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妖貓傳裡面空海是楊玉環的轉世嗎?

晚安樹袋熊


一千數百年前,白居易《長恨歌》傳入日本,引發了日本人無數的遐想……

《妖貓傳》日譯《空海》,於2月24日在日本登陸。《妖貓傳》取材於日本夢枕獏的小說《沙門空海之大唐鬼宴》,該小說把空海當做是楊貴妃轉世。當然,空海——楊貴妃轉世說並非該小說的獨創,蓑蟲著《龍神楊貴妃傳》也有相似的內容。其根據是傳說楊貴妃渡日之後,又生活了近20年,於774年仙逝,而空海恰好是這年出生的。

那麼,如果空海在世,會不會同意這種說法呢?當然不會。

空海(774-835)是日本平安初期高僧,真言宗開山鼻祖。804年入唐,大概是住在長安延康坊西明寺。他在新昌坊青龍寺師從惠果大阿闍梨,青龍寺是中國的密教中心,惠果印度密教僧不空三藏(705-774)的高徒。

白居易在長安的各處居住過。在元和六年(811),居住在宣平坊,此後也曾居住在大慈恩寺所在的晉昌坊之北的昭國坊。長慶元年(821)50歲時,白居易在青龍寺所在的新昌坊購買宅邸,他年輕時也曾有過在新昌坊寄宿的經歷。

白居易在新昌坊的家就位於青龍寺之前、丹鳳樓之後。庭中有數株松樹,他對此頗為滿意,還在窗下種竹子。太和九年(835),白居易賣了這處宅邸,把賣得的錢做為養老金。白居易有每天眺望春龍寺的時代,是在空海離開此寺數十年之後。和王維兄弟一樣,白居易也篤信佛教。密教本山青龍寺的樣子對詩人的心有很大的影響。某年初夏,他賦了首詩,名曰《青龍寺早夏》:

塵埃經小雨,地高倚長坡。
日西寺門外,景氣含清和。
閒有老僧立,靜無凡客過。

殘鶯意思盡,新葉陰涼多。
春去來幾日,夏雲忽嵯峨。
朝朝感時節,年鬢暗蹉跎。
胡為戀朝市,不去歸煙蘿。
青山寸步地,自問心如何。

空海在大唐待的時間並不長,和白居易不認識的可能性更大。

其實空海是這樣的

密教的另一箇中心,是位於靖善坊的大興善寺。整個靖善坊全部為大興善寺。此坊面向朱雀門街,位於東西分界線的東側。天寶十五年(756),不空居此傳密教,翻譯《金剛頂金》等密教經典。寺內有不空三藏塔,塔前多松木,旱災時以其枝為龍骨乞雨。不空是乞雨的名人。不空於774年6月15日入寂之時,正是空海出生之日。據稱空海深信自己是不空轉世。

參考 陳舜臣著 陳巍譯《長安之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