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張怡寧和鄧亞萍誰更厲害?

非凡小卡


迄今為止,在中國女乒的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數代大魔王,這其中,成名最早的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最為球迷所津津樂道。



眾所周知,鄧亞萍由於身高所限,護臺的面積小,所以打球更依賴步法和移動。但是鄧亞萍完美的克服了自己的短板,她球風強悍,速度極快,全臺跑位,老辣兇狠。



而張怡寧則是另外一種風格,向來不以進攻出名,最大特點就是防守好,密不透風,令人無語,也無法可解。王楠曾經描述過張怡寧的球路,就兩個字“不丟”,意思就是無謂的失誤很少,無論對手如何進攻,就是“打不死”的感覺。



國乒女隊之中,屬於鄧亞萍的時代主要是在1991—1997,一共8年,獲得過18個世界冠軍,連續2屆4次奧運會冠軍,三次奪得世乒賽冠軍,張怡寧時代是從2004年到2009年,6年時間,兩次奧運會冠軍,兩次世乒賽冠軍。三大賽單打冠軍,兩人幾乎是不分伯仲。



張怡寧2009年退役,是年28歲。鄧亞萍1997年退役,年僅24歲。24歲退役的鄧亞萍已經統治了世界乒壇八年,而張怡寧在23歲之前還一直被王楠所壓制。所以,如果要論“統治力“,張怡寧還是稍微遜色於鄧亞萍的。



再看成績,鄧亞萍拿過兩屆奧運會女子單打冠軍,三屆世乒賽女子單打冠軍,兩屆全運會女子單打冠軍。而張怡寧呢,她拿過兩屆奧運會女子單打冠軍,兩屆世乒賽女子單打冠軍,兩屆全運會女子單打冠軍。顯然鄧亞萍的成績也是要比張怡寧更好一些。而且鄧亞萍這些成績都是在24歲之前取得的,如果不是過早退役,她還有可能創造更多輝煌。



綜上所述,鄧亞萍是世界女子乒壇上獨一無二的女皇級人物,張怡寧雖然比不上鄧亞萍,也足以進入中國女乒的歷史前三,因為鄧亞萍之後,張怡寧之前,還有個王楠!!



當然,不同時代運動員之間的相互比拼,確實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思,個人認為,鄧亞萍,王楠,張怡寧同為中國女乒不同時代的領軍人物,精神的傳承應該更重於成績的比較!

對於這樣的結果大家認同嗎?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原創內容,真實態度,理性觀察!歡迎大家的評論和關注!謝謝!


楚澤平


鄧亞萍和張怡寧引領了兩個時代,兩人儘管當過一段時間的隊友,但是那時候鄧亞萍臨近退役,張怡寧那是個新人。基於此,探討兩人誰更厲害,註定是一個沒有準確答案的話題。

張怡寧在世界三大賽中拿到了19個世界冠軍,鄧亞萍獲得了14個。單就這一點來說,張怡寧佔優勢。但是,鄧亞萍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迄今仍然保持著在位時間、持續時間兩項“世界紀錄”,無愧於“乒壇女皇”美名。所以,對於兩位偉大的乒乓球運動員,我們若單純地用冠軍的數量來對比孰優孰劣,顯得過於淺薄。

對於鄧亞萍,張怡寧的評價只有兩個字:強悍。在張怡寧看來,鄧亞萍當時給她的感覺就是強,在鄧亞萍那兒沒有難的事兒。

雅典奧運會前的一段時間,張怡寧的心理壓力很大,總感覺見不到太陽,她列出來十條問題跟鄧亞萍看。對於小師妹的困難,鄧亞萍迅速開出了藥方:一個技術上的,一個心理上的。雅典奧運會期間,鄧亞萍現場傳授經驗,比賽時一直坐在看臺上給張怡寧鼓掌加油。

可以說,在張怡寧成長的道路上,身為老大姐的鄧亞萍提供了很多幫助。所以,時至今日,兩人一直保持著非常好的私人關係。今年1月,鄧亞萍與張怡寧在香港相聚,一同逛街,分享美食,這份感情是非常珍貴的。


馬宏觀


當丁寧站在里約奧運會最高領獎臺時,繼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之後,中國女乒大滿貫“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成員,而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和丁寧,無疑是女乒過去二十年來最一覽眾山小的高手,儘管她們不處在同一個時代,可人們還是不自覺為這幾大高手的歷史地位排序,而不吹不黑,這五大高手在你的心中又是怎樣的順序呢?

