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世上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上有十分憂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政治敏感,兵家必爭之地;三教聖城,全世界人的精神故鄉。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來以色列之前,會以為耶路撒冷是這趟旅行的全部,而真的踏上這片土地,會覺得所有的猜想都是正確,且愈加神秘和複雜。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這是一個有點“混亂”的城市,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城市;如果你是歷史與宗教的愛好者,每一段磚瓦都講著故事,即使不是,也會驚歎於猶太人、阿拉伯人和基督教亞美尼亞人在這座城市的“友好相處”,它像整個世界的縮影,和而不同。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幾乎每一個來到耶路撒冷的人,第一站都是橄欖山,它是耶路撒冷最好的觀景臺。正對聖殿山的位置,可以在橄欖山頂看到聖母教堂、還有耶路撒冷標誌性的“金頂”,而腳下的土地,則有15萬猶太人安葬於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墓,因為猶太人相信,彌撒亞在審判日歸來時,上帝決定救贖死者的位置就在此。



儘管登上橄欖山的路永遠擁擠不堪,不過在虔誠的教徒心中,這裡有耶穌昇天的地方,現在被稱為“俄羅斯昇天小禮拜堂”,是東正教的傑作,橄欖山上最高的建築。也有聖母瑪利亞之墓,現在的建築建於十字軍時期,昏暗的空間和古老的黃銅吊燈,歷經千年,依舊神聖。抹大拉的瑪麗亞教堂,是在橄欖山頂上不會錯過的建築,七個金色的洋蔥頭,而這一家教堂,只存在了100多年,是亞歷山大三世為了紀念母親而建,這裡也有全城最好的唱詩班。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在歷史面前,每個人還是孩童,在大衛塔的一個又一個展廳,你會不停的有這種感覺。現在的大衛塔內部是耶路撒冷歷史博物館,那些搞不清楚的國王、歷史事件,原則來說大衛塔幫忙梳理的清清楚楚。它按照年代順序,從公元前2000年一直講到了以色列建國1948年。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最初大衛塔被用於大希律王的宮殿,拜占庭帝國、十字軍,奧斯曼土耳其人都用自己的意願改造過這裡。約翰福音中說,本丟·彼拉多曾經在這裡審判了耶穌;近代史上也有1917年艾倫比將軍在這裡宣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結束。2000年的城牆,3000年的溝壑,在歷史面前,我們都是學生。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對於普通旅行者來說,可能很難融入社區去參與一次安息日儀式,在每個週五晚上日落時分,人們會集中到社區中心,由有經驗的長者帶著大家祈禱,市民自己彈吉他伴奏,講述這個星期的愉悅或者苦悶。隨後大家隨著音樂跳舞,寓意家人在一起,永遠會有美好的生活。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音樂聲止,儀式上的小朋友小天使們就會開始讓每個人分食一塊麵包,有愛的人,永遠不會被這個世界拋棄。整個儀式大概半小時,但是那種舒緩溫柔的音樂,會治癒每一個曾經被傷害過的人。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屬於聖殿山的一天需要開始的非常早,避開擁擠的行人,以免迷失在阿拉伯區的老街巷中。早起才有機會靠近著名的“金頂”,和岩石圓頂清真寺來張合影。以及有機會進入聖墓教堂,儘管可能還是無法排上耶穌墓的隊。此時的哭牆還相對比較安靜,沒有感天動地的悲愴,那麼出發吧。



聖墓教堂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如果你不是基督教徒,可能無法理解老奶奶終其一生一定要來耶路撒冷朝聖,就是為了進入聖墓教堂的墓室,請求耶穌的救贖。

因為這裡是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死亡和復活的地方,也是著名“十字架苦路”的最後幾站。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教堂在耶穌受難後300年建立,海倫娜也曾在這裡挖掘出三個真十字架,病人觸碰後大病痊癒,由此聖墓教堂在基督徒心中的地位,永世不可撼動。


哭牆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很多人會在聖墓教堂耶穌下葬前的塗膏石上哭泣,有更多人在耶路撒冷的哭牆面前祈禱。這是一個男女分開的區域,猶太人心中的聖地。

因為這裡是全城最接近1世紀時聖殿位置的地方。所有流離在外的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哭牆祈禱,牆壁石縫裡也塞滿了小紙條,每個人都可以用這種方式與上帝交流。


