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愛吃麵的北方人,早餐很少吃麵,而愛吃米的南方人,早餐卻喜歡吃麵?

天道酬勤21827275


我是老王,我來回答。

這個問題呢,說真的,屬於主觀判斷,進一步來說是片面的。無論南北方,都喜歡把麵條當做早餐,但一定是簡單的湯麵,且煮的會相對軟爛一些。南方早餐,“麵條經濟”要比北方活躍一些。

由於南方生活習慣上,多數人不喜歡把麵條當做中午的正餐,也不可能一天兩頓吃麵條,勢必會把麵條當做早餐的選擇之一。北方喜歡吃麵,同樣大部分地區也不可能一天兩頓吃麵條,所以北方人,早上不吃麵,只是留了肚量等著正餐大吃一頓麵條。

比如說蘭州,妥妥的北方吧,早晨就愛吃牛肉麵。除此之外,北方大部分地區早上吃麵條並不是特別突出。

而南方江浙一帶,早上的的確確喜歡吃麵,吃小餛飩。吃麵條,也是以標準的素澆湯麵,雙菇面,雪菜肉絲麵,以及陽春麵為主,不過,這也是吃多了其它早餐後的一種調劑而已。

江南地區早上除了吃以上澆頭面之外,很少早上就吃牛腩面、鱔絲面這種總相對高大上高標配的麵條,一般都是中午或者晚間選擇。值得一提的是爛糊面,這種煮的黏糊稀爛的面,也會被很多當做晚餐,注意,不是早餐哦。

江浙一帶早上除了大餅、油條、餈粑膏、麻球、蛋餅之類的,還喜歡吃泡飯。麵條這種東西,只要不是拌菜,寬面,煮的硬,南北方都會當早餐吃。比如三明沙縣的拌麵,完全的風味小吃,當早點吃,滿足感很強,這才是真正的小面。

北方人的的確確以麵食為主,不過隨著時代發展,北方人也喜歡米飯。除了泡麵,北方人早上也喜歡吃麵條,但需要承認的是,北方的“早餐麵條經濟”,確實沒有南方活躍。

為什麼?這就在於南方把麵條當做小吃來經營,且形成了風味。比如重慶的小面、武漢的熱乾麵、沙縣的飄香拌麵,江浙地區的陽春麵和澆頭面,都可以早上吃!簡潔明瞭,不耽誤時間,快速上桌。

因為不需要手工制面,機器壓面就可以搞定了。北方除了標配的蘭州人早上吃牛肉麵,其他地區確實不如南方早上吃麵那麼突出,因為麵條可以當做正餐來對待,製作一碗手工面的時間不低於整個四菜一湯的時間。

比如說新疆的拌麵,在家裡製作,花的時間可不少,中午要吃,最起碼上午11點要動手和麵,新疆時間比內地晚了兩個小時。

綜上所述,有時南北方的飲食習慣,的的確確是反著的,就像南方喜歡鹹口月餅和粽子,北方卻喜歡甜的。北方把麵條當做中午和晚上的大餐,南方卻把小麵條當做早餐。把麵條當做早餐的南方人,看著北方人中晚餐吃麵條,卻說好節約!有時,南方人真不知道吃到一次可口的手工面是多麼的爽!

再囉嗦兩句,社會經濟發展,南北逐漸融合,彼此不再陌生,用的同一款洗髮水,打的同一款手機,開的同一款車,住的都是萬科,但是生活方式還是存在差異的。就像吃麵條一樣!


樓蘭餐廳老王


南方人把吃早餐叫吃“早點”,必須以麵食為主的湯湯水水才能吃得“落胃”,因為糯米為主的點心吃多了“不落胃”,即胃會不舒服。具體說來有兩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是因為早上用餐時間短。南方人早上很少煮飯,煮飯做菜麻煩又複雜。吃早飯叫吃早點,這是南方人一直的飲食習慣。早餐點心中麵食類品種佔據絕大多數。銷量最高的一般是伴面或陽春麵,經濟實惠,飽腹感強。而粥和小菜一般吃不飽,俗話說“撒一泡尿就會餓”就是指喝粥不耐飢。大餅油條家裡做費時費力,一碗麵條就是最好的選擇。其次胃口小一點的,就吃一碗餃子或餛飩。

還有一個原因,生活在南方的人中很多是北方種,吃麵食與生俱來。尤其是吳越都會,南宋故都的杭城,南北匯衢,大量北方人遷徙來南方移民安居,被馬可波羅稱作人間天堂,各種麵食自然少不了,“蝦爆鱔,片兒川”都是膾炙人口的麵食代表。

麵食從麵餅變成細細長長的麵條,具有很好的用餐體驗,小時候吃一碗青菜粉絲湯,孩子們都會叫“吃麵面”,這一是大人們逗孩子玩時,戲謔地稱粉絲為麵條的結果。

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南方人和麵條的關係還在不斷的增強,據不完全統計,杭州地區有面館3萬家之多,這還不包括沙縣小吃,早餐鋪及飯店裡賣的麵條。南方人吃麵條,大有蓋過北方人風頭的趨勢,麵條已經成為普羅大眾眼裡的“網紅產品”。【看更多美食文章,請關注葛叔頭條號,一起來討論美食,讓吃貨拯救世界。】


葛柏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86c000411c409da5333\

成都的易奶奶


希望大家能喜歡我的回答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d84c0004ff2773bc6358\

蔡翠景


誰告訴你北方人早餐不吃麵啊?油餅兒油條餡兒餅包子不都是麵食啊,更何況也有早餐吃麵條的啊,由於早起大家都忙著上學上班,煮麵條耽誤時間,而麵條又不像油條油餅兒餡兒餅包子一樣能夠提前做出來放著,所以早餐吃麵條的人少,做麵條的也少。


碧伶居士


由於北方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文化的發源地,我國主體的根文化就是以華夏文化為主體。

北方文明文化以及生產力最先進,農作物比較豐富,主糧除了可以種植小麥,也可以種植水稻,還可以種植粟米(夏商周傳承至今的粟文化),可替代的主糧比較多。

唐 李紳 《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成萬顆子。粟原產於中國北方黃河流域,中國古代的主要糧食作物,南方是無法種植的。


南方屬於百越,相較來說生產力和文明文化比較低下。農作物就比較匱乏,可替代的主食比較少。


鳥言夷面


1、北方人喜歡吃麵而南方人喜歡吃米主要是飲食習慣的問題,特別是吃米還是吃麵,還是和當地農作物生產有很大關係,吃不習慣米飯的地方,多是不種植水稻的地方,當地的降水少或土質或氣候不適宜水稻生長,我知道在東北有些地方,夏天利用山上化的雪水種植水稻,當地人也習慣吃米飯的,而在江蘇北部和山東有些地方沒有充足水源灌溉,無法種植水稻,就習慣吃麵食。

2、南方氣候不適宜小麥生長,主要是溫度高吧。一個人習慣吃什麼還與他從小吃什麼有關從,若有北方吃麵地方的小學生從小到南方吃米的地方上學,那麼他長大後就習慣吃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