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你們能控制住情緒嗎?

變成寶媽之後


第一,作業是留給孩子的,不是我們的,我們不替孩子去承擔本應該屬於她的焦慮。如果我們要讓孩子知道20斤大米有多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扛起來,而不是我們扛著大米然後告訴孩子有多重,孩子不理解,我們還上火。孩子不好好寫作業就是因為我們承擔了完成作業的焦慮,孩子自然就不著急了。

第二,如果孩子沒有完成作業,讓她自己去面對老師,自己去承擔沒有完成作業帶來的後果和焦慮。有一次我的孩子晚上玩的高興,忘記寫作業啦,第二天早上,我開車到了學前班門口了她才想起來。明顯感覺出來她開始慌張了。即使如此,我也送她到班級裡,讓她自己去跟老師解釋,我不會為她求情。後來再也沒發生這種情況。

總結~心裡邊界清晰,不替孩子承擔焦慮,讓孩子自己為後果負責。不為完成作業而作業,在作業中幫助孩子發展出承擔責任,面對後果,處理焦慮的能力,這就是學校作業在家庭教育中的意義!而能把學校作業轉化成這種意義的人,正是我們家長!






未成年心理與家庭教育


完全可以,這取決於家長的心態。這個問題,曾經困擾過我們家,雞飛狗跳啊。

4歲的女兒幼兒園就已經有作業,寫點橫豎撇捺的,天天教,天天哭,天天得讓她媽氣得不要不要的,那段時間曾經做過妻子的思想工作,可沒用,各種現在不學好以後跟不上的理由懟我。終於半年過去了,妻子自己受不了,孩子也受不了,厭學了:討厭幼兒園,一提作業就哭。這裡要感謝一下我的二寶,因為一次在幼兒園,女兒哭著跟老師說:“媽媽不喜歡我了,她總是在做作業的時候罵我,她疼弟弟去了!”然後妻子就明白自己錯了。

說說為什麼一向溫文爾雅的妻子會如此暴躁:

1. 高要求:每一筆都必須寫好,寫不好就要擦掉重寫;

2. 多要求:筆要拿好,腰要直,筆順要對...

3. 不理解孩子:我聽得最多的就是“為什麼這麼簡單你就不能寫好!只要這樣寫,這樣寫就可以了!你能不能認真點!”

以上三點,都言之有理,都無法反駁。是不是這樣的感覺?

我做了以下的整改,現在天天自己寫作業,不需要我哄,更不需要我吼,做完自覺給我檢查。

1. 端正自己的心態

不以“跟不上”為目標,以培養學習習慣為目標,初期寫得怎麼樣沒關係,但書面要整潔。

天才兒童多了去了,我沒必要拿自家的孩子去跟天才比,我認為她就是“蠢材”,蠢材就一步一步腳印、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畢竟我也比不上王思聰他爹。

2. 降低要求、理解孩子

覺得簡單,那是因為我們用了無數年,拿30歲的經驗跟3歲的經驗比,這根本就不公平。

切換一下場景,讓你學習一個陌生的技能,你也會變得和孩子一樣“笨”。

同樣的也包括了姿勢等等,我並不要求他寫的多好,能看懂就行。

3. 端正孩子的態度

孩子最大的問題不是寫不好,而是對於學習的態度,對作業的態度。她之所以厭學,是因為學習給她帶來了痛苦,讓“媽媽不喜歡她了”。反其道而行之即可,即讓孩子從作業中體會到快樂,體會到榮耀感。

我要求孩子做到的一點就是“認真”,她肯定聽不懂什麼叫認真,我把認真給標準化:盯著作業本,手裡寫,不想其他的。

每當她做到之後,我都會給她一句發自肺腑的贊同:“對!就是這樣!做得很棒嘛!”這個發自肺腑是真的為孩子高興,我看到她一點點的進步,遠遠超過我心裡給她設定的標準,例如我心裡的標準是她能認真寫好3個字,結果她認真的寫了一行。

這裡有知識點,對孩子的低要求=家長的高度滿足。當然,這個要求要逐步提高,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

5. 整頓環境

過去她學習的時候,總是這個吵那個吵,老人習慣了大聲說話,弟弟在哭,妻子在播著電視...

