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聯璧金融暴雷警惕P2P變相融資遠離危險投資遊戲

近日,隨著聯璧金融兌付事件的逐漸發酵,對於P2P理財模式的討論又一次回到大眾眼前。雖然P2P模式在多年前已經被政府監管部門進行嚴厲整頓,平臺門檻也逐步提高,但各類網貸平臺通過對P2P產品進行包裝,讓大眾防不勝防,這次斐訊的“0元購”便是其中之一。此外,社會上大批人抱著僥倖心理,試圖通過門檻不高的“0元購”模式實現一夜暴富,也引起了網絡熱議。

聯璧金融暴雷警惕P2P變相融資遠離危險投資遊戲

政府監管升級 P2P變裝上市

所謂“0元購”,實際上就是一種全額返利的消費模式。用戶參與“0元購”活動,需要下載並註冊聯璧金融或萬家金服APP,獲得同樣價值的K碼禮包,激活K碼後,再通過分期進行返現。

以斐訊K2路由器為例,一臺K2路由器原價399元,活動價359元就能買下,附帶一枚K碼。激活K碼後一個月可以提現399元。K碼提現後,再把K2路由器拿到市場上出售,又可以獲得50元。這樣算下來,一臺K2路由器一個月就能收益90元。從理財角度來看,投入本金359元,一個月收益90元,年收益率能達到300%!,而當前主流的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也不過5%左右。

聯璧金融暴雷警惕P2P變相融資遠離危險投資遊戲

可以看出這種“0元購”的投資模式,仍沒有脫離P2P原本的缺陷,即不能建立一個良好的資金週轉平衡,一旦資金鍊壓力過大,就會出現平臺跑路等問題。然而,這種投資模式雖然經不起推敲,但仍阻擋不住一些人利用其中簡單的投資邏輯進行投資套現。

避免P2P套路理性投資是關鍵

在這種不良的投資模式下,也衍生出一些其他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臥底各類維權群發現,以往被催收騷擾得苦不堪言的欠款人,竟搖身一變,成為不想還利息,也不還本金,甚至惡意在數個平臺借款的“老賴”。

而近日,參與斐訊“0元購”的投資者選擇找第三方銷售渠道進行維權的事情,也在社交網站上曝出。

先不論7月6日斐訊已在其官方平臺發佈聲明,宣佈“0元購”營銷活動及售後服務與第三方銷售平臺無關。就筆者看來,京東以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蘇寧、國美、迪信通、樂語等第三方銷售平臺,僅僅是IT產品的購買渠道,而用戶購買聯璧金融金融產品,是屬於個人的投資理財行為,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此外投資者的套現心理也被網友詬病——一些網友的評論一針見血,直指投資者在參與斐訊“0元購”時無視P2P跑路風險,“空手套白狼”的僥倖心理。

聯璧金融暴雷警惕P2P變相融資遠離危險投資遊戲

聯璧金融暴雷警惕P2P變相融資遠離危險投資遊戲

當前,聯璧金融被立案偵查。7月4日,斐訊也發佈了替代聯璧金融的第三方平臺駿合公司,引導消費者通過駿合公司完成K碼激活、兌換等後續操作。後續的效果雖然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但希望這次的事件能真正為投資者敲響警鐘,拋棄“空手套白狼”的僥倖心理,選擇安全、收益率合理的投資平臺進行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