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你覺得是你在父母身上花的錢多,還是父母在你身上花的錢多?

時間檢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看到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之前那個“剛上大一,每個月問父母要7000元生活費過分嗎?”的問題。這就是典型的付出和回報的故事:

當我們還小的時候,也就是大學或者進社會之前,當然僅限於中國式教育。我們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吃穿用行都得靠父母,這個階段是父母花在我們身上的錢多。

那我們上大學或者工作了,有能力賺錢養活自己了,這時候父母理所應當不能給我們花錢。而是我們開始向父母身上花錢,畢竟父母為了我們操勞了一輩子,我們長大成人,他們卻已老去。他們用前半生換來了我們一生的財富。當他們不能在工作時,依然想到的是將積攢的財富留給子女,而我們對他們的回饋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分給父母,另一部分還得給自己未來準備,也就是創造一個全新的生命。這裡面還沒算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才有了我們所有能享受的物質追求。

所以,我們給父母的遠沒有父母給我們的多。


第1001個哈姆萊特


我家是我在父母身上花的錢多,從小在一個大山裡面的農村家庭長大的70後,家裡兄妹4個,父母靠種地為生,家裡非常非常窮,小時候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的那種,種什麼吃什麼,沒有稻田,只能種玉米,土豆,小麥,油菜,紅薯這些主食。土豆出來吃土豆,玉米出來吃玉米,一季不夠一季吃,我在農村讀了小學四年就回家務農了,後來在家種地一年後,村裡掃盲,要求沒有小學畢業的回學校讀到六年級畢業,就這樣我混到了小學畢業證。然後在鄉里種地,從我記事開始家裡買不起布做新衣服,都是穿的媽媽的衣服,是那種對襟盤扣款式,記得穿到學校老師說你這怎麼衣服到腳背。混到17歲也就是92年第一次走出大山離開家來到武漢至今,開始賺錢了就幫家裡補貼哥哥讀書,哥哥讀到高中職業學校畢業,後來分配到菸草公司上班,從出來一直補貼家裡習慣了,爸媽在家的衣服啥的全部包乾,可惜有時候媽媽還不太喜歡!每一年回家過年都是滿滿一車回去,空空的車回來,父母也給很多東西,但是總覺得年紀大了難得做,都想留下來給她們自己吃!我97結婚,由於妹妹也要出嫁,家裡只能夠給在身邊的妹妹準備嫁妝,我在城裡好像也不缺啥,於是父母商量借3000塊錢給我做嫁妝,爸爸帶著錢和兩床棉絮來參加我婚禮,看到我好像過得不錯,於是就給了1500的嫁妝錢。帶回去1500還給鄰居了!現在媽媽總在唸,家裡四個孩子最愧疚的是人我![呲牙][呲牙]


影子美眉


我今年五十多歲了,評心而說,父母從我生下來,到我十七歲高中畢業之後,我就一直負擔家庭的一部分生活支出。雖然父親有工作,母親還會做裁縫,一家七口半人(奶奶算半個),小時候那時普遍性家裡都很苦,作為家中的長子大都是要吃很多苦的,讀小學三年級就開始星期天跟著大人們走十多華里到山上去砍柴火,放假更不用講了,一直到高中畢業之後就很少去砍柴了,分田到戶之後,父親不會種田,父母壓制我的就學之路,逼迫在家中種幾畝地,結婚之後自已生了兩個子女,可是沒多久父親得了絕症去世,手下四個弟妹均未成家,還有兩個在讀高中,可想而知我這個做長子的負擔有多重,一直負擔兩個弟讀完中專大學為止,03年母親癱瘓不能自理,04年單位改制自已下崗買斷,母親18年去世,整整將近十六年時間,父母治病住院用了我辛辛苦苦十多萬元,這是直接的開支,還有間接的損失,也就是自已無法去工作賺錢,自已兩個兒女又考上大學供他們完成學業,搞得自已背上十幾萬元債務,還好丈兄弟子妹們幫忙解決了暫時的燃睸之急,現在基本上還好,能平常地生活過去。

說真心話,父母生了我,但是我付出了很多精力和自己的前途來維持家中生存,大家看了就知道我給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如今自已也做爺爺了,感覺自己沒有一點怨言,只要家裡人和睦,健康平安,兒女們能自食其力就感覺很幸福了!