我給她安排了一個房間,規定了孩子學習的時候,誰都不能吵。當外面有人影響孩子的時候,我就會給對方講:“外面安靜點,吵著姐姐做作業了!”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批評孩子走神的情況下,提醒孩子。也在不斷灌輸孩子做作業要認真的觀念。


淅爸育兒記


年前,一位居住在縣城的親戚給我訴苦:陪女兒做作業心力交瘁太累了!火上嘴角起了泡,心煩氣燥睡不好覺,上四年級的女兒給自己說話也少了。

更要命的是,女兒給同學發牢騷說:“我都想離家出走!”同學回到家便告訴了媽媽,媽媽馬上把原話如實告知我那位親戚。

看來,這位親戚家長的不良情緒、不當陪伴對女兒的負面影響是深刻的。陪孩子寫作業,導致的親子矛盾,讓家庭幸福指數驟然下降。

家長的性格行為、情緒變化對孩子的侵染作用真的不可小覷,由此引發孩子厭學心理、逃學行為,也是在情理之中。

家長的情緒,是家庭生活的風向標,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心理發育狀況。家長應該反思自己,如何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給自己找到一個宣洩情緒的合理出口,才不至於傷及親子關係。

家長陪孩子做作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難以把控情緒。好在大多數家長,如我那位親戚,能夠在事後檢討自己時意識到,打罵、指責、訓斥等教育方式,對孩子起不到半點兒積極作用,倒是消極影響十分明顯。

在陪著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一味地煩躁、吼叫、貶損,會讓溫順的孩子思維混亂,性情自卑膽小無主見,或者破罐破摔。天長日久,孩子會疏遠家長、應付家長,對家長苦口婆心的說教,當作不得不聽的噪音,這是無效溝通的體現。

家長煩躁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孩子做題馬虎而屢次出錯。2,孩子精力不集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3,孩子反應遲鈍,家長沒有足夠耐心。4,孩子不善於動腦,懶得思考,一遇到問題就立馬問家長。5,家長有瑣事纏身。

隨便動怒發脾氣,就像到處扔垃圾,屬於不良行為。孩子不是垃圾桶,與其無效發火,不如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

當然,我們都是凡夫俗子,偶爾發火也不必過於自責,因為家長也不是聖人,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但是,如果動怒了,發火了,事後應該直接告訴孩子,自己失態的原因,和自己期待的是什麼,並且及時地教給孩子做得更好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是可塑之才,終究會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








鄉村微荷


每天輔導孩子寫作業你們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嗎?

做為一名老師,輔導學生時,無論他們問什麼,哪怕同樣的問題問多少遍,我從未有過情緒;但我年輕時輔導兒子作業還是免不了發脾氣,好在如今輔導女兒作業時,心態能保持得很坦然,即使偶爾有了情緒,也還是能控制得住。

為什麼輔導學生心態那樣平和?為什麼輔導自己的孩子性情就容易暴躁?為什麼當別的父母訓斥自己孩子的時候,你會理智地勸說“不要那樣孩子”,而且冷靜地認為父母發脾氣不對?而一旦面對自己的孩子,情緒就立馬失控?

深沉的原因: 孩子是父母最大的希望,孩子在父母心目中是超預期的。

俗話說,孩子是自家的好。在父母的潛意識裡,就已將自己的孩子定義為一個“完美體”,認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應該是最優秀的。比如玩遊戲,表現應最聰明;故事比賽,演技數一流;學習成績,自然應門門第一;做作業,更應不在話下,題題都會,道道順利,即使不會,一點就通。遺憾的是,這些統統是父母心中美好的預期,實際上不盡人意的情況居多。給孩子講了第二次了孩子還不懂,心理預期失敗情緒自然就難以控制,訓斥的惡語脫口就出:豬腦子!大笨驢!笨死了!

