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務川:黃都壩區“亮化”產業、融合發展

務川:黃都壩區“亮化”產業、融合發展

黃都鎮進一步聚焦“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搶抓壩區產業結構調整機遇,“亮化”、優化產業佈局,形成三個專班聯動機制,融合了“產業鏈”有效健康發展。

統籌整合沃土,渠引“活水源”

召開群眾會、院壩會、田間會、協商會共2000餘人次,整合了5個4544.3畝大壩土地資源,覆蓋黃都社區、桂花村、萬元村、雲豐村、燕龍村5個村居。引進培育1個省級龍頭企業,7個市級龍頭企業,1個縣級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蔬菜、稻穀、辣椒、食用菌、黑木耳、油菜等經濟作物,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型,帶動3836戶,1276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865戶4015人,群眾增收致富。在壩區修建產業路6.2公里,修建防洪河道2.73公里,新建堤壩3.75公里,2019年爭取400多萬元資金,實施了自然能提水項目、2019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2019年小型水源工程等。實現了黃都壩區旱澇保收,曾經的“水大壩”變成了“活水源”,務川最大的“糧倉”。

優化產業佈局,種好“搖錢樹”

“以前,沒有規劃基地,每到冬天,大家都閒著沒事幹,現在我們在基地裡幹活不但每天都有活幹,還每天有100元的收入”。60歲的黃坤維說,自從壩區規劃以來,把土地流轉給企業後一直在基地務工,說起現在的生活,她很滿意。今年全鎮調減玉米11600畝,建成產業扶貧示範基地7個,落實有效管護茶園2.5萬畝,建立生態產業辣椒2.5萬畝、高寒蔬菜1.1萬畝、食用菌1050畝、芭蕉芋500畝、稻田蝦蟹一體化養殖500畝等農業產業,構建起人均1萬元以上的產業支持。

化村社合一,喜獲“致富果”

黃都鎮強化村社合一,助推三級工作專班,成立黨支部,採取“支部+”發展模式,緊緊圍繞壩區產業發展、技能培訓、基礎實施配套、產銷對接等內容做好壩區服務。現在壩區已成熟穩定產業羊肚菌基地、辣椒基地、水稻+龍蝦一體化基地、黑木耳基地等,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基地+輪種+散戶”等模式,發展經濟效益高,生產週期短的蔬菜、辣椒、羊肚菌、食用菌、中藥材、稻穀+小龍蝦等產業,提高壩區綜合經濟效率和土地產出效率。為全鎮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帶動周邊農業及其他產業收入達到1.2億元。實現了農戶們在家就能就業的“致富果”。

進農旅融合,盤活“產業鏈”

黃都鎮森林覆蓋率達65%,生態環境好,是休閒避暑的寶地。為農旅融合發展產業提供了有力基礎,在實現“錢倉”、“康養聖地”的同時,黃都鎮對壩區長達10餘公里、縱橫交錯的幾條河道進行集中治理,安裝太陽照明燈;在燕龍村萬畝林海、七柱山、大竹古村落打造出400餘間的農家休閒住房,挖掘本土文化板凳戲、仡佬幸福盤歌、十團宣講,組建5個文化表演隊進行演出,盤活壩區“產業鏈”。雲豐村泓塘稻田水產養殖農旅.休閒.垂釣一體化項目,採取支部引領、返鄉農民工自籌投資、群眾參與,前期總體規化投入資金1000萬元,用地面積180畝,帶動固定就業人數30餘人,發展魚類養殖,觀光農業,農戶自行挖塘養殖、聯合養殖等,合作社實行保底統購統銷,該產業覆蓋大元片區427戶1865人,貧困戶42戶192人,出產之後,預計人均增收800元以上。形成了村村有主導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致富門路的“產業鏈”。(曹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