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是公認的“諸子百家之祖”、“中國和世界的第一哲人”、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的,他所撰寫的《道德經》(《老子》),內容涉及哲學、文學、美學、醫學、軍事學、社會學、管理學、倫理學、天文學、養生學等等,被譽為“萬經之王”、“百科全書”,也成為人類道德論的開山之作。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林語堂

“我覺得任何一個人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尼采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盧川芳郎

“《道德經》有一種魅力,它給在世俗世界壓迫下疲憊的人們以一種神奇的力量。”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托爾思泰

“我受孔子思想影響很大,受老子思想影響巨大!”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

“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胡適

“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王蒙

“老子和孔子的理論富有動感、生長感乃至爆炸感,它們不是一個模型,一個沙盤,一個千雕萬琢後完成了的藝術品,而是一個仍在生長的森林,一個仍處於形成過程中的宇宙,一個仍在繁衍增殖的奇異的譜系,一個超高智商與超高語言符號建成的正在裂變和產生新的能量的反應堆。”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環球時報》

“海德格爾更是被認為是最直接地從《道德經》中吸取了思想資源。”

讀《道德經》的體會

魯迅:不讀《道德經》,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體會一:領悟大道,人生陽光。

體會二:偏執的分別心和狹隘的佔有慾,使人生充滿煩惱和痛苦。

體會三:與其為一知半解的所謂知識所迷惑,還不如做個簡單的人快樂。

體會四:如果真有上帝或造物主,那也產生於大道並遵從大道

體會五:心地中正和悅萬物,大仁大愛豈是旗幟招牌?

體會六:創造萬物生命的大道,才是獲得生命力量的偉大源泉。

體會七:真正無私者才能成就大私

體會八:領悟了水的品格,你就領悟了為人之道。

體會九:留有餘地、適時後退,才是智慧的生存哲學。

體會十:人若丟了靈魂,越是能幹,越能造成災難。

體會十一:事物不可處處塞滿,心靈也須時時空靈。

體會十二:物慾太強的人必將自掘墳墓。

體會十三:寵辱大驚者不是庸才就是奴才。

體會十四:頓悟了大道,便可鑑往知來。

體會十五:安時處順,靜動自如。

體會十六:萬物循環往復,生是修煉,死為覆命。

體會十七:總想顯示自身存在的人,當不了好的領導。

體會十八:捨本逐末的治標,後果是每況愈下。

體會十九:人的貪婪破壞了世界的和諧。

體會二十:追尋大道的人,往往看起來如愚如笨。

體會二十一:宇宙中自有神秘的精靈和主宰。

體會二十二:欲速不達,吃虧是福。

體會二十三:大道無言,順道則昌,逆道則亡。

體會二十四:抬高自己的人,反而被人看低。

體會二十五:遵從自然,天地人和。

體會二十六:輕浮失去根本,躁動失去主宰。

體會二十七:善待你的敵人,反面的教材往往給人的啟示更大。

體會二十八:心中守著一幅太極圖,你將領悟辯證法的偉大智慧。

體會二十九:追求過度,反而一切盡失。

體會三十:物壯則老,盛極必衰。

體會三十一:好戰者必將戰死。

體會三十二:人道合於天道,世界自然和諧。

體會三十三: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人。

體會三十四:表面兇惡的人其實外強中乾。

體會三十五:順應了大道,你就贏得了人心。

體會三十六:太極拳的反向思維便是遵道而為。

體會三十七:心不亂,人不亂,天下不亂。

體會三十八:行於大道,才能擁有大德。

體會三十九:沒有所謂的低賤,哪有所謂的高貴。

體會四十:萬事萬物逃不過因果循環的定律。

體會四十一:智慧的人不會與井底之蛙談論大海

體會四十二:強橫的人從來不得善終。

體會四十三:想一想女人怎樣戰勝男人,你就明白了雌柔的力量。

體會四十四:被物慾所困的人,一生猶如鎖鏈加身。

體會四十五:無法安靜的人,也無法逃脫失敗的命運。

體會四十六:貪婪禍害了世界,也禍害了自己。

體會四十七:有人足不出戶可以俯瞰天下,有人走遍四海依然鼠目寸光。

體會四十八:再強大的動物,也成不了天下之王。

體會四十九:順民心者得民心。

體會五十:太多的人正是死於貪生怕死。

體會五十一:想一想天地之德,我們還會念念不忘付出後的回報嗎?

體會五十二:守候生命的根本,你就不會因為忘了自己是誰而放縱造次。

體會五十三:出頭鳥總是自尋其死。

體會五十四:修多大的德,成多大的事。

體會五十五:保有赤子之心,道便與你同在。

體會五十六:悟道之人才有大公之心。

體會五十七: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有什麼樣的屬下。

體會五十八:得到的同時必然失去,反之亦然。

體會五十九:守住能量,你才擁有長久的力量。

體會六十:我不生事,你不生事,大家不生事,天下無事。

體會六十一:謙下,使弱者變強,強者更強。

體會六十二:對於心有靈性的人,大道才是最貴重的禮物。

體會六十三:輕舉妄動好高務遠者成不了大事。

體會六十四:不到完成,不言成功。

體會六十五:如果每個人都自以為聰明,天下就大亂了。

體會六十六:有了包容的胸懷,你才可能成為大海。

體會六十七:愛心、儉樸、不逞強,是立身處世的三大法寶。

體會六十八:爭來爭去,往往失去更多。

體會六十九:喜歡炫耀的人,像一個活靶。

體會七十:最簡單的道理,天下人最容易輕視。

體會七十一:人其實難得有自知之明。

體會七十二:人須尊重自己,卻不可高貴自己。

體會七十三:勇於守雌是一種大智慧。

體會七十四:高明的領導不會越俎代庖。

體會七十五:享受過度,最後就享受不了。

體會七十六:硬梆梆的東西與死亡同類。

體會七十七:擁有得太多,老天也要讓你失去。

體會七十八:有多榮耀,就有多沉重。

體會七十九:寬容他人,輕鬆自己。

體會八十:日新月異的物質文明,真能勝過桃花園的美妙嗎?

體會八十一:施予比接受其實更加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