其他原因:父母脾氣急躁、沒有耐心,工作繁忙、時間緊促等等。

父母怎麼做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呢?

首先,直面現實,做好思想準備。父母要從完美預期的幻想中清醒過來,客觀真實地認識自己的孩子:不是最聰明的神童,而是是擁有諸多缺點、待我們精心雕硺的活潑好動的孩子。

其次,要認識失控情緒的危害。吼叫訓斥非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干擾孩子的思維。試想,在被批評辱罵的前提下,誰的思維能正常進行?而且長期下去,會打擊孩子的自信,給孩子的心靈造成陰影。更可怕的是,“言傳身教”,讓孩子形成暴力性格。

第三、每當情緒襲來,多換位思考,或暫時離開,就能壓制自己的怒火。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擁有平和的心態。

第四、脾氣急躁的父或母避開,由另一方輔導。

第五、實在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不要給孩子講解,讓孩子問老師去,或問哥哥姐姐等其他家庭成員。


浮塵微草


你可以做個優雅的陪讀者

之前看到很多因陪娃寫作業引發的“血案”,比如引發腦梗栓住院,氣到血壓升高暈倒等等一系列“慘案”。引發了社會譁然,皆感嘆生娃、養娃的不易,紛紛勸大家且行且珍惜。更有甚者會打趣到,珍惜生命,遠離陪讀。
圖片來自網絡

做為一名輔導寶寶作業的老師,覺得上面的只是個個案,並不能代表全部。引發此類事件的,大多跟家長的性格有關係,還有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每個娃都是純潔無瑕的,並沒有多麼複雜。只是作為大人不太瞭解,或者不屑於瞭解背後的原因。但凡孩子犯錯誤大人就發脾氣,屢教不改輕著爆粗口,重者掄胳膊。你這樣做只會讓你的孩子情況更糟糕,而且他會效仿你的這個行為來報復你,你將更崩潰。

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家長大可不必如此,每個孩子都值得你用心呵護,用心對待。沒有澆灌不了的小樹苗,只有澆灌不當被弄壞了的小樹苗。比如你孩子為什麼不肯寫作業?為什麼寫作業專注度不好?為什麼錯誤率這麼高?等等,這一切家長都需要跟孩子跟老師溝通,現在育兒我們可以找崔玉濤,那教育娃我們就要多看看專業書籍了。我們要針對孩子的一系列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自己家的孩子你應該是最瞭解的。圖片來自網絡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快餐文化盛行,電子產品氾濫。大家都追求省時、省力的達到目的。胖子能胖是一幾個包子吃的嗎,顯然不是的,是日積月累的結果。那你想孩子好好寫作業,是一天就能教會的嗎,答案也是否定的。一個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是從小開始培養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講,孩子寫作文這事情,你以為就是單單看幾本書,然後送作文老師那邊突擊一下就有成果的嗎,肯定不是的。一篇好的作文,你要有大量輸入的過程,厚積薄發是必須的,只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才會有一個很好的輸出過程,這裡面也離不開家長自己的投入,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你就要陪娃看繪本,一直堅持下去,一直到他養成自己獨立閱讀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形成了大量的語言積累,形成了專注度,形成了閱讀理解的能力。


圖片來自網絡

我身邊就有一個寶媽從寶寶8個月的時候一直堅持的寶寶上幼兒園進行親子共讀。我發現他家的寶寶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都特別的好,現在上小學了作文也是不錯的,並且一看到自己喜歡的書,就會很安靜的開始閱讀,對於這樣的寶寶你怎麼能不愛呢!同時其他方面也很讓你省心,每天自己一回到家就主動完成作業,然後再安排其他事情。但是前期我這位朋友投入比較大的,每天不管工作多累,都會跟孩子看繪本,親子游戲。電子產品也是很少讓孩子接觸。為了寶寶,她都打趣到自己家的電視機長啥樣都忘了。反光現下的一些家長,為了省力帶娃,哭鬧給手機,不吃飯給手機,自己要看電視給手機,豆大的孩子都是玩手機高手,似乎手機就是解決一切問題殺手鐧。長期接觸手機的孩子,很難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專注度已經被電子產品裡面的音效視頻給剝奪了。後期想要糾正這個錯誤就非常難了,更別提看書寫作業了。這個時候不管你怎麼叫又有什麼用呢,你只管高血壓,只管腦血栓吧,我還是任我行。


