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兩個舅舅不見面,其實是在變著法給她長面子

全文約1600字/通讀約6分鐘/精讀約10分鐘

紅樓夢裡在許多人事中隱藏著一些的文化習俗,如果不瞭解其中的緣由,對許多情節會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會引起一些噱頭式的推測。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按規矩拜見賈赦、賈政時,兩個舅舅就避而不見,讓許多人有了舅舅看不起外甥女的猜測。其實不然,只要拆解背後的原因,就不難發現,兩人不見林黛玉,不僅不是看不起林黛玉,而是按制遵禮,給足了她“面子”。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兩個舅舅不見面,其實是在變著法給她長面子

第一種禮節:賓禮。中國傳統禮節中有一種禮稱作賓禮,就是講主人接待外人的禮節。按照慣例,接待是有等級差別的。簡單地說,就是對等原則,來什麼樣的客,就由什麼樣的人接待。賈府雖然是靠軍功起家,但是延續了百年,早已馴化成禮儀之族了。而林家祖上就是讀書人,延續至林如海,自然是有過之而不及。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大約6歲左右,母親賈母去世不久,按照規矩還在守孝期間。如何接待林黛玉的到訪,其實也是一件比較撓頭的事情。因為林黛玉到訪,既代表了她自己,更代表了林如海。從親戚論,晚輩拜見長輩,是必須的。但是在古代,女孩子代表了一家,承擔不了這一之責。可是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拜見長輩的規矩又不能免。所以,賈母才會在吃飯之前,命兩個老嬤嬤帶了黛玉去見兩個母舅。女客登門,男主人不宜出面,只能由女主人來接待,這既是慣例更是規矩。薛家一家三口到了賈府,薛蟠出面,賈赦、賈政都親自接見,就是這樣一個基本道理。但是兩個親舅舅不見外甥女,需要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

邢夫人將林黛玉帶回家中後,讓人到外面書房去請賈赦。一時人來回話說:“老爺說了:‘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倒傷心,暫且不忍相見。勸姑娘不要傷心想家,跟著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裡一樣。姊妹們雖拙,大家一處伴著,亦可以解些煩悶。或有委屈之處,只管說得,不要外道才是。’”來人回話時,林黛玉是連忙恭敬站起身,聽賈赦的回話。說明這其實是一種禮節。賈赦原本不需要給林黛玉回話,只需說明自己身體不舒服即可,邢夫人自然為會招待林黛玉。但是賈赦卻說過這樣一種安慰林黛玉的肺腑這言,可謂是情真意切,出於真心。在這種情況下,邢夫人自然唯首是瞻,百般苦留林黛玉吃飯;待林黛玉要走時,她親自送出門外。這絕對是對林黛玉的一種別樣的尊重。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兩個舅舅不見面,其實是在變著法給她長面子

第二種禮節:齋戒。林黛玉到去拜見賈政時,王夫人再四攜他上炕,因說:“你舅舅今日齋戒去了。”王夫人信佛,她所說的齋戒應該更近似於佛教中的意思。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淨叫做“齋”,禁止身的過非叫做“戒”,齋戒就是守戒以杜絕一切嗜慾的意思。但賈政是不信佛的人,賈寶玉和王熙鳳受了馬道婆的妖法之後,賈赦各處尋覓僧道,賈政見不效驗,還阻賈赦說,兒女之數總由天命,非人力可強。

但林黛玉來拜訪時,他一個不信佛的人為何要去齋戒呢?其實,賈政的做法更接近於純粹的齋戒。《禮記·祭義》指出:“致齊於內,散齊於外;齊之日,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是說齋戒者在祭祀前,要從內心到表現都虔誠肅敬。在室中思念被祭者的音容笑貌。賈政的齋戒應該是為了賈敏。

對於自己的妹妹和妹夫,賈政是另眼相看的。賈雨村一個滿魄的官員,僅憑林如海一封書信,他就全力以赴幫賈雨村重新踏入官途,可見他和林家的關係足夠深厚。而在大觀園裡,大家所題寫的字詞,賈政對林黛玉所寫的一字未改,讓林黛玉銘記於心。林黛玉和賈寶玉桃花樹下共讀《會真記》,打情罵俏之際,林黛玉說賈寶玉再胡說,就去告訴舅舅(賈政)去。這些都說明賈政是非常看重林黛玉的。

更主要的是,賈雨村和林黛玉同時進賈府,他熱情招待賈雨村這個外人後,竟然不當面接見林黛玉這個親戚,表面上莫名其妙,其實之所這樣做,是為了避開了賓禮之難,表達了自己對賈敏的無限哀思,表示對林黛玉的格外重視和關心。他的這一舉動,自然讓林黛玉銘記於心,感懷於內。以齋戒這麼隆重的方式與林黛玉第一次見面,可謂是給足了林黛玉面子,給足了林家面子。

林黛玉第一次進賈府,兩個舅舅不見面,其實是在變著法給她長面子

看透了文化習俗上的邏輯之後,再看2個舅舅不接見林黛玉,就會顯得格外地親切和與眾不同。尤其是與賈母哭哭啼啼相比,與王熙鳳的一陣哭一陣笑相比,與賈寶玉的笑一陣怒一陣相比,兩個舅舅的不見,顯得有涵養的多了。

本文由大愚原創,一家之言,僅供閒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