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寶寶吃飽後,會用這些行為“暗示”媽媽,當心過度餵養損傷脾胃

給寶寶們穿衣服的時候,寶媽要能摸索到一定的規律,比如:可以摸一下他們的後背,涼的話就加衣服,熱的話就脫衣服。但是,當寶寶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寶媽們要怎麼才能知道他們是不是飽了呢?事實上,如果寶寶們吃飽了,他們就會作出某些具體的動作來暗示媽媽:“我吃飽了,別再餵了”。

寶寶吃飽後,會用這些行為“暗示”媽媽,當心過度餵養損傷脾胃


寶媽們要了解寶寶的這些“暗示”,否則強行給寶寶餵食,最終可能會損傷寶寶的腸胃和身體。

母乳餵養的寶寶,會用這些動作來表達“我吃飽了”

雖然他們不會說話,但人們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天生就具備的,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餓了找到母乳、飽了推開母乳。當寶寶吃飽了之後,他會拒絕再含著母乳,或者將口中多餘的“飯”吐出去,這時候,寶媽們就應當知道,寶寶已經飽了,不要再喂他們了。

寶寶吃飽後,會用這些行為“暗示”媽媽,當心過度餵養損傷脾胃


對於吃輔食的寶寶,他們會用這些的動作來表達“我不想再吃了”

一般來說,寶寶在出生後的第4個月到第7個月之間,會有“挺舌反射”,他們會不自覺地把口中的固體物質,用舌頭推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行動。畢竟,寶寶此時還不能吞下固體的食物,盲目讓其進食很可能會導致出現窒息的情況。不過,如果寶寶的挺舌反射結束了,那麼就可以開始給他們補充食物。如果餵食一段時間後,寶寶又將臉轉向一邊,同時嘴裡不斷吐出食物,這就說明他已經飽了,父母不需要再餵食了。

寶寶吃飽後,會用這些行為“暗示”媽媽,當心過度餵養損傷脾胃


另外,如果寶媽們發現寶寶們在一開始添加輔食時,就總是用舌頭推出食物,那麼這說明他們的“挺舌反射”還沒有消失,需要等過段時間以後再添加會比較好。

當寶寶一歲時,他們就可以開始吃成人吃的食物了。餵食時,如果他們總是把臉朝外,吃了一會兒就跑開了,那麼這就意味著他們對食物已經沒有興趣了。所以寶媽們應該及時查看寶寶是不是已經吃飽了,如果是的話就要停止餵食,千萬不能強行喂。

寶寶吃飽後,會用這些行為“暗示”媽媽,當心過度餵養損傷脾胃


當寶媽們喂寶寶吃飯時應當注意,下面這些方法會很容易讓寶寶吃撐,所以切不可取。許多父母都煞費苦心地讓孩子吃東西:比如打開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畫片或者電視節目,邊讓孩子們看電視邊喂他們;在米飯中加一些紅糖或者白糖,藉此引起孩子們對吃飯的興趣……事實上,這些方法都是有極大壞處的。

因為,當寶寶們被動畫片或者電視節目吸引時,他們沉溺於其中的情節,在無意識狀態下,他們很難意識到自己可能吃撐了,因此很容易腹脹或者胃積食。

寶寶吃飽後,會用這些行為“暗示”媽媽,當心過度餵養損傷脾胃


對於另外一種在寶寶的飯中添加多種糖來引起他們食慾的做法,一是這樣糖分過多,容易引起齲齒;二是寶寶很有可能失去吃蔬菜的興趣,這會導致寶寶飲食搭配不平衡,營養攝入不充足,這同樣也是不可取的。

隨著寶寶身體的成長變化,他們每頓飯的飯量也不一定都是固定不變的,偶爾少吃一點也沒關係。所以寶媽們千萬不能為了讓寶寶多吃而強行餵食,這樣會損傷寶寶的身體,影響寶寶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