岩石圓頂清真寺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如果不是穆斯林,岩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是不能進入,恰好回應了阿克薩的名字,最遙遠的清真寺。不過沒有人可以抗拒岩石圓頂清真寺的魅力,甚至在航拍圖中,它代表的就是耶路撒冷。


猶太人認為,亞伯拉罕在這裡祭祀他的兒子;而伊斯蘭傳統則說,先知穆罕穆德正是從這裡登上天堂。清真寺建於公元688年,純金的裝飾閃閃發光,裡面還鐫刻著古蘭經。不過現在圓頂清真寺的外部的黃金的最新一次修建是約旦老國王侯賽因捐資,超過800萬美元。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很多博物館會因為一個關鍵詞就名垂青史,以色列博物館也是這樣的選手,博物館中陳列著這個地區5000年的風霜雨雪,有一個專門的展館在放置800卷的《死海古卷》,即以希伯來語寫成的早期猶太教、基督教經文。以賽亞書的出土和破譯證明著歷史有源、宗教有根,猶太人的精神寄託,真切存在過。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除了死海古卷,博物館更多空間呈現著猶太藝術和生活的部分,很多聖經、聖地的考古發現都留存在其中。無論是馬賽克瓷磚,還是鍍金裝飾的會堂,四座來自不同地區,重新被裝飾的會堂直接作為博物館的一部分鑲嵌其中。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不過可能略感意外的是,博物館中也收藏了歐洲非常多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作品,雷諾阿、德加、莫奈、塞尚,在藝術面前,人們也終於打破了對種族和民族的堅持,人本平等。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以色列是個超典型美食混合的國家,阿拉伯人吃著他們的烤肉和烤串,猶太人認真吃著鷹嘴豆,對於中國旅行者來說,只要會點菜,基本可以避開“老乾媽”的誘惑。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前菜一定會有一盤以西紅柿為主題的沙拉,再搭配一些鮮魚刺身,然後配著當地人的主食“饢”,和新疆人“饢”的相似度高達99%,只是這邊的饢更酥脆一些。主菜就淋漓盡致的發揮著各種烤肉元素,不過這裡的醬汁,相比印度、土耳其,還屬清淡之流。而以色列人也非常喜歡甜品,他們的甜品最大程度的吸收了西式甜點的做法,提拉米蘇、巧克力熔岩蛋糕。一餐阿拉伯+歐洲的菜品正徐徐展開。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世界上很少有一個紀念館和他一樣,如此的悲壯,又充滿力量。它用時間軸的方式,呈現了二戰時期,600萬猶太人死於納粹之手的慘烈,從解僱猶太員工,到送去城市的管制區,到乘火車一列一列的開往奧斯維辛,再到二戰勝利,猶太人回到耶路撒冷開始慢慢復國之路。黑白的照片,白髮蒼蒼的講述者,像一把利劍,直指心底。在戰爭、災難面前,人性本惡彰顯的淋漓盡致。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不過展館的最後一個廳是姓名廳,一個直徑近10米的巨大燈罩形建築,裡面貼滿了可以找到的離世者的照片,周圍還準備著幾百萬個文件夾,留住他們的故事,證明這個人曾經在世界上,存在過。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以色列的國歌叫希望,被稱為世界上最悲壯的國歌,最初在19世紀末猶太復國大會上演唱,這首歌也陪伴著猶太人民在家園流離失所之時,精神上仍團結在一起。正因如此,在歷史上最大的災難之後,猶太人建立了大屠殺紀念館,也建立了錫安博物館,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在二戰時期幫助過猶太人的“恩人”紀念館。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這裡有政治家、和平主義者,他們為二戰結束,世界重回安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這裡也有平凡的普通人,可能是偷偷打開學校的老師,庇護猶太人;也可能是偷運兒童出去的醫生,把病人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更有著名的瑞典外交官,他本人一次一次爬到運往奧斯維辛的火車車頂,向車內的人撒簽證,然後再讓德國軍人停車,解救有簽證的人民,他用這樣的方式,最終救了12萬人。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離開耶路撒冷時,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旅行大巴,向這裡運送更多的遊客,它依舊熙熙攘攘,依舊熱鬧非凡,耶路撒冷悲情,但悲情中卻充滿希望。


//今日互動//

用三個關鍵詞形容你心中的耶路撒冷



感謝騰訊旅遊&以色列旅遊局對本文的貢獻。



三天兩夜的耶路撒冷:三教聖城,天下九分美,天下九分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