  毫無疑問,競技體育成績是硬道理,儘管拿戰績、張怡寧世界冠軍數量以及在世界三大賽統治力來作為參考標準,並不具備絕對說服力,可至少能體現出五大女乒高手的過人之處。

  首先看世界冠軍數量,鄧亞萍堪稱是女乒第一位“鐵娘子”,她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而2009年世乒賽張怡寧逆轉郭躍贏得女單冠軍,這也是張怡寧的第19個世界冠軍頭銜,超越了鄧亞萍的世界冠軍數。但張怡寧還需要仰視王楠,後者退役時擁有24個世界冠軍,不僅傲視國乒佳麗,也是中國獲得世界冠軍最多的運動員。李曉霞今年世乒賽女團奪冠,這是她所獲得的第18個世界冠軍,追平前輩鄧亞萍的奪冠記錄,而丁寧奧運圓夢後也拿到第12個世界冠軍。

  從世界冠軍數量來看,王楠居首,張怡寧緊隨其後,鄧亞萍和李曉霞並列第三,丁寧排在最後一位。

  再看奧運會、世乒賽和世界盃這三大賽單打統治力,儘管團體榮譽固然重要,但對於任何乒乓選手單打冠軍才最有含金量。而如果以冠軍數量為參照,這方面張怡寧和王楠做得最好,各奪得過八次世界三大賽的單打冠軍,鄧亞萍是六次世界大賽單打冠軍,李曉霞是三次大賽單打冠軍,丁寧在里約奧運會奪冠後單打世界冠軍數量已經達到五個,趕超在李曉霞前面。

  就三大賽單打冠軍數量而言,張怡寧和王楠領跑榜單,鄧亞萍排在後面,丁寧和李曉霞位居榜單第4和第5位。

  當然奧運會單打金牌是每位選手夢寐以求,說這枚金牌最價值連城毫不為過,而在奧運會賽場上五位選手都一騎絕塵過。這其中鄧亞萍奪得1992年巴塞羅那單打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實現衛冕,而1997年24歲的鄧亞萍就宣佈退役,王楠接過奧運權杖,2000年悉尼稱霸。這之後張怡寧統領奧運乒壇,2004和2008年實現兩連冠,而2012和2016年李曉霞和丁寧連續上演中國德比,結果兩人各笑傲奧運一次。

  由於李曉霞未能戰勝丁寧,衛冕奧運會女單冠軍夢破碎,迄今為止,只有鄧亞萍和張怡寧在奧運會成功,王楠和李曉霞都未能實現衛冕,丁寧能否在四年後的東京奧運衛冕自然是後話。

  毫無疑問,衡量一位球員是否偉大,單純比較冠軍數量有些簡單粗暴,在大場面少輸球也是決定一位球員有多強統治力。如果統計在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三大賽中的團體和單打,鄧亞萍在三大賽輸球4次,其中1989年世乒賽和1993年世乒賽分別不敵李粉姬和井俊泓,而對於鄧亞萍最慘痛的失敗就是1991年世乒賽不敵朝鮮聯隊,決賽首戰首戰,鄧亞萍意外敗在了俞順福拍下沒能迎來開門紅,而高軍丟了兩分。

  而王楠在世界三大賽輸球15次,在雅典和北京奧運會上不敵李佳薇和張怡寧,而在團體賽上王楠3次輸球。張怡寧在世界三大賽中的輸球9次,其中五次在三大賽不敵王楠,而張怡寧在團體賽輸球兩次。

  至於丁寧和李曉霞的時代,女乒在三大賽團體賽只輸掉2010年世乒賽冠軍,丁寧打頭炮先贏兩局的情況下慘遭馮天薇逆轉,為後面輸球埋下伏筆。在單打方面,李曉霞在2006年世界盃止步八強,2007年世乒賽女單亞軍,2009年世乒賽女單季軍、世界盃季軍,2011年世乒賽亞軍、直到2013年世乒賽才奪冠,而2016年奧運會決戰不敵丁寧。至於丁寧,2009年世乒賽止步16強,2013年止步四強,世乒賽和世界盃各奪冠兩次,而2012年奧運會決賽輸給李曉霞。

  五大高手到底誰最強,王楠怎麼看?這位大滿貫冠軍球員在參加一檔節目被問道自己與鄧亞萍和張怡寧都處在同一時期誰最最強,“每個人的風格不同,最有運動員氣質的是鄧亞萍,她能為乒乓球付出所有精力。”