最後,祝願大家善待長輩,困難是暫時的,一家人和和氣氣,健健康康,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友好94923256


大家好,我是讓知識改變你。就今天的話題我給大家說說我的看法,我覺得父母在我身上花的錢要比我在他們身上花的錢多,並且還不只是錢。

因為自我還沒出生,父母為我花的錢就已經沒數了,準備奶粉,衣物,生活必需品,出生後的花銷更是日日不斷,費心思就更不用說了,人雖小,但用的都是對我們普通家庭來說已算是高消費的了,不是獨生子,但幾乎跟獨生子一樣呵護。我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我是最小的一個,父母也是為我們操碎了心,把我們兄妹一個一個撫養成人,也耗盡了他們畢生心血,如今哥哥已成家立業生子,另外一個哥哥也已碩士畢業移民國外,我和姐姐也出嫁了。

總結這些年我在父母跟前,好像都沒有什麼付出,父母供我穿衣,吃飯,上學,生活必用,直至走出家門都在無盡的付出,回家探望所帶給父母的錢與物品,走時也是帶走的更多,更是幾乎把他們所有最值錢的東西和當時僅剩的一點錢都塞給我,總說出門在外不容易有備無患,總會有用的,可他們自己卻是節衣縮食,家裡用的傢俱物品及父母穿戴也都還是原有的樣子。自我成家後,三千多里的路程導致我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也多半在電話,微信裡聊天,打款給他們了,但很多次打款都遭到父母的回駁和不接收。總認為我嫁那麼遠生活過得能有那麼好嗎,即使我跟他們說過的很好,他們也還是照做,總還拿我當孩子一樣呵護照顧。這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要何時了卻他們牽掛呢。

可想而知,父母在我身上的付出至始至終都是在默默奉獻,始終如一。而我的付出簡直是太渺小了,即使我用畢生所有的力量去回報父母,也抵不過他們對我的付出,但即使這樣,我還是要竭盡所能的去回報父母,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身體也大不如從前,我會把他們在我身上付出的點點滴滴,在以後的日子裡也一點點的回報給他們。總之,大家能看得出,我從未出生到現在,父母在我身上花的錢以及付出的心血是遠遠超出我的付出。


讓知識改變你


家裡是農村的,確實比較窮,爸媽老是喜歡把你讀書這麼多年【小鄉村的,周圍很多同齡人都沒有讀大學,很早就結婚了或者出去打工了,就我還在讀書】,我們每年在你身上花了好多好多萬掛在嘴邊,說以後你工作了把我們在你身上花的錢還給我們就夠我們養老了巴拉巴拉,然後還算了一下賬,說我大概花了多少多少錢,我的心裡很難受,我以後又不是不管他們,但是他們老是把這種事情掛在嘴邊,好像我欠了他們好多一樣,我以後肯定狼心狗肺不給他們養老似的,而且還老是說我以後肯定不得理他們,不給他們飯吃,肯定跑遠些,不管他們……我一發脾氣他們又說就是逗我的,我經不起逗什麼的,我感覺很憋屈,有時候真的很想工作以後把錢還給他們了就算了,很煩躁,不知道怎麼辦,有人和我一樣嗎?




彬彬看影院


很慚愧,看到這個問題,我心裡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父母花在我身上的錢更多。

我從小比哥哥學習成績好一點,父母對我的期望也很高,學業上一直供我完成了大學,甚至結婚後,暫時條件不好,父母都在經濟上幫助了我很多。因為哥哥在家,父母一直操持家裡,侄兒侄女也大多是父母照看。每次回去父母都掛念我,多多少少都還會給我點車費錢,現在又給我的孩子錢。

我心裡也很想孝敬他們,可是父母說他們苦不動又給。真的好怕他們一年一年變老,而我卻什麼也做不了,連陪伴都很難做到。

所以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把自己過好,更有錢,也更有能力,讓父母不再老是掛念自己。再給父母一些我能給的東西。



終點之後333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那就是父母在我身上花的錢多,最主要的是很多東西不是金錢所能衡量的。

首先,父母把我生養下來,從一出生一直到大學畢業,這期間一直是父母出錢在供我讀書和吃穿的費用,雖說以前的花費很低,但這麼多年下來,累計總數也是不少了。

其次,工作後雖然基本上不再花費父母的錢了,但在第一次買房時,因為剛剛工作,積攢的錢不夠,父母又幫了忙。

現在雖然自己生活穩定了,也希望兩位老人能過上好日子。但他們一輩子節儉慣了,有時候給他們一些錢,他們還是捨不得花,而只能偶爾給他們買一些吃用的東西,但這又能花費多少呢?再說了,以前的錢多珍貴,現在的物價飛漲,花費的這點錢跟以往的也不能相提並論了。

其實,說這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最主要還是說這個問題根本就沒必要去計較。父母養育的恩情比海深,比山高,不是金錢能衡量的,再說了父母們從來對於自己孩子都是無所吝嗇的,也是不在意回報的。






斯世如水此生如煙


按我這輩人,父母只養我長大成人,當時從長大讀書到高中,多用不了多少錢,但八0後,到九0後出世的孩子,從出世吃奶,紙尿褲,學前班,小學到高中,大學,考公務員,娶兒媳婦,買車房,不算了,兒子有百分之一錢,回報就不錯了。


Go策略



熟悉的陌生人hh


我個人經驗,從上學到畢業到工作五年的目前為止,我的父母給我花的錢比我給父母花的多,現在我的父母還年輕,沒有涉及到養老的問題,所以我還沒有每個月固定給父母養老金,每年過節日時或者是過年會給父母買禮物或者發個小紅包。目前計劃應該每個月固定給父母一些養老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