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 ——宰公雞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在繁忙的準備工作中,已經到了臘月二十七。山西臘月二十七的年俗活動可謂是五花八門,但總體來說還是圍繞著一個主題“除舊迎新”。


01

晉中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在晉中,“臘月二十七,關住門門洗了腳”。七在晉中方言中發qie,腳發jie,所以在臘月歌裡讀起來朗朗上口。把洗腳作為一件“大事”,而擺到過年的議事日程上來,現代人可能覺得好笑——那洗腳不是每天晚上都要辦的事嘛?非也!過去農村的住宿和衛生條件都非常差,到了滴水成冰的冬季,從井上往回挑水很困難,家裡生的煤泥灶火也散熱不好,屋子冷得和冰窖一樣,晚上睡覺放在炕頭邊上的尿盆能結了冰!那種條件下,經常用熱水洗腳是不敢想象的“奢侈”事,大部分人甚至一冬天也洗不上一次腳。要過年了,洗一洗積攢的“晦氣”,於是,年前一家人關住門門洗一次腳,也就成了一件“大事”,在當時那是難得的享受。山西呂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乾淨,不留一點汙穢。漢族民間傳有“臘月二十七,婆姨汝子都洗腳。一個不洗腳,流膿害水七個月”的俗語。

02晉東南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晉東南,臘月擦錫器。“擦錫器”主要指過去祭祀的器物,大多是用錫製作的,平時閒置保存,年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所以需事先取出擦淨擺放到一定位置。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03晉北

晉北忻州一帶流傳的《臘月忙》說:“廿七,紅紙上面寫大字”,就是寫春聯。黑墨、硃紅紙上書寫寓意美好的內容,預示著一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吉祥如意。然而,作為的民間傳統習俗,手寫春聯的形式卻在漸漸消失,隨之消失的還有年味兒。大規模印刷春聯的出現,使得寫春聯、貼春聯、品春聯的氣氛越來越淡了。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而最常見的民俗就是宰殺公雞了。過去人們吃雞吃魚都是有講究的,魚寓意“年年有餘”,雞寓意“大吉大利”。而殺雞一般都是殺公雞,一來是因為母雞在農村主要是為了生產雞蛋,而不作為肉來食,所以只殺公雞肉;二來是人們因為傳統意識中對於雄性的崇拜,雄性代表著陽氣,代表著旺盛,代表著向上,正符合人們對於來年期盼的興致。但是不論其溯源來歷,過年吃雞在過去確實是一件大喜事,值得人們摩拳擦掌的期待一番。


年俗之臘月二十七——宰公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