  至於對於五大高手誰最強,相信球迷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像有的球迷認為鄧亞萍儘管冠軍數量少,但她要面對更多國外對手挑戰,丁寧儘管沒有奧運衛冕,世界冠軍數量也不如前輩,但她還有未來。

“中國乒球團寵”“瓷娃娃”福原愛遭遇李曉霞。本以為告別了大魔王張怡寧,人生能夠掀開新篇章。結果萬萬沒想到這一章更加黑暗。比賽24分鐘就結束了,4局加一起才得9分,兩局差點被打零蛋。(要不是故意讓分的話)可愛的愛醬差點又當場淚奔。

比賽一結束,中國網友集體表達了對瓷娃娃的惋惜,滿滿的關懷和遺憾。“躲過了王楠、張怡寧,卻躲不過李曉霞。這真是,鐵打的福原愛,流水的大魔王。這些年,你命苦了。”

和中國網友不同,日本網友表現出了一致的絕望:“現實就是這樣,就安靜的接受吧!”

來看看日本網友的留言吧:

もう終わったのか什麼? 竟然已經結束了?

30分かからなかった 連半小時都沒花

相手がおかしすぎる人間の反応速度超えてるだろあれ 對手開掛了吧……比人類正常反應速度還要快

全國の卓球少年少女達のトラウマになるレベル 讓日本的乒乓球少年們陷入絕望的恐怖實力

子供と大人だったな 要我說就是小孩兒跟成年人打

中國のロボティクス技術は世界いちぃぃぃぃ 中國的機器人制造水平已經超越咱們了

完全にレイプだったこいつには永遠に勝てないって刷り込まれた愛ちゃんにも見てた日本人にも 完全是單方面被按在地上任打不還手……面對中國人完全沒有贏的可能,不管是福原愛還是任何日本選手

相手は人外気にすんな銅だけ獲ろう 對手超越人類了,別在意。去爭取銅牌吧

福原が弱いんじゃない相手が強すぎる 別再說福原愛弱了,明明是對手強得沒天理

日本網友也好多段子手啊。最後想說,愛醬不哭,過4年再來。


邏輯文史游




有人說你知道乒乓球,可能你知道鄧亞萍,而你瞭解乒乓球,那麼你會喜歡張怡寧。因為從個人性格來說,鄧亞萍性格比較強勢,高調,打球的技術也是多用正手進攻得分。而張怡寧為人比較低調,打球的技術也是正反手同樣突出,沒有什麼弱點。



有個段子說,“鄧亞萍統一了人間,王楠打開了魔界,張怡寧統一了魔界。”雖然是個段子,但不乏可以看出女乒的新老更替,以及各自的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張怡寧進入國家一隊,是作為鄧亞萍陪練的,當時鄧亞萍輸球給小山智麗,而張怡寧的技術恰巧和小山智麗很像,因此而進去國家一隊。

鄧亞萍畢竟統治世界乒壇長達八年之久,是世界上女子統治時期最長的運動員,但是鄧亞萍時期的對手頗為強悍,也擁有強大的實力,所以,鄧亞萍輸外戰也挺多的。


而張怡寧,“大魔王”的稱號第一人,不僅是她的個人戰紀,而在於她的個人氣場,從雅典奧運會的孤軍奮戰奪得中國夏季奧運100冠,到北京奧運會用鞋底贏了馮天薇,我相信很多人以及運動員都難以做到,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張怡寧。

鄧亞萍的強勢不僅體現在乒壇上,在學歷上也是學霸,但由於工作的原因,也存在不少負面新聞,所以,張怡寧與鄧亞萍,都是中國女乒一姐,奧運的雙冠王,但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兩人各有各的長處與不足,但是就個人而言,我非常喜歡張怡寧,我覺得她是“大魔王”的代言人。



小阜


1、技術:任何比賽的技術都是會因為時代發展而變遷的,技術也是。記得國際乒聯曾經因為中國乒乓球而修改過規則和乒乓球的大小吧。從科技的發展,個人以為技術上一定是在更新和進步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個人覺得張怡寧的技術可能更加全面或者比鄧亞萍時代的要複雜多變。

2、還是技術:網傳2014年世界盃冠軍德國隊的背後有一支強大的技術團隊,早在比賽前兩年就已經收集了所有的強隊人員和技術,並根據對方的打法提出了相應的對策。說明各國的國家在體育比賽上的後勤已經強大到一個什麼樣的水準 了。

