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龍,是中國的“圖騰”,在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龍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質、愛好各不相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九表示極多。有一種說法說,這裡並非指龍生了九子,而是泛指一個虛數。龍生九子是有出處的,不容混亂。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全家福

老一囚牛(qiúniú)

囚牛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長子,《治世餘聞》有云:“囚牛,龍種,性好音樂。”傳說囚牛是眾多龍子中性情最溫順的,它不嗜殺不逞狠,專好音律。龍頭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絃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囚牛


老二睚眥(yázī)

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二子,“睚眥者,龍生九子之一,雖為龍種,然身似豺狼。其父嗔,欲棄之,幸而母親哀求,得以苟全性命。”古代史書記載其嗜殺喜鬥,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性格剛烈、好勇擅鬥、嗜血嗜殺,而且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睚眥

睚眥的本意是怒目而視,所謂“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報則不免腥殺,睚眥變成了克殺一切邪惡的化身。中國古代民間神話傳說中可見於中國經典中的生物,外形是豺身龍首,常被雕飾在刀柄劍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的作用。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睚眥紋飾


老三嘲風(cháofēng)

為鱗蟲之長、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生九子之第三子,常以其形狀作為殿角的裝飾。 [1] 是一種瑞獸。形似獸,平生好險又好望,殿常用來象徵祥瑞,臺角上的走獸是它的形象。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嘲鳳

《淵鑑類函·鱗介·龍》四引(明陳仁錫)《潛確(居)類書》雲:“龍生九子,……嘲風好險,形殿角上。”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嘲風

在中國民俗中,龍三子嘲風象徵吉祥、美觀和威嚴,而且還具有威懾妖魔、清除災禍、辟邪安宅的作用。在宮殿安置嘲風,也會使整個宮殿的造型既規格嚴整又富於變化,達到莊重與生動的和諧,宏偉與精巧的統一,它使高聳的殿堂平添一層神秘氣氛,能起到祛邪、避災的作用。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老四蒲牢(pǔláo)

排行第四,平生好音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原來蒲牢居住在海邊,雖為龍子,卻一向害怕龐然大物的鯨。當鯨一發起攻擊,它就嚇得大聲吼叫。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蒲牢

人們根據其“性好鳴”的特點,“凡鍾欲令聲大音”,即把蒲牢鑄為鐘紐,而把敲鐘的木杵作成鯨的形狀。敲鐘時,讓鯨一下又一下撞擊蒲牢,使之“響入雲霄”且“專聲獨遠”。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老五狻猊(suānní)

形如獅,喜煙好坐,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狻猊

古書記載是外貌與獅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獸,亦是威武百獸率從之意。常出現在中國宮殿建築,香爐上。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老六贔屓(bìxì)

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九子第六子,樣子似龜,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霸下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著頭,四隻腳頑強地撐著,努力地向前走,並且總是不停步。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贔屓

霸下的形象其原形可能為斑鱉,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堅瓠集》雲:“一曰贔屓【避戲】。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在上古時代的中國傳說中,霸下常背起三山五嶽來興風作浪。後被夏禹收服,為夏禹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治水成功後,夏禹就把它的功績,讓它自己背起,故中國的石碑多由它背起的。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老七狴犴(bìàn)

狴犴又名憲章,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訟,卻又有威力,獄門上部那虎頭形的裝飾便是其圖像。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狴犴

《龍經》有云:“狴犴好訟,亦曰憲章。”傳說狴犴不僅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斷,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風凜凜,因此除裝飾在獄門上外,還匐伏在官衙的大堂兩側。每當衙門長官坐堂,行政長官銜牌和肅靜迴避牌的上端,便有它的形象,它虎視眈眈,環視察看,維護公堂的肅穆正氣。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老八負屓(fùxī)

龍的第八個兒子。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旁的文龍是其遺像。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老九螭吻(chǐwěn)

唐朝以前的鴟尾加上龍頭和龍尾後逐漸演變為明朝以後的螭吻。一般被認為是龍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在古代中國宮殿建築中,五脊六獸只有官家才能擁有。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中國宮殿建築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泥土燒製而成的小獸,被請到皇宮、廟宇和達官貴族的屋頂上,俯視人間,真有點“平步青雲”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意味。

“龍生九子”為什麼都與龍大不相同?

螭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