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不能心心相印,背叛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不能心心相印,背叛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不能心心相印,背叛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1960年3月,羅曼·波蘭斯基從波蘭國家電影學校畢業,帶著一部拍攝的短故事片。他來到了他的出生地--法國巴黎,在這裡,他的作品引起了歐洲電影界的注意。回國後,他拍攝了使他多次獲得電影節大獎併名噪世界影壇的影片《水中刀》。隨著影片的成功,波蘭斯基告別了自己第一場失敗的婚姻,他的妻子演員芭芭拉·拉斯另尋新歡離他而去。

1963年,波蘭斯基離開了波蘭,開始了周遊列國般的創作生活,荷蘭、法國、英國都留下了他的蹤跡。這段時間,波蘭斯基接二連三地為英國、美國、法國和意大利拍攝了七、八部影片,波蘭斯基引人注目的導演才華在這些影片中表露無遺,《厭惡》、《天師捉妖》、《羅絲瑪麗的嬰兒》等影片讓他的國際聲譽不斷提高,影片中的血腥氣味和浪漫情致也在世界電影名作中獨佔鰲頭。在《天師捉妖》的拍攝過程中他結識了女影星莎朗·塔特,兩人一見鍾情並於次年1月在倫敦正式舉行了婚禮。

隨著《羅絲瑪麗的嬰兒》的熱映和塔特的懷孕,波蘭斯基以重金在比弗利山的班奈迪克山谷購置了一套豪華住宅,這就是著名的茨埃羅大道10050號。但好景不長,命運女神再次與波蘭斯基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1969年8月9日的清晨,這座氣派的豪宅成為了屠戮與血腥的地獄。經警方證實,包括女主人塔特在內有五人被害,屍體上總共發現102處刀傷,且均中數槍,死者表現得極為痛苦。已有八個月身孕的塔特身中16刀,她和化妝師傑伊·斯普林被用繩子吊在起居室內,兇手用她的鮮血在牆上塗寫了“殺死豬玀”、“起義”等口號,而此時的波蘭斯基正在倫敦籌備新片的拍攝。

不能心心相印,背叛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1977年,波蘭斯基被洛杉磯法院指控犯有強姦猥褻幼女和其他5項重罪,這條消息震驚了整個電影界,波蘭斯基遠逃歐洲,從此無法踏足美利堅的土地,但他對電影的痴迷卻依舊執著。1979年拍攝的《苔絲》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隨後的《苦月亮》更是著魔似的將扭曲的情慾和暴力傾瀉在影片中,成了一部情色經典。

暴力和色情已滲透于波蘭斯基的影片中,也是他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

2003年,《鋼琴師》的上映讓波蘭斯基再一次成為了全世界觀眾和電影人矚目的焦點。影片的主旨不是對戰爭的反思,而是人類對生存的渴望。

電影《水中刀》是波蘭斯基執導的第一部作品,一問世就給導演帶來了世界性的聲譽。而那一年,波蘭斯基才剛剛27歲。

電影裡的角色只有三個:一對度假的中年夫婦,一個無所事事、四處遊蕩的青年。中年夫婦屬於中產階級,精神上或多或少有一點市儈、自以為是,並伴隨著對已逝年輕歲月的一些懷念,他們的婚姻正處於敏感的煩惱期;漫遊青年則貧窮、自由、懵懂無知、自足,對陌生的生活有著些許的好奇和嚮往。

當電影出現第一個鏡頭時,我們透過車窗可以看到妻子近乎詭異的樣子,鏡頭中,車窗上倒影著路兩旁的樹木,男女主角的面孔時而清楚時而模糊,男主角的有些笨拙則註定了其在青年人出現後萌發的嫉妒心。

不能心心相印,背叛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他們駕車去划船,在一個路口,汽車於一個年輕人面前停住了,男主角上前責罵他,後來他回頭看到了汽車裡的妻子,將年輕人接到了車裡。

年輕人一直不敢直看女主角的眼睛,女主角好象一直都是他們倆之間的評判者,她的丈夫時刻想讓妻子知道,自己仍然有能力戰勝面前的年輕人,而妻子最先也是站在丈夫這邊,她和他異口同聲,年輕人在他們心中還是孩子。

上了船以後,年輕人水性很差,男人總是用這一缺點來戲弄他,後來年輕人出於報復在夫妻倆游泳的時候將船假裝開跑,這可急壞了他們,而讓他們三人都沒想到的是,影片最後這一幕又故伎重演了一次,第一次落水後夫妻倆仍保持著強烈的自尊心,以為是風大了,船才開走,其實年輕人時刻都在嫉妒著男人,為他擁有和自己不相稱的妻子而不平。

年輕人看女人的眼睛有著詭秘的罪惡感,他眼前的女人皮膚有些黝黑,顯得非常健康,影片裡有一個鏡頭是丈夫為妻子塗抹防曬膏,當年輕人看到他的手在她光滑的肌膚上游走時,他的慾望達到頂點。

年輕人明白身邊的這個男人是個很愛面子的傢伙,同樣,那尤物般的女人就象一朵慾海中的含羞花。

當丈夫發現妻子和年輕人早於自己起來時,出於嫉妒和憤恨將年輕人推進了湖中,當妻子發現年輕人沉沒在水中後,她的眼睛裡充滿嘲諷和疑惑,而男人出於面子更不會說是因為嫉妒才這樣做,男人一直都不屑於和年輕人爭吵,把年輕人推不見或者淹死他正好是解決心中嫉妒的最佳辦法了。

青年被丈夫打到了水裡後就勢藏到了水面一個浮標後面。夫婦倆為這次打鬥產生爭吵,丈夫被妻子用激將法激怒下水尋找青年。隨後,青年回到船上,但那時丈夫已經遊遠了。 因為沒有障礙的存在,年輕人輕而易舉的勾引了女主角的慾望,他們滾在甲板上沉溺於慾望的深淵中。

不能心心相印,背叛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水中刀”的命題在此刻豁然開朗,墜入海水中的刀其實僅僅是一個道具,真正的“刀”是女人的背叛。偷情,順水推舟的發生了。女人在結尾頗有悔意的承認了這一切,然而男人的虛偽使他對女人所說的話產生了狐疑。

車子最終停留在十字路口,也是小夥子當初攔車的那個路口,這回看清指示牌上寫著:“通往警察局5公里”。道路的分歧也象徵著人性的分歧,片中三個成年人可謂各懷鬼胎,透露了自己人性中陰暗的一面。這個陰暗面往往只有在夢中才成為可以觸及的,但對於一個藝術家來說,他能遠離那些所謂的熱門話題,選取一個獨特的角度,洞察人性的幽暗,探索隱秘人性的優劣,這是波蘭斯基不同於一般按藝術工匠之處。而影片高度的形式感,其構圖精美、考究,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可以用作教學標本。波蘭斯基自己對這部影片的評價是:“一部形式主義的精密儀器。”

《水中刀》並沒有對任何人進行道德評判和價值衡量,影片中的三個人物分別承擔著各樣的責任。波蘭斯基將評判尺度交給了觀眾,而自己則躲在鏡頭後面冷峻的審視世界。他其實在告訴每一個人,如果不能心心相印,背叛總是在每一瞬間都有可能發生。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