同理,以目前中國隊的乒乓球視野,放在全球,估計也就10個左右的人(甚至更少)可以對張怡寧的地位具有危險,我想以國家隊的實力,完全有可能將這些對手 研究透徹並有了相應的打法,加之張怡寧的超強實力,基本上可以實現碾壓。在這一點上,上個世紀的鄧亞萍團隊,即使有這類的想法,但是通信和科技並不足以做到非常完善。

3、心理

心理素質上,估計沒有人會反對鄧亞萍是不屬於人類的,再落後的比分,也有可能被鄧亞萍的頑強給搬回來。這一點,鄧亞萍應該領先張怡寧。

還記得鄧亞萍時代,她的拼搏精神是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而王楠打球,只要是輸了一球,她的表情會很豐富,懊惱後悔啊可多的,所以看王楠是最受摧殘的。

而到了張怡寧,大魔王背後是強大的中國隊的底蘊。基本上等結果就是了,球迷們更多的是八卦,讓球啊什麼的。

4、教練

蔡振華時期的教練是拼出來的。

劉國樑才是那個真正的大魔王。他對媒體講,哪怕是張怡寧他們,在男隊面前也到處是破綻。

個人感覺劉國樑才是神級的存在,有他在,沒有搞不定的對手,沒有練不出的球員。


龍灣科技


鄧亞萍和張怡寧都是中國女乒頂尖級的球員,都是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不過要問她倆誰更厲害,這有點關公戰秦瓊,沒辦法比的,畢竟兩人成名於不同的年代,當時的環境和對手不同。要是讓她們兩人對打一場又不太公平,鄧亞萍比張怡寧大那麼多,沒可比性。


鄧亞萍和張怡寧都是中國女乒的“大魔王”,在她們成名的那個年代,幾乎都是不可戰勝的。

鄧亞萍出生於1973年2月,1988年才15歲就進入國家隊了。1989年僅16歲的鄧亞萍首次參加世乒賽就奪得女雙冠軍。她是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雙冠王得主,分別奪得女子單、雙打金牌。鄧亞萍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鄧亞萍是有歷史厚重的運動員。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佈退役,其14年運動生涯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尤其是她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這項記錄至今無人打破。



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鄧亞萍幾乎統領了各大賽事的單、雙打冠軍,媒體稱這個時期是乒乓球的“鄧亞萍時代”。


張怡寧出生於1981年10月,1993年進入國家隊。2000年張怡寧獲得世乒賽女團冠軍與女單亞軍,她也第一次獲得世界大賽冠軍。張怡寧獲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雙和女單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團和女單冠軍。她和鄧亞萍一樣都是四枚奧運金牌得主。2011年3月31日,張怡寧正式宣佈退役。在其將近18年的國家隊生涯中更拿到19個世界冠軍。不過她的國家隊生涯比鄧亞萍多了五年。張怡寧也多次排名世界女乒第一。



鄧亞萍打球的特點是速度快,打法兇狠。她身高僅1.55米,她知道要想贏對手,唯一的辦法就是快、狠、準,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對手難以招架。

張怡寧的打發是弧圈結合快攻打法,跟鄧亞萍有點相似。不過鄧亞萍打球霸氣,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張怡寧打球冷靜,甚至有令人生畏的冷酷。


兩人都是絕代高手,而且都是大滿貫得主。要比較兩人誰更厲害,真沒辦法比,都太厲害了。她們都是中國女乒的驕傲,中國人的驕傲!

這是我的解答,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理解,就在評論區留言吧!


湘楚風雲


雖然是“關公戰秦瓊”類的問題,雖然回答就會得罪人,但本魚眼還是喜歡窮究一番,看看究竟是關公威武還是秦瓊厲害。

判斷一個運動員競技水平高下的標準無非有以下幾條:

一是個人先天稟賦;二是師資條件和訓練環境;三是技術先進程度。

從個人先天稟賦來說,張怡寧和鄧亞萍相比,略勝一籌,因為鄧亞萍因為身高問題,差點被棄用,這就意味著,從專業選材的角度看,她的先天條件還是存有不足的。譬如護檯面積,譬如擊球點等等,都會受限制。在這點上,大魔頭張怡寧佔有不言而喻的優勢。

其次,從師資條件來講,兩個人情況差不多,都出自優秀的啟蒙教練;訓練環境也相同,都在國家隊教練指導下受訓。可以說不分彼此。

三是技術先進程度。鄧亞萍之所以成名,很大程度是與她的半長膠器材和與之配套的技術體系有關。通過器材,有效地彌補了自身的不足,造成了對方的不適應,在反膠的天下,生生地用顆粒膠打出一片生動有趣的風景;而張怡寧則不同,她毫無器材優勢,完全是憑藉先進的技術體系戰勝對手。攻守兼備,打法完備。張怡寧的時代,乒乓球訓練的科技發展水平也高於之前的鄧亞萍時代。從這點上衡量,張怡寧佔有優勢。

