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研報摘要

全球復甦放緩、中美貿易戰影響,淨出口對於經濟增長貢獻為負。貨幣政策微調,防範金融風險是首要任務,貨幣政策沒有大幅寬鬆的可能,“精準滴灌”、調整結構、支持新經濟。房地產市場調控進一步收緊,房地產市場承壓。促進民居消費,穩定內需是未來的重點。財政政策支出依然在擴張區間,可以拖地增長。下半年經濟增速下行趨勢難免,但是不會出現大幅下滑,把握經濟結構調整,蘊含巨大投資機會。

一、全球復甦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戰進入拉鋸戰,外需對於經濟拉動作用下降

1、中美貿易戰一波三折,持續拉鋸戰中

從2018年1月份開始以來,特朗普政府主導的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期間中美雙方也經過了多輪經貿磋商,我們要認識特朗普政府對於修復貿易逆差,保障美國在高新技術企業產業的競爭優勢地位的決心,中美貿易戰是全球經濟增長不平衡、高槓杆、缺乏內生動力下的經濟治理環境變化的必然性,我們應該放棄幻想,做好準備。

中美貿易戰和里根時期的中日貿易戰本質上的不同,一來中國政府絕對不可能捨棄核心利益做交換,其次中國政府可以制衡貿易戰的工具更加豐富,所以我們認為中美貿易磋商依舊是一個長期拉鋸戰的過程。

表1:貿易摩擦升級到貿易戰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數據來源:中國商務部,海銀財富研究部

2、中美貿易戰無論結果,貿易順差收窄在所難免

美國是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佔比中國對外出口的19%左右,目前涉及徵稅金額佔比中國對美出口的12%左右,佔中國全部出口的2%左右,對於經濟增長影響0.1-0.2個百分點。

當然中美貿易戰不僅要著眼眼前,更要放眼未來。從中長期來看,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或者升級,會導致本來產能過剩的行業擴大,也將對一部分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產生抑制作用。對於中國經濟轉型和政策調控提出更大的挑戰。

最後中美貿易戰不論是升級持續,還是妥協洽談,未來中國貿易順差收窄在所難免。

圖1:貿易順差收窄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3、全球雖然依舊處於復甦區間,但是復甦的節奏放緩

從PMI來看,全球主要經濟體位於榮枯線上方,依舊處於復甦的區間。但是2018年開始不論是歐元區、日本或者是其他經濟體均有所回落,復甦節奏有所放緩。

我們還要看到本次美國挑起的貿易戰不僅只是針對中國,而是針對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韓國、日本等全球貿易體系的主要參與者發起了高額關稅,本質是貿易保護主義擴張,這樣將削弱貿易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對全球復甦產生負面影響。

圖2:全球復甦放緩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4、外需對於中國經濟的增長貢獻以及拉動會進一步減弱

2018年一季度從支出法來看,最終消費支出對於經濟的拉動從4.1%上升到5.3%。而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於經濟增長的拉動從2017年的0.6下降到-0.6%,可以預見未來隨著全球復甦的放緩,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外需對於經濟增長的貢獻和拉動將會進一步減弱。

圖3:三大需求對於經濟的拉動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展望:2017年淨出口對於經濟拉動0.6個百分點,2018年一季度拉動為-0.6個百分點,2018年擴大進口、貿易戰影響,預計淨出口對於經濟拉動大概率為負。

二、貨幣政策微調,“定向滴灌”成為新常態

1、出口面臨壓力,國內貨幣政策可能略松對沖出口壓力

美國於2018年6月15日對華拋出500億美元徵稅清單,作為反擊,中國隨後宣佈對等規模的美國產品加徵25%的進口關稅,此後美方威脅將制定2,000億美元徵稅清單。貿易戰擴大風險升級,我們假設,貿易戰在關稅領域從500億美元、2,000億美元、4,000億美元依次增長,對於中國經濟增長將會產生0.1-0.4個百分點的影響。

2017年中國出口22,635億美元,進口18,410億美元,其中對美國出口4,298億美元,進口1,539億美元,美國佔中國出口總金額的19%,進口總金額的8%。美國是中國貿易僅此與歐盟的第二大貿易主體。支出法看,淨出口對於經濟貢獻率為9.1%,對於經濟拉動為0.6%。如果按照當前匯率、排除對產業的影響,那麼對於經濟增長的影響如下: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外需的不確定增加,貨幣政策可能保持略寬鬆,對沖出口壓力。

2、外匯佔款下行,基礎貨幣投放渠道收窄,需要貨幣政策略松

外匯佔款在很長一段時間作為中國基礎貨幣投放的主要方式,從2015年開始就出現了明顯的回落,隨著外匯佔款的減少,基礎貨幣投放收縮,疊加“強監管”引起的表外信用收縮,導致M2增速回落。需要關注表內信用一直處於擴張區間,貨幣乘數已經位於歷史高位,市場流動性面臨考驗,所以才有了2018年上半年的兩次降準。

