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主幹閉塞導致的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兇險,保守治療死亡率高,應儘快恢復心肌再灌注,採用急診經皮冠脈介入術(PCI)治療可提高患者生存率。瀋陽軍區總醫院心內科劉亞斌醫生在2017年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報告與李根、周鶴醫生等採用急診PCI,成功救治左主幹閉塞患者一例,術後效果良好,可供借鑑。
臨床資料
患者,女,45歲,突發胸痛13.5小時。
現病史
2017年1月12日上午11點患者突發胸骨後悶痛,伴出汗,持續不緩解,晚上8點就診於當地醫院,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AMI)",於1月13日凌晨1點37分轉入瀋陽軍區總醫院胸痛中心。
既往史
否認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吸菸10支/日×20年;否認飲酒史;無冠心病家族史。
體檢
血壓106/73 mmHg,雙肺底可聞及少許溼囉音,心率102次/分,律齊,未聞及雜音。腹軟,無壓痛。雙下肢無浮腫。
輔助檢查
心電圖提示,右束支傳導阻滯,I、aVL導聯ST段抬高。
入院診斷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急性前間壁、高側壁心肌梗死
Killip II級
心律失常
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處置
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口服,於凌晨2點8分經綠色通道送至心內科導管室。
PCI過程
圖1. 術前冠脈造影檢查提示,左主幹完全閉塞、右冠狀動脈巨大。
圖2. 因患者橈動脈痙攣,改為經股動脈開通閉塞。選用EBU3.5 7F、Runthrough導絲。使用Sapphire 2.5 mm×15 mm預擴張,Export AP抽吸出大量紅褐色血栓。術中患者反覆胸痛明顯,給予少量嗎啡止痛。術中反覆頻發室早,給予鹽酸胺碘酮處理。
圖3. 血栓抽吸及擴張後的影像,可見明顯血栓影。
圖4. 送2根Runthrough導絲至第一對角支(D1)及中間支遠段。反覆看影像未見明顯迴旋支,考慮患者右冠脈巨大、迴旋支較細小,改送導絲至中間支。使用MINI TREK 2.0 mm×15 mm預擴張對角支口部和近段,發現較多血栓。使用抽吸導管吸出少許紅褐色血栓。
圖5. D1血栓抽吸及擴張後影像提示,對角支遠端、中段無顯影。疑相鄰顯影的血管支實為較小回旋支。
術後檢查
心電圖提示I、aVL導聯呈rS型,見圖6。
圖6. 術後心電圖。
心臟超聲:射血分數(EF)34%,心尖部室壁瘤形成,二尖瓣及三尖瓣輕度反流。
術後醫囑
阿司匹林100 mg,口服1次/日。
替格瑞洛90 mg,口服2次/日。
替羅非班5 ml/小時×1瓶。
依諾肝素40 mg,皮下注射2次/日×5日。
阿託伐他汀40 mg,口服1次/晚。
貝那普利2.5 mg,口服1次/日。
複查冠脈造影
1周後複查冠脈造影提示,左主幹狹窄20%~30%,不考慮支架置入,見圖7。
圖7. 術後1周複查的冠脈造影。
1月22日複查冠脈造影顯示,對角支分支消失,術後原對角支遠端、中段無顯影部位可見明顯顯影,見圖8。提示PCI術後效果良好,予以出院。
圖8. 術後10天覆查的冠脈造影。
出院醫囑
阿司匹林100 mg,1次/日。
替格瑞洛90 mg,2次/日,1年。
貝那普利7.5 mg,1次/日。
琥珀酸美託洛爾47.5 mg,1次/日。
阿託伐他汀20 mg,1次/晚。
地高辛0.25 mg,1次/日。
呋塞米20 mg,1次/日。
螺內酯20 mg,1次/日。
隨訪
術後半年心臟超聲:EF 58%,原心尖部室壁瘤消失,見圖9。
圖9. 術後半年心臟超聲結果。
學習要點
1. 左主幹閉塞導致的AMI約佔冠狀動脈造影總數的0.37%~2.96%,但病情兇險,保守治療死亡率高達70%~80%。
2. 與急診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相比,PCI可更迅速地完成,從而使瀕死心肌得到更快速的再灌注,有可能逆轉惡性心律失常和循環衰竭的發生。但開通血管時,一定要注意預防再灌注損傷及再灌注室顫的發生。
3. 主動脈內球囊反搏(IABP)及體外膜肺氧合(ECMO)可穩定血流動力學,為進一步行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爭取時間,提高生存率。
4. 本例患者心梗原因疑為斑塊侵蝕,但因經濟條件所限,複查造影時未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及血管內超聲(IVUS)檢查。
更多精彩病例視頻,登錄心在線網站"線上長城會"欄目,隨時隨地免費學習!
心在線 專業平臺專家打造
張莉娟
┆美編 柴明霞┆製版 田新芳
閱讀更多 心在線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