當然,衡量一個運動員的水平高下還有一個心理素質穩定問題。由於鄧、張二人不分伯仲,在此就不加以比較了。

那麼,張怡寧與鄧亞萍對壘,她能適應鄧的怪異器材嗎?應當說,會有些許彆扭,但張怡寧對手中不乏各種器材各種打法,都沒對張造成威脅。

綜上所述,如果張怡寧與鄧亞萍交手,張怡寧的勝率要略大於鄧亞萍。

本回答純屬虛擬,沒有標準答案,見仁見智各有道理。

但回答問題的目的卻是相同的:那就是讓廣大球迷和讀者在這種比較中,更能體會到乒乓的魅力,更能品味到乒乓的快樂。


孫哥聊乒乓


鄧亞萍是小球時代運動員,張怡寧是大球時代運動員,不能直接比較,張怡寧也不能與塑料40+大球現役頂尖運動員比較,從技術角度分析,鄧亞萍正反手不平衡,個子矮,過多衣靠正手,嬴得艱苦,運動傷病累累,運動壽命短,優點,打球速度快,拉攻技術札實,正手殺板威脅大,是主要得分手段。張怡寧,技術全面正反手均衡,防守能力強,球感好,總比別人多打一板,正手卷拉不錯,常得分,球穩失誤少,是隊的核心。不管是鄧亞萍或張怡寧,由於年齡和塑料40+大球原因,他們要和現役隊員比賽決勝負,我估計前八名女國乒運動員都不一定贏得了,所一個時代和另一時代運動員沒有可比性,只能說,這些頂尖運動員在這個時留下寶貴的技術和


南寧31410872


鄧亞萍vs張怡寧,關公戰秦瓊。

鄧亞萍和張怡寧都是我國女乒一個時代的領軍人物,其中鄧亞萍是1988年進入國家隊,1998年宣佈退役。她在國家隊的十年時間裡創造了多項記錄,因此她是我國女乒近代的“乒乓女皇”。

鄧亞萍當時創造的記錄主要有:我國乒乓球第一個大滿貫得主,霸佔世界排名第一時間長達8年,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

鄧亞萍還有一個非常恐怖的記錄,她職業生涯輸外戰的次數只有5次,並且她沒有輸內戰的記錄。鄧亞萍還是我國唯一一個入選了世界十大運動員的人。


張怡寧1993年進入國家隊,2011年宣佈退役。在國家隊的18年,張怡寧也創造了多項的記錄,並且她還是我國乒乓球初代“大魔王”。

張怡寧在國家隊創造的記錄有:世界上也是我國乒乓球第一個“雙輪大滿貫”得主,我國奧運歷史上乒乓球奪得金牌最多的運動員,19個世界冠軍和多項公開賽記錄保持者。張怡寧一共奪得過5屆世界盃單打冠軍,2屆世錦賽單打冠軍和2屆奧運會的單打冠軍。

張怡寧打哭福原愛已經成了乒乓球歷史上經典的故事,“大魔王”的稱號是對張怡寧最好的評價和解說。另外張怡寧有一個別人無法比肩的故事,那就是她最後以“無敵真寂寞”的理由宣佈退役!據說如果當初張怡寧不退役的話,我國乒乓球女乒將有一批人才被壓制。


上面我們列舉了兩位“大魔王”的一些主要數據,從這些數據裡面我們是無法鑑別出兩個人高下之分的。除非我們有“時光穿梭機”,讓兩位世界頂級高手在其巔峰期打上一場比賽,否則這個問題怎麼討論都不會有非常明確的結果!

球迷朋友你們怎麼看這個問題呢?

感謝您的閱讀。我是北緯評球,期待您的關注。


北緯評球


看鄧亞萍打球心理特別踏實,她凌厲的眼神,兇狠的球風,讓對手怯陣。她身上充分體現出體育的魅力,乒乓球的魅力,運動員的魅力!她的精神所在就是:我是不可戰勝的!

看張怡寧打球是享受,她身上有北京小妞的倔強,更有冷美人的穩準狠,堪稱冷麵殺手。無論她輸球贏球,身上都自帶迷之光環,吸引眼球。

鄧張二人在賽場都有身處世外的高冷清絕之風,而王楠除球技高超,更具有親和力,有鄰家小妹的溫暖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