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好多人都說保險騙人,不理賠,依據是什麼?

Pisces丶小熊


保險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國家承認的金融工具,並給予《保險法》約束。所以保險是不會騙人的。是在保險銷售額過程中,從業人員不專業,不耐心的講解,客戶不專注,不嚴謹的情況下籤訂的協議。整個過程,沒有掌握客戶的真正需求,換句話說客戶拿到的產品,並不能解決他她的真正潛在風險。其二,保險售後服務工作繁雜,很多客戶在用到保險時,多半都是身體或者心情糟糕,沒有足夠的耐心和經歷去理賠。再次,就是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現代話的治療手段已經超越當年合同條款的規定,給客戶帶來很多理賠障礙,這種情況,走司法程序就好,但客戶感受不好。所以,只要,售前是以客戶需求需求為目標。售後是以有溫度的服務為依託。總之,而且從業人員做好服務。客戶也不要覺得麻煩,真實告知自己情況。讓從業人員真正定製一套屬於客戶自行的私人定製方案。


DRM家庭財富風險管理


好多人都說保險騙人的,不理陪,依據是什麼?

這是我公司一年的理賠數據,怎麼會說不理陪

保險籤的是合同,要依照合約辦事,只要在合同規定的範圍之內,都要承擔保障責任。

我就有遇到這樣的客戶,男性當時買保險的時候就要理財產品,我強烈建議他購買意外健康醫療綜合保障險的,他才38歲,他說如果你想叫我買,我只要理財產品,別的免談,畢竟我們賣的是要客戶需要的才會掏錢,你說是吧,後來就買了理財產品,年繳1萬,10年交完,可去年年底因發生了事情去住院,打電話問我他現在這樣能不能得到理賠,我明確告訴他沒有賠,他說那我不買了,我都交了7年一共都交了7萬了,都不陪一點錢,那還買什麼呀,人家不是都說只要買了保險,什麼都管嗎,保險是一家大公司,產品有許多種,看你自己買的是哪一種,我還告訴他,如果你當初接受我的建議買的那份,這個就有理賠,比如在超市裡有許多產品,你只買了米,回來把米當做油用,那是不可能的,後來他說早知道這樣我就買你推薦的哪一款了,然後又說只求平安就好,不想這些錢,可事實證明意外和明天不知道那個先來,每個人的願望都是美好生活,可風險都是不期而至。

陽光無限美,生活靠自己,選擇大於努力,開開心心快樂每一天


黃梅嬌


保險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認為是一種合約關係,那麼如果你的要求超出合約範圍,就一定不會理賠,而常出現不理賠的原因多為在買保險的時候沒有意義閱讀保險合同的條款,沒有看這個保險到底適不適合自己,有沒有滿足自己的需求,有沒有解決你的顧慮,就直接購買了,造成這種結果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聽保險業務員誇大保險產品的功能(不代表所有保險業務員的行為),畢竟業務人員的主要工作就是把產品賣出去,而且他們也不負責理賠,理賠是保險公司的事情。所以不要完全相信,而去選擇性的聽,比如亮點及優勢,多對比再做決定。第二,自己不懂合約意識,因為保險最終購買是要簽署協議的,不管別人說的天花亂墜,協議內容不會騙人的,一切的履約行為都會根據協議進行,所以購買前一定要仔細看協議內容,及時嫌麻煩也要看主要內容,比如,保險責任,理賠範圍,免責條款等。第三,就是對保險的不瞭解,保險一定是每個家庭都必須配置的金融產品,因為他可以產生槓桿效應,低成本獲得大的保障,而保險也分為很多種類,比如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年金險等等,不同的保險起到的功能不同,沒有一種保險是兼顧所有功能的,所以不懂保險的夥伴就會產生一種情況,以為自己購買啦保險就什麼都管啦,這就會出現啦你認為要理賠其實你的保險沒有這個功能的問題啦,不理賠是很正常的結果啦。

所以要想真正利用保險的功能,一定就要了解保險的知識,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同時一定要看保險合同,這樣就不會再出現不急陪的情況啦



小裴大賺


如果把不理賠的所有情況,都例舉出來,是很多的,有些是沒搞懂保險造成的,有些則是保險條款規定不理賠,我們來看一下。

一、發生的情況,跟所買的保險完全沒有關係。

生病住院了,買的年金保險,根本兩碼事,不可能理賠。

發生了交通意外事故,買的重疾險,根本兩碼事,不可能理賠。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買了蘋果,是吃不出香蕉的。蘋果不代表所有水果,買的一份兩份保險他不具備所有保險的功能。

