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霍松林先生把他在时代风云变化中的人生际遇俱寓于诗卷之中。有抗日救亡的长篇,有忧时感事的巨制,有为人民的创造、国家的进步而放歌的华章,亦有对“文革”遭遇的记录、对祖国发生可喜变化的讴歌。其个人的坎坷际遇、感情起伏始终与国家的兴衰、人民的命运血肉相连。先生的一部《唐音阁诗词》跨越了两个世纪,成了中华民族近现代的“史诗”与“诗史”。

“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用苏东坡此语去映照霍先生之作,你会感到淡泊平易的语言之外的人生“至味”,你会感到他的诗词巨大的艺术魅力——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霍松林先生

字里行间映照出浓浓书卷气 诗境与书境有机统一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霍松林先生书法作品 (组图)

我的恩师霍松林先生幼承家学,从唐诗唐楷入手,打下了扎实的诗歌与书法传统基础。读大学时不但得到过沈尹默、高二适、柳翼谋、胡小石等学者型书法名家的亲传,更得到过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的关爱、激赏、指点与提携。霍先生也像历代文化巨匠一样,是在长期使用毛笔书写诗文的同时自然地步入书法艺术殿堂的一位诗人、学者、书法大家。欣赏他的诗文书法,你会自然地被带入一个美妙而深邃的艺术境界。

“笔墨精良人生乐事,气质变化学问深时”。品霍先生书法作品,你首先会被他字里行间映照出的浓浓的书卷气所吸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的书法艺术,也是意象艺术的代表。一根有意蕴、有个性、有感情的线,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所谓“书为心画”,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霍先生书作中纵收得体而又流动波变的线条,结构绵密、中宫紧收而又多具辐射的结字所映照出的不激不厉平和静谧的儒雅风韵,会洗涤你心中的俗气、尘念。这正是霍先生书法的高雅气质在我们心中的共鸣。

几千年来,中国人写字的目的主要是实用。不过,在实用的同时追求字的形式美,也是历代文化人自发的艺术行为。把“天生丽质”的汉字写得漂亮,追求用笔、结字、气韵的美,更成就了古往今来无数书法艺术大家。

如果从成章、成篇的甲骨文算起,中国书法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应用中,美化汉字成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人的自觉审美追求与积习,成了文化人代代相传的生命基因,由此产生了历代灿若群星的伟大书法家,留下了无数书法艺术瑰宝。值得注意的是,历代大书法家无一例外的都是诗人、学者、文学家、哲学家。《石鼓文》的“文”实际上是四言诗,诗作者也许就是书写者,其诗、其书的艺术水平都堪称战国时代之巅峰。“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既是书法佳作,也是散文名篇。作品的文学性与书法的形式美在静气、雅韵、境界诸方面达到了最完美的契合,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李太白的《上阳台》,既是潇洒奔放的书法杰作,更是诗中佳构。诗人豪放、洒脱、浪漫、傲世的性格,在诗、书中宣泄得淋漓尽致。颜鲁公的《祭侄文稿》,文情与书情相契,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苏东坡的《寒食诗》,诗意的隽水与书韵的萧散相辅相成,并臻佳妙。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与他的诗情、竹韵、兰气浑然一体,才情横溢,俱称奇崛。近代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大气磅礴的书风正是他豪情如虹的诗心的再现。

古往今来对书法艺术作品的高要求造就了书法作品文学性与形式美高度统一的审美理想。这里除了对笔法笔势的个性化要求外,又提出要达到更高更难的境界,即诗境与书境的有机统一。而这,正是霍先生书法作品中自然坦露的最佳意境。

平和静谧的儒雅风韵

其书法耐人寻味的魅力之所在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在霍先生大量的自书诗词、楹联、散文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的是他以平静而饱含深情的心态所体现的艺术魅力。读霍先生的诗词,你会感到如李延先教授所说:“不图处此季世面复闻唐音,令人神往。非才情富艳如霍翁者,孰克臻于此境乎?”其雄浑、豪放、博大不让李太白、苏东坡,沉着、典雅、深厚不让杜甫、韩愈,平淡、自然、清奇直似陶元亮、王摩诘、白香山。特别是后期之作更以清新明丽冲淡自然为胜。

“千秋书史开新派,一代骚坛唱大风”。这是纪念于右任先生诞辰125周年时霍先生所撰并书的八尺巨幅大联。右老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激情满怀的伟大政治家与诗人,是近代大气磅礴的书法大师,也是有恩于霍先生的长者。当年把年轻的霍先生带入中国诗坛的就是右老,霍先生此联是对右老精神业绩的高度概括与深深的敬意。其词也博大,书也雄奇,气势夺人,令人振奋、鼓舞。诗情、书韵高度统一,堪称楷模。与右老当年所书“大文开日月,盛业纪尊彝”、“圣人心日月,仁者寿山河”诸联薪火相传,遥相呼应。当年霍先生曾为右老书法集联,其气势之豪迈、笔力之雄健更得右老真传。倘以书法论,右老行草书的魏碑成分更多一些,而霍先生的行书则更有欧阳询、颜鲁公、褚遂良之遗韵。

