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網絡小說挖坑不填,小說結尾來了句: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喜歡網絡小說的書迷,對一個詞肯定不陌生,這個詞就是“挖坑”。曾經有作者感嘆:“不挖坑沒人看,挖坑不填被罵慘”。網絡小說所謂的“挖坑”,其實就是在小說中埋伏筆。適當的伏筆可以激發讀者的探索欲,就好比大街上看見了一個窈窕背影,總希望能正面看看到底長什麼樣。

網絡小說挖坑不填,小說結尾來了句: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當然挖坑太多也不行,為啥?一是有故弄玄虛之嫌,讓讀者看了半天不知所云。二是後面你不好填坑啊,現在好多小說作者都揹負著“坑神”這一名號,代表人物就是辰東,例如《神墓》,有讀者曾感慨說:當年太年輕,看完了《神墓》才知道,全書各種挖坑,填坑不少邏輯不通,不少乾脆不填 。

網絡小說挖坑不填,小說結尾來了句: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還有一個挖坑不填的就是《盜墓筆記》的南派三叔,堪稱挖坑無數,不過三叔已經良心發現了,開始填坑。而另一本小說《英雄志》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坑填上了,這本書坑挖的太大,到現在也沒有結局。作者孫曉多次出來說要結局了,最後總是不了了之,沒下文了。書迷感嘆:待到《英雄志》完結時,家祭無忘告乃翁。

網絡小說挖坑不填,小說結尾來了句: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其實像一些玄幻挖坑不填就算了,畢竟寫的玄乎的東西,但有的推理小說也挖坑不填,這就說不過去了吧。比如一本小說,前面90%篇幅作者埋梗無數,給人感覺要麼就是一個驚天妙局,要麼就得再出七八本書來逐一解釋……或者就像很多“只顧主線”推理作家那樣處理——棄之不理。這位作者卻不落窠臼,最後一章隨意完結了主線劇情,然後加入一段反思:“雪夜的腳印是怎麼回事?酒店的服務員究竟有沒有被掉包?公文包裡的血書究竟是誰放進去的?……”基本把所有支線都回憶到了,然後……“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網絡小說挖坑不填,小說結尾來了句:算了,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哈哈,這個思路無數網絡小說都能通用啊!你還遇到過哪些挖坑不填的小說?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