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农村副高教师35年教龄怎样进正高?

腾飞283514396


农村中小教师评上副高后要进晋职正高同样需要申报,各地评审条件主要有几点要求: 1.学历要求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取得高级职称分别是10年、8年、6年、3年后可以申报;2.正在任教,而且任教过两轮初中、高中循环教学或3年毕业班级;3.主持过市级以上课题研究;4.省级刊物发表过4篇以上论文;5.出版过专著或教材(不包括习题辅导书之类);6.开公开课、指导教师等方面的要求。有35年教龄的农村高级教师申报正高级教师的条件基本上与城里的申报条件一样。


山高人为峰143964728


我78年参加工作,2021年退休,今年敢上好政策,可近5年,外出学习没有,校长说照顾老教师,继续学习分少,说没有审报资格,40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从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到今天还教毕业班,就一个继续教育分不达标,可我每年48学分够啊!心里不负。


聊城市临清市合格公民


农村副高级教师是高级职称,怎样晋升正高级教师?按国家统一规定的程序,应申报评审正高级教师资格,取得正高级教师资格证后,按国家下达的正高级教师指标,聘任为正高级教师职务。首次确定为正高级四级岗位工资。

申报评审正高级教师资格的评审条件:

一,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学位〉,担任副高级教师5年以上。

二,担任副高级教师以来,具备了任职条件。(六条)略。

三,业绩成果。〈4款〉,必须具备其中2款。

1,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一等奖以上,或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优质课竞赛,省(部)级一等奖。

2,出版本专业教育教学专著1部以上〈10万字以上〉。或本专业论文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

3,获省部级以上表彰,或荣誉称号。

4,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1项,且积极组织竞赛辅导。

或指导本校学生参加各类教育教学竟赛,有5人次获全国三等奖,或省级二等奖以上。

正高级教师,是教师职业中的巅峰!是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恭祝真正有才华的特优教师实现自己的梦想!!





洪爷33344611


副高不过瘾,不满足,要正高了!下一步要什么?

今天,看到公布的受国家表彰的荣誉名字,于漪老师为人民教育家,这个荣誉很高,于漪老师是名至实归的。

中学老师评正高、教授级的职称,也见识过几位,总体来说,这是人家努力得来的。比如勤写论文,勤获奖,教学也有一套办法,各级带头人,能手之类的帽子都戴上来。不努力,不长期准备,拿不到,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至于中学老师有没有多高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正高级的也有限。因为中小学教师不是以学术研究见长,是以教学为主的,课要教的出色最服人。听过上海名牌中学特级老师的课,首先,人家的课教的确实好,其次,教学研究的文章也好,这样的老师评个正高让人服气。

还有一些评正高的老师属于赢者通吃,学校的领导,有利资源占尽,这些就不讨论了。

正高总是凤毛麟角的。农村教师三十五教龄,评正高你要有相当的实力,凭什么白送你一个高高的帽子?评个副高,大多数老师是应该的。


青霞人文


副高也罢,正高也罢,院士也罢,农村教师也罢,城市教师也罢,想进职称就积极准备,各种硬件不可少,因有对手争夺(尤其是正高,不是在你学校比,而是在你所在区域比),那还得够硬,工作业绩更不可软(还有民主测评)。别一天就只强调教龄(混日子误人子弟的同样有教龄),也别总以农村教师为理由等照顾,真正实力强大的人、或贡献强大的人是不会等照顾的。正高和院士更不是拿来照顾的。


黄成186200535


想评正高没你想的这么难,当然也不能说很容易,最重要是静下心,做个有心人,对照评审条件,积极参与课题,多写论文等,这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

得出这样结论就是因为我们认识这样的一个人,当我们知道她一次性过了正高,大家都觉得,如果我们勤快一点,做好准备,评上正高真不是难事。可惜绝大多数人到了副高就懒了。这与可以评正高的时间不长直接相关,大多数人没准备好。

只能说,机会就是给那些有准备的有心人的。


竹叶红老师


三十五年教龄,中一二十年,马上要退休了。乡村教师副高职称名额放开,可惜,要近几年都荣誉,成绩,拿什么和年轻人比呢?早五年我也会有成绩和荣誉的。名誉上关心乡村教师,还设那么多坎,何必呢?人生能有几个35年呀,美好青春献给农村教育事业,换来的只是退休中级。无奈,可悲呀。想想这当中有的评上高级职称的教师还不如我呢。心里不服啊!


用户1510740839401


乡村一线教师几乎是不可能的


想念9567803481911


无语了无语了,还正高?沒关系不花钱拼命三十年你也弄不了副高。副高正高也许有,但在课堂上的老师群里找不到。


与时间赛跑764


35年教龄的教师很少有本科文凭的,那么大年纪了,代课都很累了,哪有精力再写论文,所以到达标准的很少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