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老三樣”vs“新三樣”:大學生活大變樣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70年,彈指一揮間。撫今追昔,我們無比自豪;展望未來,我們自信滿懷。

半月談持續推出30集理論宣講微視頻《理論達人講解70年》,力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圖文並茂的畫面、生動鮮活的故事展示好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感天動地的輝煌成就、彌足珍貴的經驗啟示。

請看第8集微視頻

《“老三樣”vs “新三樣”:大學生活大變樣》

“老三樣”vs “新三樣”:大學生活大變樣

上海交通大學 周凱

上大學是許多中國人心中的夢想。人們嚮往的不僅是對知識的探究,更有對“象牙塔”內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新中國成立70年,中國大學的校園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折射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

理论达人 |“老三样”vs“新三样”:大学生活大变样

說到變化,首先是大學生們入學裝備的升級換代。

新中國成立之後,由於我國整體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人民群眾生活還為解決溫飽而努力,大學生的入學行囊自然是以生活必需品為主。“衣服、被褥、飯碗”或“臉盆、暖壺、搪瓷缸”都是那個時代最常見的開學“三大樣”。學生們從穿衣著裝、學習用品到生活用品也都基本一樣,往往給人以整齊劃一的印象。

隨著改革開放的起航,大學新生們的入學裝備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從“鋼筆、手錶、收音機”到“手機、電腦、MP3”,行李越來越小,裝備越來越精良;生活必需品越來越少,個性化時尚消費品越來越多。根據天貓大數據的顯示,2019級大學新生的行裝裡,“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已經成為了升級版的“新三樣”。

理论达人 |“老三样”vs“新三样”:大学生活大变样

校園硬件條件的提升有目共睹。

許多第一次到訪中國大學的外國朋友,往往驚歎於中國大學美麗的校園和一流的設施。這實際上是國家對高等教育事業不斷投入所帶來的顯性變化。曾幾何時,我們的大學校園,夏天教室悶熱難耐、冬天洗澡排隊犯難、十人同擠一間寢室、食堂狹小擁擠不堪……

這些場景在今天的中國大學已很難見到。取而代之的是,教室變得更加寬敞明亮,空調、數字化設施一應俱全。宿舍條件變得更好,四人共享一間房,洗澡洗衣有保障,餐飲食堂變化大,市場化發展是方向——不僅環境、菜品、服務全方位升級,而且我們熟悉的星巴克、麥當勞等知名餐飲企業也入駐校園,進一步豐富校園生活的多樣性。今天,我們可以非常自信地說,中國大學的硬件設施已經今非昔比。

理论达人 |“老三样”vs“新三样”:大学生活大变样

校園軟件設施的變化日新月異。

中國大學生活的最大變化其實始終是圍繞人而展開的:我們的大學校園裡不僅有了一流的硬件,還聚集了越來越多的教學科研名家,為學生們的成長與發展而嘔心瀝血、不懈努力——如今,本土學者、海歸學者、外國留學生、外籍訪問學者與中國學生一起構成了課堂教學的生動畫面。關於學生的未來發展,畢業生分配製度逐步讓位於自主擇業、創新創業的新浪潮。

提起大學裡的校園文化,廣播體操、歌唱朗誦、拔河跳繩、足籃排體育比賽等傳統校園文體活動“遭遇”曳步舞、嘻哈音樂(hip hop)、插畫塗鴉、電子競技等新興文化模式的有力挑戰……可以說,中國大學校園裡無不充滿著自由的、開放的文化氛圍,以及個性化、真性情的文化表達。

七十年彈指一揮間,我們的大學生活與我們的國家一樣,發生了許多真真切切的變化,然而,她所不變的是對青年人家國情懷和奮鬥精神的培育與塑造,對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初心與使命。

總策劃:嚴文斌

總監製:葉俊東

副總監製:王運才 丁玫 王永前

執行策劃:孫愛東 鍾昊熹

監製:孫愛東 王新亞 許小丹

總導演:史勁松

主講人:周凱

統籌:侯巖同

導演:王福麗

文案:周凱

攝影指導:王曉

攝像:陳歡 熊慶華 袁帥

錄音:未強強

燈光:孫耀兵

解說:朱宇

剪輯製作:王福麗 馬康寧 韋含笑 張初

欄目包裝:王德鹿 毛傑 陳宏 陳聞駟

新媒體推廣:蓋藝騰 馬小蘢

項目運營:王小丹 張初

美術設計:朱珊珊 康迪

半月談新媒體中心製作

半月談雜誌社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