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新型“元”级潜艇已具备作战能力 中国潜艇发展不易 但硕果累累

新型“元”级潜艇已具备作战能力 中国潜艇发展不易 但硕果累累

近日,在央视以《试训融合,加速新装备形成实战能力》为主题的报道中,解放军海军最新的“元”级常规潜艇与“宋”级等老一辈潜艇一道,进行了新老装备融合训练,显示出“元”级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作战能力。

新型“元”级潜艇已具备作战能力 中国潜艇发展不易 但硕果累累

与以往的“明”、“宋”等级常规潜艇相比,“元”级是中国第一款采用水滴形艇体的大胆之作,水下阻力小,适航性好,同时,“元”级外壳几乎完全覆盖了一层橡胶消音胶板,噪音水平处于世界先进常规潜艇梯队。“元”级的成功研制与形成战斗力的意义甚至不亚于造出一款核潜艇,如今的中国潜艇部队“核常兼备”,乃是手握“元”级常规潜艇、095型战略核潜艇等各型潜艇的强大水下力量,在60年前却还是一支只有几艘苏式老潜艇、总吨位刚刚超过2000吨的“小不点”,几十年发展的艰辛不言而喻。

新型“元”级潜艇已具备作战能力 中国潜艇发展不易 但硕果累累

中国潜艇部队完全是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在中苏蜜月期,1954年,苏联的培训和支援使中国拥有了第一支潜艇部队,其下辖两艘老旧的苏联潜艇“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而一年后的1955年,美国海军即装备了世界首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中国当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可见一斑。随后,通过“六·四”和“二·四”协定,中国从苏联获得了613型鱼雷潜艇、633型、629型常规潜艇,其中629型具备弹道导弹发射能力,这些潜艇的仿制为我国之后常规潜艇乃至核潜艇的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型“元”级潜艇已具备作战能力 中国潜艇发展不易 但硕果累累

1969年,首艘“明”级常规潜艇开工,并于1974年交付海军,1992年,首艘“宋”级常规潜艇开始建造,经过两年建造即告下水,几十年间,两级常规潜艇的改进型号层出不穷,不少潜艇用上了以AIP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生存能力和隐蔽性大大提升。及至“元”级,中国常规潜艇已经整合了AIP技术、围壳十字舵、艇尾十字舵、水滴艇体等技术,耐波性、适航性和隐蔽性能不仅是中国常规潜艇中最好的,在世界常规潜艇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从仿制苏联小型潜艇,到造出自己的先进常规潜艇、核潜艇,中国潜艇60年间走过了世界海军强国的百年发展路程,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于国内技术开发的S-26T常规潜艇已经远销海外,搭载“巨浪”潜射弹道导弹的094、095型战略导弹核潜艇更是我国战略核威慑的重要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