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红色资源,

是培育红色精神的摇篮,

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见证,

是宝贵的历史财富,

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乡村振兴、革命老区发展的强大动力。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2017年年底,广东省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重点建设60个村,推动红色精神在南粤大地绽放新的时代光芒。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多祝镇八维村位列其中。

一年多来,

惠州市扎实落实省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

让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

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

成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东高潭革命历史陈列馆等场馆成为党员干部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场所。惠州日报记者 钟畅新 摄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

挖掘红色资源,村民吃上“旅游饭”

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

在东江革命历史上被誉为

“东江红都”和“红色心脏”。

1928年至1933年,

这里有历史上最早的红军兵工厂、

红军被服厂、红军医院、红军印刷厂等。

2017年年底,广东省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中洞村被列为第一批红色村示范点。正是这一举措,让这个原本常住人口不多的小村庄实现华丽蜕变。如今的中洞村,正依托其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以“红色旅游”和“绿色乡村”为主线,走出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发展之路,让返乡创业就业的村民都吃上了红红火火的“旅游饭”。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东县高潭镇。惠州日报记者 王建桥 摄

“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的启动,给中洞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戴仕球是革命英雄的后代。2017年,已随家人移居深圳、毕业后一直在深圳经商的戴仕球在多方动员下返乡任职。回到村子后,戴仕球带领乡亲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300多亩征地,启动4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红色村开始焕发新活力。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

中洞村的15处革命遗址

被重新发掘、修缮、保护。

原来破败的“空心村”华丽转身,

成为一个革命史迹齐全、

红色氛围浓厚的红色村庄,

被评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以全新的面貌免费对游客开放。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惠州日报记者 王建桥 摄

不仅如此,中洞村还不断挖掘红色资源,因地制宜开发集旅游和红色教育于一体的“重走红军路”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打造由中洞村党员、革命先烈后人等组成的讲解队伍。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烈,还可以纵情自然山水,体验农家生活。近两年,中洞村已成为珠三角地区炙手可热的红色旅游打卡地。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洞村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承接各类学习班100多期,培训学员达5000人。

戴仕球告诉记者,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仅2018年,村里就有100多人回乡创业就业。开发红色旅游商品、兴建红色主题民宿、推广红色文化美食,村民的钱包渐渐“鼓”了起来。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惠东县高潭镇。惠州日报记者 王建桥 摄

村民丘荣相就是其中一员。“看到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我们就回来了。先是把我们的旧房子改成了民宿,民宿里面还包含了餐馆,现在又跟几个村民一起,搞一个比较有特色的采摘园。”丘荣相说。

眼下,中洞村已启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随着海陆惠紫革命老区路网建设的推进,中洞红色旅游将逐步纳入深莞惠+河汕“3+2”大旅游圈。

惠东县多祝镇八维村

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发展活力

作为红色村,

惠东县多祝镇八维村的红色革命历史十分厚重,

东纵游击队专线联络通讯站——“良多站”旧址、

八维战斗旧址等红色遗址都是历史的印证。

如何结合实际优势,将内涵丰富的红色基因转化成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八维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乘着我省全面启动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的东风,八维村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让革命老区迸发出发展新动能。

“八维村是一个传统农耕村落,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番薯、蔬菜和饲养鸡鸭鹅,以及外出务工为主。2015年,村集体经营收入仅1.5万元。”八维村党总支书记黄伟明介绍说,为有效激活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八维村积极打造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坚持“抓示范、创特色、带整体”总体思路,将“红色”元素注入新农村建设,结合东江纵队和惠紫人民自卫大队革命活动史实,围绕“建设红色新八维、争当时代排头兵”主题,规划建设祝声书店、红色长廊、龚屋战斗遗址等红色教育示范点,通过激活红色基因,深入挖掘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抗战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前,记者来到多祝镇八维村,看到该村不仅花木错落有致、村道整洁、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红色文化元素更是随处可见。

据黄伟明介绍,接下来,八维村将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整合相关的财政扶持资金及其他资金,由县镇统筹实施,以投资招标的方式引入上规模的产业项目,包括现代农业、光伏、水电、乡村旅游、农家乐、工业厂房、商铺门店等,形成集体资产,所获收益折股量化分红给贫困村和贫困户,着力解决贫困村集体增收难及脱贫户返贫的问题。同时,组成以村民为主体的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志愿队,网格化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并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村小组长等工作人员对八维战斗旧址等红色遗址进行管理维护。

来源 | 文明惠州综合惠州日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激发红色基因,惠东这些地方这样做……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