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在線問診納入醫保,這些概念個股漲幅驚人

當前正值疫情期間,此前並不活躍在大眾視野的在線醫療呈現爆發之勢,多方平臺數據顯示在線問診量激增,而機構對在線醫療概念股的追逐也呈扎堆之勢。

投研機構認為,在政策、市場及疫情的催化下,2020年互聯網醫療將迎來真正的爆發元年。

互聯網醫療既能夠讓人得到方便、快捷、可及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諮詢服務,同時也可以減少了患者在醫院內的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事實上,互聯網醫療在國內已興起多年,比如大家熟悉的平安好醫生、春雨醫生、丁香醫生等,全國多數公立醫院早在幾年前就開啟了網上預約。疫情期間,不僅僅是生活上出現了麻煩,也讓不少人出現了對疫情的焦慮,但去醫院又有一定風險。

疫情“黑天鵝”帶來了在線問診需求量大增,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至少有10餘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調動醫生10萬餘名,超過400萬人次在線上諮詢。

在線問診納入醫保,這些概念個股漲幅驚人

互聯網醫療受關注度提高,也帶動了二級市場上相關股票的良好表現。統計顯示,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互聯網醫療的公司有72家,從市值來看,互聯網醫療板塊72股最新市值共計1.47萬億,3股市值超千億。其中,恆生電子、復星醫藥、樂普醫療、東華軟件等市值都超過了500億。一些小市值股也涉及到互聯網醫療相關業務,如福瑞股份、萬馬科技、香山股份等,市值均低於30億。

自春節以來,互聯網醫療概念指數累計上漲11.54%,大幅跑贏上證指數。從個股來看,七成個股跑贏大盤,29股累計漲幅超10%,位居首位的是衛寧健康,累計上漲75.64%,漲幅居次位的是用友網絡,累計上漲50%以上。

從業績表現來看,上述72股有半數以上公司披露了2019年快報。按照快報數據計算,34股2019年加權淨資產收益率(ROE)為正,樂普醫療2019年淨利潤17.22億元,同比增長41.34%,加權ROE位居首位,達到24.96%;位居次位的愛爾眼科,2019年加權ROE為22.58%,恩華藥業2019年加權ROE也超過了20%。

從更長時間來看,過去三年加權ROE均為正的個股有29只,

而連續三年ROE超過5%的個股有19只,7股更是連續超10%,包括樂普醫療、愛爾眼科、恩華藥業、一心堂、魚躍醫療等。

在線問診納入醫保,這些概念個股漲幅驚人

資本市場上,在線醫療概念股也受到機構的扎堆調研與廣泛關注。

衛寧健康主營互聯網醫療信息化,目前互聯網醫療業務已成為其核心業務之一。調研信息顯示,2月12日,衛寧健康接待了包括重陽投資、尚雅投資、星石投資、雲騰投資、中歐基金、寶盈基金、博時基金、大成基金、匯豐晉信、匯添富、交銀施羅德、上投摩根等知名公私募機構在內共161家機構的集中調研。

另一互聯網醫療概念股創業慧康也獲得機構的扎堆調研。2月5日,創業慧康接待了包括紅杉資本、高毅資產、天弘基金、天風證券、人保養老、人保資產、南方基金、博時基金等在內共272家機構的集中調研,參與調研機構數量驚人。

3月2日,醫保局發佈《關於推進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常見病、慢性病“互聯網+”複診服務可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要求各地按照《關於全面推廣應用醫保電子憑證的通知》以及2019年發佈的《關於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的指導意見》開展工作。

中金公司認為,醫保線上支付進展超出預期,互聯網醫療行業拐點將提前到來。

在線問診納入醫保,這些概念個股漲幅驚人

疫情之下,居民對於在線醫療的迫切需求推動了互聯網醫療支付端的政策突破。中信建投指出,支付端的問題得到解決將有利於培養患者線上就醫的習慣,促進互聯網醫療行業加速發展。

在醫療需求未被滿足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疫情結束後行業仍將維持高增長。

該機構推薦互聯網醫療平臺企業(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以及產業鏈上游的醫療信息化企業(衛寧健康、創業慧康)。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