,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寓剛於柔,外柔內剛,其作品耐人尋味的魅力正在於此,楮墨之間更可鑑先生“興國”大願和“登高”、“行遠”的千里壯志,也可見先生“願為雲裡鶴,不羨酒中仙”的浪漫、灑脫、風流、倜儻的詩家情懷。其“奮進天行健,寬容地好生”自勉聯所體現的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與海納百川的博大胸襟,更令我輩後學高山仰止。

說實在的,歷代學者大都無意成為書家。郭沫若講到魯迅的書法時曾說:“魯迅先生亦無心作書家,所遺書跡,自成風格,熔冶篆隸於一爐,聽任心腕之交應,樸實而不拘繫,灑脫而有法度,遠逾唐宋,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貴也。”無意而成,這種自然而然的心態實在是太難得了!毫無功利目的地用毛筆寫文章、寫詩、寫聯,自覺不自覺地以自己的審美理解吸取古人的書法審美理念,把握中國書法的藝術規律,駕馭中國書法的藝術技巧,日積月累,自然而然地寫出具有個性的意象心線,在幾十年筆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書法面目,這正是魯迅、章太炎、胡小石、吳玉如、章士釗、高二適、柳翼謀等前輩大師們所走過的治學、治藝之路,這樣所創作出的書法作品才是最寶貴的佳作。現在書家學者化的口號就是針對當下書法家的文化底蘊淺薄提出來的。對老一輩大學者來講,書法只是“小道”。也正如於右任先生當年教導霍先生的:“有志者應以造福人類為己任,詩文書法皆餘事耳。然餘事亦須卓然自立,學古人不為古人所限。”霍先生的書法之所以具有如此深厚的魅力,其原因正在於他是有深厚文化積澱的國學大師,激情滿懷的詩壇泰斗,仁愛寬厚誨人不倦、桃李滿天下的老園丁,正直豁達而又詼諧幽默的忠厚長者,無意成為書家而自然成了“卓然自立”的一代書法大家。其作品之文化內涵、藝術價值會隨著人們藝術欣賞水平的提高不斷被認識、被提升。霍先生為中國文化史、中國書法史所寫下的光輝燦爛的華章將永遠熠熠閃光。

蕭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詩文詞聯書法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