圖片來自網絡

所以你想要讓寶寶好好寫作業,你就要從小好好培養寶寶的好習慣,如果一個壞習慣已經養成了,你就要花心思好好去糾結他,現在孩子還小你還有主動權,等孩子上初高中之後,你就很被動了。再改變幾乎已經不可能了,有時候改變了也來不及了。

作為家長,你也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看電視。在孩子閱讀的時候,你也要跟著一起,這樣的氛圍,你孩子定能優秀。 這樣你孩子寫作業你就能做個優雅的陪讀者,甚至都不需要你陪讀,你孩子就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所以先苦後甜,你將一直甘甜,可不能為了一時的輕鬆,後患無窮。





書媽育兒


你好,我曾經自己和朋友開託輔班,每天需要輔導五六個孩子寫作業,孩子成績有好有差,但是通常情況外他們都能夠比較認真的去完成作業。以下是我給你的幾建議。

1. 家長要隨時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不要以為你發脾氣孩子就會認真完成了,錯了,你越在邊上吼,他越是拿著筆在那裡戳戳戳。 孩子的心情越複雜他完成作業的效率就越低,所以要儘量保持平衡,不要太開心也不要太難過。

2. 在家裡要給孩子營造一種學習氛圍。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坐在邊上一邊看手機一邊監督孩子寫作業,認真的家長會自己拿起書在一邊看書。我在輔導孩子們寫作業的時候都是他們寫作業,我看自己的書。孩子們完成一項作業了以後舉手交給老師批改。而不是我要坐在孩子邊上盯著他寫,一有問題及時糾正,這種做法是特別容易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的,不可取。除非有些孩子一整張作業下來只有兩道題會做,那必須陪著,但這種很少。

3.規定做作業的流程。

小孩子做事情一定要給他明確做事情的流程,這樣他做起來目的性就會強。

準備工作: 上廁所,喝水,準備各種文具,明確作業的先後順序,一般先易後難,先讀後背。

開始工作: 自己認真寫作業,不會的或者不確定的可以先做記號。

完成工作: 一項作業完成了(包括自己檢查一遍)以後就交給家長批改檢查,有錯就進行返工。

這樣下來孩子明確自己的任務,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結束工作: 放鬆時間到了!

這個流程一般只有託輔機構會明確告知孩子,但是如果家長也做到了的話情況應該會好很多。

以上是我的建議,希望對你能有一定的幫助!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阿寶育兒經


如果家長給孩子輔導寫作業時控制不住情緒,一定要改過來,這個對小孩影響很大。

一般小孩子寫作業時,會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寫的不認真,等原因,讓家長很惱火。

這是小孩子的天性,好習慣需要慢慢培養,而且每個小孩情況不一樣,有的孩子坐不住,一會做這個,一會兒做那個,有的孩子就安靜些。

如果有這些情況,家長不要著急,要冷靜下來,先找到原因,再採取辦法。如果控制不住對孩子發火,可能會適得其反。

第一個問題:一般小孩寫作業最容易發生的問題就是不專心,一會兒做做這個,一會兒做做那個。

對於這點,我們要了解孩子集中注意裡的時間比成人短,一半就是15——20分鐘,養成習慣後,會長一些。但一般超不過一節課時間。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採取幾個辦法。

一是在寫作業前明確目標和內容。如果小孩在做事情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要做到什麼程度,注意力會更容易放在作業上。