霍先生所撰并书的“崇山怀万有,大水会群流”、“雄风盖百世,大度包群伦”、“写就中华新历史,作成世界大文章”、“奋进天行健,宽容地好生”、“正气弘扬兴汉业,颓风力挽振唐音”、“目存沧海心存佛,胸有阳春笔有神”等联以豪情入联、豪情入书,第一等博大雄深之潜怀与第一等高远奇丽之形象思维自然契合,确有“盖百世”之“雄风”、“包群伦”之“大度”,真是“目存沧海”、“胸有阳春”,笔力千钩,神采飞扬。他所书“碧海骑鲸”、“青天揽月”、“长松沐雨”、“高阁迎阳”等,其雄阔之气魄与词意相映生辉。

刻石于香积寺的霍先生诗书《劫后游香积寺》:“盛唐留佛寺,香积潏河边。殿倚三明树,池开七宝莲。红尘千劫换,净土一灯燃。塔际晨钟响,霞飞万里天。”描绘了香积寺作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虽历经劫难仍不失为一方净土,仍如朝霞般充满无限生机,这是唐代宝刹的命运,又何当不是先生内心的写照呢?虽历经磨难仍怀一颗赤子心,仍然豪情满怀,这与王维所作的《过香积寺》的静谧、闲淡迥异其趣。其书法笔势之浑厚、结体之绵密,更增加了诗作的厚重感与力量感。刻石于北大荒的霍先生诗书《北大荒建书法长廊》:“绿畴无际米粮乡,旧貌难寻北大荒。林海深藏书法海,丰碑十万展长廊。”不但北大荒改天换地着新装,而且林海茫茫,丰碑浩瀚,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其书作不但有恢弘的气势,更有纵横的潇洒,与诗意契合无间。

刻石于凤翔东湖的霍先生诗书《参加苏轼在凤翔学术讨论会口占四首》,或赞赏苏轼“匡时淑世”、“刑赏忠厚”的政绩,或追忆苏轼“至今犹润物”的遗泽,或导觅苏轼的“文采政声”,或同感于苏轼“千里秦川胜锦城”的期盼,都是对苏轼的礼赞与追忆,也是先生心灵的激荡,豪情与慷慨之气在诗中回荡。其书作笔法严谨而笔势活泼多变,或纵或收,或藏或露,或重或轻,骨健神清,飒爽多姿而不失雄厚之气,折射出心系秦川“不独诗文擅胜场”的抱负与激情。

此类书法作品,其笔法以中锋入纸,如锥画沙,藏露互见,一波三折,纵收得体。其结字中宫紧收,平稳中呈辐射之状,静中寓动,与其诗词所体现的波澜起伏正相一致。这是我们在他的大量书作中最能体味到的中和、儒雅之气,也是他的书作耐人寻味的魅力之所在。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诗也是书,书也是诗。“养性”之“诗书”在霍先生笔下自然融为一体,这正是古往今来一切书家、诗家所追求的最高、最完美之境界。更值得留心观照的是,先生为了达到书法作品形式美与诗、联、词境的和谐一致,在此类书法作品中自然融入了颜真卿的笔法笔势,以增强书作雄健、浑厚的阳刚之气。《集东方朔画赞字》为我们透露了此类作品书法追求的玄机。从此类书作线条的波磔变化中又能看出先生对褚遂良笔法的精研与撷取,萧散典雅,妙趣天成。其点线如绵里裹铁,藏头护尾,力在字中,寓刚于柔,外柔内刚,其作品耐人寻味的魅力正在于此,楮墨之间更可鉴先生“兴国”大愿和“登高”、“行远”的千里壮志,也可见先生“愿为云里鹤,不羡酒中仙”的浪漫、洒脱、风流、倜傥的诗家情怀。其“奋进天行健,宽容地好生”自勉联所体现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更令我辈后学高山仰止。

说实在的,历代学者大都无意成为书家。郭沫若讲到鲁迅的书法时曾说:“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书迹,自成风格,熔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实而不拘系,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唐宋,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贵也。”无意而成,这种自然而然的心态实在是太难得了!毫无功利目的地用毛笔写文章、写诗、写联,自觉不自觉地以自己的审美理解吸取古人的书法审美理念,把握中国书法的艺术规律,驾驭中国书法的艺术技巧,日积月累,自然而然地写出具有个性的意象心线,在几十年笔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书法面目,这正是鲁迅、章太炎、胡小石、吴玉如、章士钊、高二适、柳翼谋等前辈大师们所走过的治学、治艺之路,这样所创作出的书法作品才是最宝贵的佳作。现在书家学者化的口号就是针对当下书法家的文化底蕴浅薄提出来的。对老一辈大学者来讲,书法只是“小道”。也正如于右任先生当年教导霍先生的:“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不为古人所限。”霍先生的书法之所以具有如此深厚的魅力,其原因正在于他是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国学大师,激情满怀的诗坛泰斗,仁爱宽厚诲人不倦、桃李满天下的老园丁,正直豁达而又诙谐幽默的忠厚长者,无意成为书家而自然成了“卓然自立”的一代书法大家。其作品之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会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不断被认识、被提升。霍先生为中国文化史、中国书法史所写下的光辉灿烂的华章将永远熠熠闪光。

萧散典雅 妙趣天成——霍松林先生诗文词联书法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