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王勃的詩句“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是說的撫州嗎?


這個問答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王勃在《滕王閣序》中驚歎“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臨川之筆”四個字被後人多種解讀。

其實,臨川建置於東漢,歷史上“臨川”這個區域的行政區劃和地名,曾幾度更名“撫州”,然後又重新叫回臨川,以致於現在人們在說到“臨川”與“撫州”,都有點傻傻分不清楚。但以前的臨川,一般就是指現在的撫州。


滕王閣


在宋代以前,其實臨川還是默默無聞的,臨川文化名人嶄露頭角的也還非常少。王勃所處的唐代,江西的64名進士中,臨川還一個都沒有。他詩中所說的“臨川之筆”,實在不是本地文人才子的光輝寫照,而是記錄了異地文人在臨川所留下的光輝照耀,讚美臨川的文風昌盛。

“臨川之筆”究竟說的是哪一支筆?現在說法都不統一,但有兩種說法居多,一種是無形的筆,一種是有形的筆:


1、謝靈運

說“臨川之筆”是謝靈運的說法居多。東晉時期謝靈運在臨川任內史,他在臨川時深得百姓愛戴,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人們都稱他為“謝臨川”。甚至於在他死後,臨川的百姓為了紀念他,還在廟裡供奉他為“康公菩薩”,稱這廟為“康公廟”。謝靈運也是臨川人特有的文神,一直被紀念至今。謝靈運的“筆桿子”真是厲害,是第一位全力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被稱作山水田園詩的鼻祖,他也是著名的佛學家和旅行家,在臨川任職時,就書寫了許多如朱華般美麗的詩句,也書寫了對臨川風土的無限留戀,那個時候的謝靈運,是臨川文化的大IP,那時候王安石還沒出生。



2、王羲之

還有一說這“臨川之筆”是指東晉時任臨川內史中國“書聖”王羲之,他比謝靈運還更早就在臨川任職,這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一支筆”了!他當年勤練書法,經常在臨川郡城的東面一口低窪的長方形水池中洗墨,池水都因此變黑了。洗墨池見證了他“有志者事竟成”的精深功夫。


王羲之


至於王勃所說的臨川之筆,到底是哪一支筆,抑或是包含了很多支筆,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唯一不用質疑的,就是這的確說的是撫州臨川。

歡迎多評論多互動。


江西古村和非遺


是的 說的就是撫州


檸檬月689


作為晏殊故里的文港鎮毛筆之鄉,古屬撫州府臨川縣,現屬南昌市進賢縣。2018年,文港鎮毛筆產量達到7.8億支,產值23.15億元,毛筆相關商品佔據全國75%的市場份額。


lipuren


對。但臨川在這裡是指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他曾任臨川內史,在這裡稱謝靈運是稱他的官職,和稱王安石為王臨川(籍貫)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