二是開始作業前,要求孩子把準備工作做好。一方面是避免了寫作業途中因為準備東西,造成分心。另一方面通過準備工作讓孩子把注意力轉移到作業上。

三是明確休息時間和可以起來走動的事情。一般把作業時間按照作業內容,每完成一部分,可以起來活動一下,喝水什麼的。一方面是放鬆一下,便於再次集中注意力學習。另一方面是對眼睛也好,放鬆眼睛。

四是提出要求,有獎有罰。如果孩子寫作業時,達到了家長的要求,可以有小獎勵,並提出表揚,慢慢養成習慣後,取消獎勵,變成沒達到要求小懲罰。但所有的獎勵和懲罰要提前和孩子說好,讓孩子知道為什麼獎勵和懲罰。

第二個問題:寫作業很粗心,錯題多。

對於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找清楚原因。一般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孩子急於完成作業,沒有仔細讀題,沒有認真思考,沒有演算,等等。

這些都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需要家長逐項針對幫助孩子改正。例如:孩子讀題不仔細,就要求孩子每次要小聲讀題,或者默讀;孩子計算錯誤,就要求孩子用好草稿紙,並在做完後要檢查。這些小習慣的養成,在初期家長一定要多費點心思,不斷重複要求,檢查,做到就要表揚,做不到要小懲罰。堅持一段時間,一定有效果。

第三個問題:很多小事情,要家長不斷提醒,孩子根本記不住。

小孩子在養成習慣前,一定是記不住的,我們家長不要責怪孩子,越責怪,越起反效果,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辦不到,爸爸媽媽不喜歡自己。

對於習慣的養成,我們一次不要要求太多,從容易的開始,做到後強化,養成習慣後,在提新的要求。小孩子養成習慣是需要家長的耐心的,需要家長的表揚,需要家長的認同。

以上列舉了幾個我孩子出現過的問題和我的心得。希望有用。


愛寶老爸




《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最小的女兒瑪麗•尼爾森曾經說過“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痛苦,那麼你的方法一定是錯的!”

同理,如果你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感到焦慮,那麼你的方法也一定是錯的。

簡單的說,如果家長的情緒控制不好,最起碼情緒管理能力是差的。這樣的情況下輔導作業的效率也不會很高。

家長的情緒大概有兩種情況。第1種是家長的期望過高,孩子表現的不如意而產生失望而導致的。

第2種是父母之間的比較,虛榮心導致的。



找到情緒產生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因此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家長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作要求。孩子與孩子之間不要進行沒有意義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不同。

以結果為導向,孩子作業完成重要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要?暫時取得好成績重要還是愛上學習重要?

因此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目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益於習慣愛上學習。

幾個重要的小習慣。

回家先做作業再玩耍。

讀好題目再做題。

做完題目後檢查。

錯題積累。

我是瀟常媽媽,歡迎有任何問題一起交流。


瀟常媽咪


1

亞里士多德說:“每個人都會發怒,這很簡單。”

但是向恰當的人,用恰當的方法來表達恰當程度的憤怒,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在很多家庭,最容易讓家長髮火的事情當中,一定有輔導孩子寫作業。

網上流傳,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在朋友圈有不少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慘案”: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拍桌子導致骨折;家長太過生氣,以致生病到醫院就診;今年開學,有爸爸“漸崩式”輔導作業,管自己兒子叫哥。

