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穩中求進,實現預期目標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堅持宏觀政策要穩的必然結果,也是實現明年預期目標的必然要求。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主要政策工具,堅持穩字當頭,即是為經濟結構性改革營造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降低社會融資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更好緩解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做好這些工作,將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防範化解風險,打好實體經濟健康發展這個防範化解風險的基礎,也能推動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

實踐表明,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同效應,才能積極應對宏觀經濟運行時出現的各種不確定問題。故而,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要同消費、投資、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此外,還應充分挖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增強國內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積極建設更加活躍的國內市場,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為世界經濟增長擴大空間。擴大市場開放,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程度,做到物暢其流,併為各國投資者營造公平和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本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