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太子,卻被“命運”束縛而死

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太子,卻被“命運”束縛而死

中國歷史上,不僅皇帝多,太子也多,但最有才華的太子,卻只有一個。

他叫蕭統,是梁武帝的長子。

在蕭統兩歲的時候,就被梁武帝定為接班人,封為昭明太子,由此可見,梁武帝對他的喜歡。

蕭統極孝,為了方便母親閱讀《金鋼經》,他把《金鋼經》分為三十二品,更為了讓母親理解《金鋼經》的要義,他在每一品的前面又特意加註了總結,這樣,母親讀經就容易多了。

在這之前,

《金鋼經》是不分品的。

從這一點看,

蕭統不但孝順,

心也很細。

心細是好事,考慮事情周全,能照顧到方方面面,可是,一個大男人什麼事都心細,就不一定是好事,有些時候,還因為心細惹出麻煩。

因為心細就生疑

生疑就猜測。

而有些悲劇,

往往因毫無根據的猜測產生的。

蕭統就因為心細,

惹出麻煩來了。

蕭統的母親叫丁貴妃,丁貴妃死後,蕭統找人為母親選了一塊上好的墓地。

墓地選好後,蕭統便著手設計施工,他想為母親造一個富麗堂皇,高端大氣的陵寢。就在準備開工的時候,梁武帝突然下令:

停建。

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太子,卻被“命運”束縛而死

蕭統很不理解,這不違章啊,各方面手續齊全,他很鬱悶,很想問問父親,

為什麼?

但他不敢。

事情差在哪呢?

蕭統百思不得其解。

梁武帝為啥不讓蕭統給他母親建陵?不是不讓,而是蕭統選的地方不對。

哪不對了?

哪都不對。

原來,在蕭統給他母親選陵址的時候,也有一個人想賣地,當然了,誰賣地不想賣個好價錢,現在有“拆二代”,在過去早就有“賣二代”了。

這個賣地的人,認識一個宮裡的太監,倆人關係不錯,賣地人就找到這個太監,他對太監說,我這塊地賣二百萬,如果能賣到三百萬,那多出來的一百萬就是你的。

一百萬,足夠讓一個人去賣命了,

過去是,

現在也是。

這個太監叫俞三副,正好在梁武帝身邊當差,他便借這方便之機,向梁武帝進言,說太子現在選的墓地確實好,風水極佳,只有一樣不好,說到這,俞三副故意停了停,梁武帝好奇的問道,那樣不好?

俞三副慌忙跪下,說了一句差點把梁武帝鼻子氣歪的話,

對皇帝不利。

梁武帝聞聽震怒,太子這是要幹什麼?,馬上傳旨,停建。

俞三副一見皇帝發怒,立刻獻媚道,現在有一塊好地兒,適合貴妃娘娘做寢陵,只不過價格有點高。

梁武帝冷笑,

我差錢嗎?

母親的陵址被迫更換,對蕭統的打擊很大,他找來一位道士,看看母親新陵址風水如何,道士一看,大搖其頭,說這個地方風水欠佳,不但貴妃娘娘在地下不得安生,對太子也非常不利。

蕭統一聽就慌了,忙問,有破解之法嗎?

道士點點頭,

當然有了。

具體做法是,用蠟鵝和其他一些物品埋在墓前長子的位置上,可破解一切不利於太子的事端。

太子的做法被人告到梁武帝那兒,武帝大怒,命人挖出“厭伏”的蠟鵝和物品,並要對太子進行嚴懲,幸虧大臣除勉扱力勸阻,武帝才沒有深究,只是殺了那個道士。

這次對蕭統的打擊更大,他覺得母親陵址不好,對自己不利的事己經開始來了,他每天膽戰心驚,疑神疑鬼,生怕禍事上身,精神不振,心理陰影面積達到了百八之八十。

由於精神恍惚,在一次遊湖時,他不慎落水,大腿被劃開了一個口子,不久,因病情嚴重而死。

一代大才子,

就這樣被“命運”束縛而死,

僅僅三十一歲。

歷史上最有才華的太子,卻被“命運”束縛而死

蕭統三歲時就能讀《孝經》和《論語》,五歲通讀《五經》,並且能大段的背誦,八歲就能登臺講經。

他著述和編著的各種文選文集有八十卷,最著名的是《昭明文選》,有人說,文選爛,秀才半。也就是說,讀好《昭明文選》,你就是半個秀才了。可見人們對《昭明文選》的推崇。

蕭統雖然滿腹經倫,才華耀世,但他痴信風水之說,給自己套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始終沒有跳出來。

人有才華固然重要,

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高度的思想價值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