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問題,一直都備受關注。

2

家長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輔導作業的過程,會變得異常曲折。

近日開播的《放學後》,第一期中浩浩媽媽,稱自己是脾氣火爆的媽媽,談到孩子寫作業,戲稱自己揹著炸藥包“上陣”。

在談論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浩浩媽媽的怒氣值直線上升。

浩浩媽媽在家輔導孩子作業,情緒也因為孩子的考試成績,有些急躁。

而浩浩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受到媽媽的情緒和考試成績的影響,幾次落淚。

其實媽媽和浩浩在面對不理想的成績和作業時,心情都非常難過,需要排解心情。

但是卻因為媽媽火爆的脾氣,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3

一位叫Charlie的電影製作人,分享了過他的成長經歷。

Charlie20歲的時候,父親Greg去世了,在整理Greg遺物時,發現了一些貼著奇怪標籤的錄像帶。母親當時沒有給孩子們看,說這些遺物太“成人”,你們太年輕。

Charlie30歲的時候,有一天突然想起這件事情,沒想到母親這次非常爽快的把錄像帶給了他。

原來錄像帶裡全是父親Greg和Charlie奶奶的爭吵聲音。

Charlie感到震驚,他從來不知道父親和奶奶這般不睦,話語裡全是火藥味。

這時候Charlie的母親才告訴他,其實奶奶的脾氣非常暴躁,控制慾極強。因為奶奶脾氣暴躁,父親童年過得很不開心。

直到Greg成為了一名警察,接觸到了心理學,又知道自己的祖父,是一個脾氣暴躁、控制慾極強,還有嚴重的家暴傾向的人。

Greg擔心,不幸的家庭會輪迴,害怕自己也會成為暴躁易怒、打罵孩子的父親!

他想要家庭暴力在他這一代結束。在結婚之前,他就和妻子達成一致:

無論如何,不在孩子面前爭吵,不能打罵孩子,要給孩子一個和睦的溫馨家庭。

為此他付出了巨大努力:

他自學了木工課和機械維修,把家裡弄得整齊漂亮,也希望孩子們動手參與;

面對孩子犯錯,提醒自己要剋制,冷靜,然後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講道理;

為了減少和奶奶的衝突,父親還會帶上隨身聽,用錄音帶裡奶奶暴怒的語言警醒自己。

最終在Greg的努力下,孩子們都成長得很好,而且在他們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後,也都很溫柔地對待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聯繫或許影響一生。”

有的人,完全繼承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如Charlie的奶奶。

而有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擺脫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如Charlie的父親。

然而,要擺脫原生家庭影響真的很難,Charlie的父親,是用堅定的意志力,和自己做鬥爭,和情緒做鬥爭,極力剋制自己的脾氣。這對他來說,是極大的內心煎熬。

但是他做到了,他努力給孩子們創建了溫馨和睦的原生家庭,打破了暴躁易怒的原生家庭代際相傳的怪圈,為孩子開啟了幸福的人生。

4

毫不誇張地說,父母的情緒,可以影響一代又一代的人。家長對孩子發脾氣,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容易讓孩子喪失安全感,會感到恐懼。

人人都有情緒,但是家長要努力做情緒的主人。

父母能控制情緒,才能理性地跟孩子交流溝通。孩子養成心平氣和的心境,才會從容不迫地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

當家長面對孩子,忍不住要發火的時候,要避免做出行動,讓自己平復三秒鐘。如果還是控制不了,可以走開,到小區裡走一走,轉移一下即將爆發的情緒。

最後平復下來,心情平靜的狀態下,和孩子溝通,更有說服力。


布衣學堂


我是孩子爸爸,女兒上一年級,每天都是有我來輔導孩子寫作業,陪伴孩子學習!

我跟孩子有個約定,每天寫作業之前都要盯錶針5分鐘!站在窗邊看風景,靜下心來欣賞5分鐘!陪孩子一起做!

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孩子的專注力,能夠緩解焦慮的情緒!陪伴的過程中有時候也很暴躁焦慮,如果感覺有要發火的念頭時,我會讓孩子馬上停下來,“下課10分鐘!”一起調整一下情緒,看看窗外,看看花草………多想一下可以另自己高興的事!一般很快就能調整過來!

陪伴孩子的同時,要多觀察孩子的弱項,並且及時的想辦法幫助孩子查漏補缺!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把自己不好的情緒轉換成“跟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總之,想辦法調整情緒非常關鍵!

多觀察孩子的優點,多鼓勵表揚孩子!

每天進步一點點!

我是育兒領域愛好者,希望能夠幫助你!如果你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學習🙏喜歡的點贊加關注!謝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