二、等待期內發生事故,是不賠的。

醫療險、重疾險都是有等待期的,在等待期內發病,是不賠的。

三、騙保是不賠的。

以騙保為目的,故意傷害自己或者他人,都不賠的。

隱瞞自己的病情,故意騙保,是不賠的。

2年以內的自殺是不賠的。還有一些違法行為是不賠的。

四、資料不符合也是不賠的。

資料不符合,有很多種,一種是出險事故沒有異議,但是提交資料缺少;還有一種是出險事故沒有認定,比如說這次的疫情,一定要醫院認定才能享受國家免費治療。當然這第四種其實是少數,大部分是上面3種的情況。


大強聊保障


一、保險人不理賠的誤區 保險人不負保險責任,並不等於保險人不需退還任何費用。壽險合同不同於產險合同,產險合同通常只具有保障功能,而壽險合同則兼具儲蓄與保障雙重功能。違反產險合同的免責條款,保險公司不需退還任何費用;違反壽險合同的免責條款,導致被保險人身故的,保險人可以中止保險合同,同時退還一部分費用。 二、保險不理賠要退保費嗎 保險不理賠要退保費。 為什麼要退還費用?這主要是壽險本身的儲蓄功能決定的。壽險通常都具有儲蓄與保障雙重功能,特別是生死兩全的壽險,更是偏重於儲蓄功能,保障的因素較少。也就是說,在被保險人繳納的保險費中,除了保障費用之外,還有作為儲蓄資金的部分。


迴歸戰場201


理賠,其實是件輕鬆事。

放輕鬆。

對,放輕鬆。

在正式行文之前,我要給大家吃上一顆定心丸,公子直接亮明觀點:

理賠,其實並不難。

此話何解?

站在保險公司的角度,這話很容易理解。

因為理賠,是保險公司的口碑來源。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保險公司該賠的不賠,會發生什麼?

記者會找上門;

銀保監會會找上門;

會惹上官司;

會被競爭對手抓住小辮子,瘋狂diss;

會惹得一身騷,把名聲搞得很臭。

百害而無一利。

要知道,保險公司的主要利潤並不來源於少賠幾單保費,反而,該賠的不賠,不利於公司的長期發展。

說句不好聽的,

保險公司的運營成本動輒幾億,幾十億,他們有必要為該賠的幾十萬跟你較勁?

但凡是保險公司,理賠都有個原則,叫不惜賠、不濫賠。

如果風險明確,符合理賠條款無異議,那麼保險公司完全沒必要為了一份保單而丟掉自己的名聲。

無論是大公司、小公司;也無論你是在線上買、線下買,這句話都適用。

(所以不要再問公子小保險公司賠不賠,線上買的保險賠不賠之類的問題了,指定都能賠。)

保險公司不僅不會不賠,相反他們會追求賠的更快,服務更好。

根據《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收到資料30日內必須要做出是否理賠的決定。

從實際的數字看,保險公司的效率普遍高於這個時間:

通常來說,理賠會在三天到一週左右得到處理,

小額理賠最快幾個小時到賬,大額理賠的時間稍長,3天-30天不等。

至於大額的時間長,也很容易理解。

錢是大夥交的,如果讓不該拿錢的人拿走錢,是不是對其他人很不公平?

所以保險公司會審慎對待每一筆賠付,不濫賠。

當年,公子研究生畢業就在保險公司的理賠部門實習過一段時間,

要知道,理賠部門也是有績效的,保險公司內部會考核結案率。

你不急,人家保險公司也會打電話溝通的,需要補交什麼手續,會跟你及時聯繫。

而且根據公子觀察,這兩年保險公司的服務越來越好。

從前理賠,三三兩兩的材料要一打。現在不少保險公司都開放了線上理賠,需要提供什麼材料電子的就行。

甚至有些公司與醫院聯網,能做到直賠,報案以後之前就替你把錢付了,方便又省心。

X華保險的年度理賠報告稱,

通過移動理賠為31萬客戶提供服務,覆蓋近80%的個人客戶,50.26%的小額個人醫療險案件無需經過人工處理,自動結案。

理賠是件輕鬆事,而且隨著科技發展,未來也會越來越輕鬆。

保險公司不賠的真相

既然公子你說理賠不難,那麼,為什麼我們常常會看到某險不賠的案例和新聞呢?

