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事件回顧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烏克蘭語: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或簡稱“切爾諾貝利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福島縣第一核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核電站福島核電站的第一站,位於福島工業區,是東京電力公司的第一座核能發電廠,共有六臺機組,均為沸水堆。2011年3月12日,受東日本大地震影響,福島縣第一次發生核洩漏。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第一核電站的1至6號機組將全部永久廢棄。聯合國核監督機構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幹事表示日本福島核電廠的情勢發展“非常嚴重”。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核事故定為最高級7級。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事故處理的差異

非常清楚的是切爾諾貝利是國家緊急情況下,蘇聯整個國家都動員起來搶救事故。

第一步,由數百飛行員和直升機傾倒砂子,硼酸對反應堆冷卻,然後倒鉛中止連鎖反應,結果是飛行員受到過多的放射劑量而幾個月內死亡。

第二步,一個專家小組被送往派往反應堆底部抽乾水以避免第二次爆炸,專家們也因為輻射過量而死亡。

第三步,從全國各地方收集了上千名的礦工來挖一個隧道到反應器的底部,灌注一個混凝土地基,以保護半個歐洲的地下水,許多人的礦工被放射性疾病折磨他們的餘生。

第四步,建立一個混凝土棺材,以隔離損壞的反應堆。在這次行動中,動用人數是最多的。一些被送往清潔核電站周圍的土壤,一些去建造石棺,最危險的是一些去清理鈾棒,這些人被稱為生化人,總共有3500人之多,他們都將面臨生命危險。最後半年內完成四個步驟,災難終於得到控制。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日本的事故,它不是在第一次全國緊急狀態,因為大地震引發的海嘯遠遠大於當時的核事故,另外是一家公司--東電,而不是政府負責挽救局勢,但遺憾的是該公司選擇了錯誤的方式。起初,該公司希望保全四個反應堆,所以他們用海水冷卻反應堆。但是,用水冷卻的後果是造成了三個反應堆的氫氣爆炸和第四個的火災。爆炸後,首相要求自衛隊用直升機取水冷卻反應堆,和切爾諾貝利一樣的行動,但自衛隊拒絕在第一時間行動,理由是怕輻射,最後他們還是做了,但是躲在很高澆水以避免輻射,但效果較差,水很少落在反應堆上,結果三個反應堆的堆芯融化,事情越來越糟糕。奇怪的是,這個時候,日本才開始想起外接電源冷卻反應堆,並要求國際社會幫助。

福島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事故的結果

切爾諾貝利,它使蘇聯耗資了180億美元、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20年內上萬人因輻射死亡和長期的放射性影響人們健康。國家也沒有從災難恢復,五年後便宣告解體。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福島核事故可能有三種結果,最好的是將是災難控制,成本至少在100億美元,數千平方公里的無法居住和很多人健康收到放射性影響。中間的結果可能將花費超過500億美元,造成大面積無人區切斷本州島,更多的人患上癌症。最糟糕的一個,由於熔化的核心,有可能引發一個核爆炸,放射性地下水進而汙染整個東日本,那麼這將是一個比切爾諾貝利更嚴重的災難。

2011年日本福島洩漏事件和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事件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