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再好吃的東西,它吃多了都會膩的,更何況日本的牛肉罐頭那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日本的“牛肉罐頭”其實是侵華戰爭的縮影,讓我們通過特殊的角度,來解讀“牛肉罐頭”背後所隱藏的信息,通過“牛肉關頭”來探索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的榮辱興衰。

事實上,日本是一個十分矛盾的國家。 首先,大和民族具有極其強烈的民族優越感,但是有限的國土面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和民族的發展,損害了日本天皇那不可一世的自尊。

當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將貫有“東方巨人”之稱的中國領導向衰落的時候,日本人似乎看到了擴張領土的時機,經過數十載的鋪路之後,日本人終於按耐不住侵略中國的慾望,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開始了萬惡的侵略計劃。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自負的日本人認為,只要佔據了中國的東三省,就能夠在蘇聯邊境建立後勤補給基地,從而使關東軍毫無顧忌的將戰略目標直指高加索地區的油田,如此一來,便能夠配合德國夾擊蘇聯,一旦蘇聯被佔領,中國將會成為日本與德國的盤中餐。

起初,日本非常果決的去履行這個戰略計劃,並且十分自負的認為這個戰略計劃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日本幾乎給予了關東軍最好的裝備、食物,其中日軍配備的“牛肉罐頭”,更是成為了我軍解饞的必備佳品。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日軍的牛肉罐頭分為前期、中期、後期三種。

前期的牛肉罐頭以牛肉為主,蔬菜為輔,罐頭內含200g的牛肉,和150g的蔬菜,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口感也不錯。

由於美國屢次襲擊在太平洋海面上運輸石油的日本貨船,導致日本失去了太平洋的控海權,無法在印度獲取發動戰爭所必須的石油,為此,好死不死的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日美戰爭爆發之後,日本大量擴充兵力與美國展開奪島戰役,由於兵力的疾速膨脹,再加上再東亞戰場上早就是入不敷出,導致日本的戰爭資源日漸縮水。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由此,日本的牛肉罐頭便進入了中期階段。 中期的牛肉罐頭以蔬菜為主,牛肉為輔。

捲心菜、土豆、廉價的洋蔥成為了主要食料,而牛肉的份量則少的可憐,與其說是牛肉罐頭,不如說是牛肉湯罐頭,味道和營養方面也大幅度降低。

美國拖住日本侵略亞洲的腳步之後,日本必須面對國內資源日漸匱乏的窘境。於是乎,日本將魔爪伸向了我國華北,企圖佔領物產豐富的華北來獲取戰爭資源。

日本人侵略華北的行為徹底激怒了中國人,國軍和我黨在中華大地上與日本人死磕到底,日本被迫進入雙線戰爭的窘境。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美國打不過,中國又拿不下,蘇聯還在一旁看熱鬧,本就資源匱乏的日本不得不在食物上偷工減料,日本的牛肉罐頭正式進入後期階段,俗稱“豬食階段”。

後期的日本罐頭中已經沒有牛肉了,只剩下牛血和牛雜碎。

鹹水味的菜湯中混雜著大塊的牛血和牛雜碎,其中還包含著少量的牛肉沫和蔬菜,猶如泔水一般味道複雜,不可言傳。

吃在嘴裡“提神醒腦”,咽入肚中“胃海翻騰”,連日軍都吐槽是豬食,可見有多麼難吃了。 日本的牛肉罐頭反應了日本在二戰時期的三個階段,見證了日本侵略者從輝煌走向滅亡的一系列過程。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俗話說“小事見大道”,一盒小小的罐頭中不僅有牛肉,還有日軍的興衰榮辱。

不過話說回來,日軍如此吐槽難吃的食物,在咱們的戰士們眼裡,卻仍然是稀罕玩意兒。一般得有活動才捨得拿出來吃。電視劇《我的兄弟叫順溜》中,陳大雷依靠老戰友的幫忙,成功在小黃莊擊敗日軍,特地拿出了繳獲的日軍牛肉罐頭來款待老戰友。而《亮劍》中張大彪更是在戰友們面前炫耀“日本的牛肉罐頭伺候著……”

這可不是什麼崇洋媚外,原因很簡單。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咱們那時候得條件太艱苦了,有時候一個窩窩頭,一碗米湯,或者兩個土豆紅薯什麼的,那就是一天的口糧,很難見到些油葷的食材。打仗是個力氣活兒,沒有油水,拿什麼和日本人拼?

更不要說,人家有著更好的裝備、更良好的技戰術訓練。

我們的戰士們,只能拿命去拼。正如歌裡面唱的:“把我們的血肉 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楊靖宇烈士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戰死後遺體被日軍解剖,而日本人在他的胃腸裡沒有發現一粒糧食,有的只是沒有消化的樹皮、草根以及棉絮。

二戰日軍吃的是牛肉罐頭,為何士兵卻說伙食連豬食都不如?

這是一個人的意志力,一箇中國人的不屈抗爭,是勝利的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