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農村副高教師35年教齡怎樣進正高?

騰飛283514396


農村中小教師評上副高後要進晉職正高同樣需要申報,各地評審條件主要有幾點要求: 1.學歷要求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畢業取得高級職稱分別是10年、8年、6年、3年後可以申報;2.正在任教,而且任教過兩輪初中、高中循環教學或3年畢業班級;3.主持過市級以上課題研究;4.省級刊物發表過4篇以上論文;5.出版過專著或教材(不包括習題輔導書之類);6.開公開課、指導教師等方面的要求。有35年教齡的農村高級教師申報正高級教師的條件基本上與城裡的申報條件一樣。


山高人為峰143964728


我78年參加工作,2021年退休,今年敢上好政策,可近5年,外出學習沒有,校長說照顧老教師,繼續學習分少,說沒有審報資格,40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從沒有耽誤過學生一節課,到今天還教畢業班,就一個繼續教育分不達標,可我每年48學分夠啊!心裡不負。


聊城市臨清市合格公民


農村副高級教師是高級職稱,怎樣晉升正高級教師?按國家統一規定的程序,應申報評審正高級教師資格,取得正高級教師資格證後,按國家下達的正高級教師指標,聘任為正高級教師職務。首次確定為正高級四級崗位工資。

申報評審正高級教師資格的評審條件:

一,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學位〉,擔任副高級教師5年以上。

二,擔任副高級教師以來,具備了任職條件。(六條)略。

三,業績成果。〈4款〉,必須具備其中2款。

1,獲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一等獎以上,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以上,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獎,優質課競賽,省(部)級一等獎。

2,出版本專業教育教學專著1部以上〈10萬字以上〉。或本專業論文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發表2篇。

3,獲省部級以上表彰,或榮譽稱號。

4,主持完成省,部級以上教育教學課題1項,且積極組織競賽輔導。

或指導本校學生參加各類教育教學竟賽,有5人次獲全國三等獎,或省級二等獎以上。

正高級教師,是教師職業中的巔峰!是夢寐以求的奮鬥目標。恭祝真正有才華的特優教師實現自己的夢想!!





洪爺33344611


副高不過癮,不滿足,要正高了!下一步要什麼?

今天,看到公佈的受國家表彰的榮譽名字,於漪老師為人民教育家,這個榮譽很高,於漪老師是名至實歸的。

中學老師評正高、教授級的職稱,也見識過幾位,總體來說,這是人家努力得來的。比如勤寫論文,勤獲獎,教學也有一套辦法,各級帶頭人,能手之類的帽子都戴上來。不努力,不長期準備,拿不到,機遇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至於中學老師有沒有多高的學術水平,科研能力,正高級的也有限。因為中小學教師不是以學術研究見長,是以教學為主的,課要教的出色最服人。聽過上海名牌中學特級老師的課,首先,人家的課教的確實好,其次,教學研究的文章也好,這樣的老師評個正高讓人服氣。

還有一些評正高的老師屬於贏者通吃,學校的領導,有利資源佔盡,這些就不討論了。

正高總是鳳毛麟角的。農村教師三十五教齡,評正高你要有相當的實力,憑什麼白送你一個高高的帽子?評個副高,大多數老師是應該的。


青霞人文


副高也罷,正高也罷,院士也罷,農村教師也罷,城市教師也罷,想進職稱就積極準備,各種硬件不可少,因有對手爭奪(尤其是正高,不是在你學校比,而是在你所在區域比),那還得夠硬,工作業績更不可軟(還有民主測評)。別一天就只強調教齡(混日子誤人子弟的同樣有教齡),也別總以農村教師為理由等照顧,真正實力強大的人、或貢獻強大的人是不會等照顧的。正高和院士更不是拿來照顧的。


黃成186200535


想評正高沒你想的這麼難,當然也不能說很容易,最重要是靜下心,做個有心人,對照評審條件,積極參與課題,多寫論文等,這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的。

得出這樣結論就是因為我們認識這樣的一個人,當我們知道她一次性過了正高,大家都覺得,如果我們勤快一點,做好準備,評上正高真不是難事。可惜絕大多數人到了副高就懶了。這與可以評正高的時間不長直接相關,大多數人沒準備好。

只能說,機會就是給那些有準備的有心人的。


竹葉紅老師


三十五年教齡,中一二十年,馬上要退休了。鄉村教師副高職稱名額放開,可惜,要近幾年都榮譽,成績,拿什麼和年輕人比呢?早五年我也會有成績和榮譽的。名譽上關心鄉村教師,還設那麼多坎,何必呢?人生能有幾個35年呀,美好青春獻給農村教育事業,換來的只是退休中級。無奈,可悲呀。想想這當中有的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還不如我呢。心裡不服啊!


用戶1510740839401


鄉村一線教師幾乎是不可能的


想念9567803481911


無語了無語了,還正高?沒關係不花錢拼命三十年你也弄不了副高。副高正高也許有,但在課堂上的老師群裡找不到。


與時間賽跑764


35年教齡的教師很少有本科文憑的,那麼大年紀了,代課都很累了,哪有精力再寫論文,所以到達標準的很少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