想理解這個問題,要從知乎上的一個案例說起:

幾年前,某代理人讓老太太買了份意外險,

後來,老太太得了病,顫巍巍拿著保單去保險公司理賠。

保險公司一看這不能賠,她是這是意外險,生病不賠的。

老太太傻了眼,說之前的小夥子(代理人)跟我說的好好的,任何問題保險公司都會給我錢的啊。

工作人員趕緊查資料,賣她保險的代理人早就離職了。

於是乎老太太一哭二鬧三上吊,分公司領導咬著牙說不能賠,

最後沒辦法,號召公司員工強制捐款,湊了幾萬塊錢,才把大事化了。

這個故事裡的罪魁禍首,恰恰是那個「失蹤」的代理人。

某些無良代理人為了讓你買保險,往往是不擇手段的。

我們會聽到這種話:

——我們這保險什麼都賠,確診即賠。

——身體有點毛病不要緊,等過了兩年保險公司就不得不賠。

保險代理人賣保險全憑一張嘴,說話像放氣體。

你信了這些鬼話,理賠就難了

保險代理人的流動性非常大,

一小撮無良代理人賣保險,抱著的是能坑一單算一單的心態。

——我這個月把保險賣出去了,拿到提成,下個月就不幹了。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保險代理人數達806.94萬人,然而全國做過保險代理人的人員數量超5000萬。

這組數據背後,是保險代理人「大進大出」,流動頻繁,可為此吃虧的確是老百姓。

一旦出險需要理賠了,當年誇下海口的代理人早就離職了,只留下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相互撕X。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當這種糾紛案件口口相傳,

保險理賠難,

保險公司「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的惡名就算是留下了。

話分兩頭說,這鍋不能只讓代理人和保險公司背,咱們消費者也不能說毫無責任。

最近幾年,隨著保監會的監管的不斷介入,保險公司在優化投保流程,

在猶豫期內,保險公司100%會電話回訪並錄音,

問你是否瞭解產品責任,免責條款,

一定要聽到你說「是的,我瞭解」,才會承保。

這樣一來,不是一句「代理人沒跟我講」就能把鍋甩乾淨了。

要知道,買保險就是買的那一紙合同,每一條每一款都白紙黑字的寫在那,不會變的。

當你決定購買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你對這份合同的認可。

所以,當某人怒指保險理賠難、某某保險公司流氓大騙紙的時候,說不定是自己在投保時的懵X,埋下了炸彈。

根據江蘇保監會的一份資料顯示,

52%的拒賠是因為被保險人未如實告知既往病史,27%屬於條款約定的除外責任,12%屬於不符合條款約定的保障範圍。


肆大財子


作為一個在保險行業從業三年多的老主任可以明確的告訴各位,保險肯定是合法的,絕對不是騙人的。

1.因為現在的保險公司和銀行都是受銀保監會監管,不管哪家公司推出什麼新產品都要經銀保監會審批通過才能上市

2.國家專門有保險法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保險公司的相應義務。

對於提問說好多人都說保險公司是騙人的,不理陪的這些依據我認為可能會是以下幾種原因。

1.保險是有合同文本的,合同文本也是維護保險公司和客戶的相應權利和義務,那麼如果客戶違背了保險合同裡面相應的義務,比如沒有如實告知等情況,保險公司有權拒保。

2.代理人不專業導致,因為不排除有些代理人為了簽單會向客戶隱瞞保險的一些約束條件,比如代理人明明知道客戶有病史缺沒有提醒客戶如實告知,那麼客戶一旦觸發意外或者疾病保險公司會有理賠人員到醫療部門核實情況,如若發現客戶有疾病史保險公司可以拒保;甚至有些代理人會張冠李戴,比如有的代理人為了簽單明明是理財型的保險卻和客戶說是保障型的而且還什麼病都能賠,這種情況下如果客戶觸發疾病保險公司有權拒保,反之亦然。

其實被拒賠主要也就是合同內容原因和人為原因。

最後想說一下,保險公司不是騙人的,騙人的是有些保險代理人,所以奉勸各位買保險千萬不要任人唯親,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小晏哥談金融說保險


之所以有人說保險是騙人的,主要是信息不對稱


常見的拒賠情況

1不符合健康告知

買保險尤其是健康險,千萬要記得看健康告知,一定要符合健康告知才能投保

如果有人告訴你住院不要緊,以後都可以賠之類,千萬不要信

另外現在互聯網發達,線上投保流程越來越方便,很多產品的健康告知都“藏”起來不容易找到,這樣很容易發生理賠糾紛

所以我們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健康告知是否符合

2不符合理賠條款

這個很好理解,買的是意外險,我生病住院了去理賠,那麼肯定不能賠付

所以我們買保險一定要清楚,我的這份保障責任是什麼,什麼情況下能給我們幫助。

如果不清楚的建議回家翻翻之前的保單

3既往病史

如投保之前已經患有的疾病,這種大部分是出現醫療險的理賠裡

舉個例子,本來我有個結節,我可以現在做手術,也可以半年後過了等待期做手術,那麼這種投保之前已經患有的情況,肯定不能賠付的

4

理賠材料準備不齊全

比如醫療險理賠需要發票報銷,如果我發票丟了,保險公司沒有辦法瞭解花了多少錢,也就沒有辦法報銷了,所以在我們理賠的時候,相關資料一定要保留好


正確的理賠流程

很多人以為理賠非常複雜,其實理賠真的比較簡單,主要分為以下幾步

報案是為了讓保險公司儘快核實保險事故,也方便大家更快拿到理賠金。

另外報案並不需要治療結束才報,我們在第一次準備就醫或者已經就醫的時候就可以報案了,報案只是登記,並不等於理賠

報案的渠道很多,客服電話,官網,公眾號,線下代理人

另外報案時,需要登記下基本信息,如保單號(或有效證件號碼)、出險人姓名、出險時間、出險地點、出險原因、治療就醫情況等基本信息。

方便保險公司知曉,如有問題也可以第一時間溝通

報案後保險公司會發郵件指引,告知需要什麼資料,我們按照提示準備

現在很多理賠都可以在線上傳資料,也都比較方便

資料提交好之後,就是等保險公司審核了,如果資料有誤,保險公司會通知我們補充。

如果資料無誤,那我們就可以等理賠款了

一般金額小的比如幾百幾千,結案都比較快,幾天就可以結案

涉及到重疾或身故傷殘幾十萬的理賠款,保險公司會綜合審核

一般案件基本10天以內,複雜案件30天以內,最長不會超過60天


大迷糊和程老師


不理陪的並不多,也許有,但一般都不會是公司不給賠。

首先你報銷公司的名聲在那裡,他的名聲比理賠的錢可要重要多了,他是不可能因為不理陪而壞了自己的名聲。當然,也有一個高管想私吞,這個是有的。

其實我們在買保險的時候,我們並不是瞭解詳細的權益,基本上都是在聽銷售說,他說什麼你就認為是什麼。

我們主觀的認為,保險基本上都是會保的。而且,也不排除銷售將保險的權益誇大。

保險分很多種,如果你要理賠,除非你佔了你合同上的理賠條件。

比如說我有一份意外,保額十萬。如果我意外去世,那麼我家人就能獲得十萬,如果是因為乘坐公共交通發生意外,那麼我就能獲得一百萬的賠償金。可是,如果我是因為疾病去世,那麼我就一分錢都得不到,就是這個理。

至於理賠的條件,現在基本上不需要太複雜,手續也不會太麻煩。

你只要清楚你得保險內容,你就知道你發生什麼情況會理賠,這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相信銷售說的,有時候為了業績,他們會放大保險的保障範圍,矇蔽你,最後你找銷售公司是不會承認的。


抬頭汪汪天


說保險是騙人的嗎?可能和你想的不樣。我給大家解疑釋惑:



第一種,遭遇過拒賠的真相: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等保險都有30天、180天不等的觀察期,俗稱豁免期,這期間發生的理事故是不理賠的,甚至還有不如實告知、不屬於保險責任範圍等都不屬於保險公司責任,都是正當的理由。

第二種,說保險是騙人的真相:不是親身經歷,但喜歡湊熱鬧、管閒事、瞎操心。誰買的保險,上當了,誰病了,保險公司不給賠了等等諸多事兒,以訛傳訛,再添油加醋,事兒就變味了。

第三種,以點蓋面放大事件本身的真相:現在網絡發達了,各種信息真假難辨,放大了保險公司的單方責任,掩蓋了事件本身,誤導試聽,摸黑了保險。

總結:保險是好東西,只有真正的瞭解它,才能更好的服務好我們的生活!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