可以預見接下來,外匯增速放緩,如何保障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降準作為增加基礎貨幣供給的重要方式,下半年依舊有空間。

圖4:外匯佔款增長放緩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圖5:M1&M2增速放緩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圖6:貨幣乘數擴張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圖7:2018年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3、貨幣導向性更強,大幅放鬆可能性不大

縱觀2018年上半年的兩次降準,第一次2018年3月份下調存款準備金100BP,更多是置換MLF、對沖貨幣回籠壓力,對於市場貨幣供給有限。6月第二次下調準備金50BP,釋放7,000億元的流動性。隨後,李克強總理6月2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三農”、“新經濟”等經濟發展的短板領域。貨幣的導向性更加明顯,預計下半年針對“新經濟”、“三農”、“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政策會陸續出臺。

2018年7月2日,新一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部署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等重要工作,強調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看出防風險仍然是頭等大事。

7月3日,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市場違約率0.39%,低於商業銀行不良率和國際債券市場違約率水平,違約風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信用風險的自然反應和正常的現象。

7月5日,中國銀保監主席郭樹清表示長期虧損、失去償付能力的企業,應該堅決退出。結合兩位高層的觀點,去槓桿勢在必行,不會因為違約而暫停,大放鬆貨幣政策內外條件都不具備。

4、把握貨幣政策的結構性變化,看貨幣的導向

我們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大放水”,“精準滴灌”可能會成為常態。貨幣政策結構性工具成為貨幣政策調整的重要方式。例如:2018年6月底,PSL(抵押補充貸款)審批政策收緊。6月2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提出,將單戶授信500萬元及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納入中期借貸便利(MLF)的合格抵押品範圍。貨幣導向性更加明顯,傾向中小企業、新經濟等領域。

三、地產調控進一步收緊,地產投資承壓

1、土地價格抬升,購置面積和施工面積雙降,經濟拉動效果減緩。

2018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增長2.1%,比去年同期下降3.2個百分點。1-5月土地購置費用同比增長69.3%,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4個百分點。從施工面積來看,1-5月同比增長2%,比去年同期下降1.1個百分點。“一升兩降”,這樣來看,土地購置費用的快速增長,對於房地產投資增速貢獻更大,另一方面是施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雙降,房企對於市場預期信心並未恢復。隨著信用收緊、地價高企,房地產投資增速會放緩。

在支出法分析的框架下,“固定資產投資”和“資本形成”是經過調整後的計算,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土地購置費用不計入“資本形成”,所以剔除土地購置的房地產投資對於經濟拉動的效果在放緩。

圖8:房地產投資增速回升的“價格效應”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2、首套平均房貸利率回升,壓制房地產市場需求。

2018年5月首套房平均貸款利率已經達到了5.6%,比2016年最低的4.66%,提高了近1個百分點。經過2017年這一波房價上漲,居民需要支付的首付、以及貸款總金額大幅增加,現在首套房貸款利率的上漲,將會對房地產市場需求進一步壓制。

圖9:首套房貸利率回升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3、PSL審批權限收緊,棚改邊際減弱。

今年強力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以及“緊信用”背景下,市場下行預期,與房價普遍上漲的微觀感受,產生了嚴重的背離。2018年1-5月,央行抵押補充貸款(PSL)投放市場金額為4,976億元,去年同期為2,947億元,同比增長69%。央行的抵押補充貸款下放給政策性銀行,是地方棚改的主要資金來源,2018年上半年,棚改貨幣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起到了重要影響。

近期有消息稱,棚改審批權限趨於嚴格,未來棚改貨幣對於房價的影響邊際減弱,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後繼難有超預期表現。

圖10:抵押補充貸款放量支撐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房地產扣除土地購置費增速是下行的,棚改審批權監管趨嚴格,疊加“房住不炒”的要求,下半年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難有超預期表現。

四、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將是未來重點

1、出生率增長不及預期,中長期壓制消費增長

從生產的角度講,中國正面臨人口紅利消失,雖然工程師紅利以及人工智能等科技進步可以替代人工,但是人口總量增長放緩對於消費的影響確不可替代。2016年實施放開二胎政策開始,計生領域專家認定中國淨增人口將重回1,000萬以上,出生率將會出現大幅反彈。但是實際的情況是,2016年人口淨增長809萬,2017年淨增人口為737萬,出生率為12.43‰,遠不達政策預期。人口總量增速放緩成為中長期壓制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圖11:人口增長不及預期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2、城鎮化進入慢行通道,房地產後市場消費下行

2017年中國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8.52%,距離發達國家80%雖有還有一定空間,但是遠超於發展中國家。城鎮化增速遠高於貿易部門產出率,容易滋生資產泡沫。目前來看中國城鎮化依舊增長空間,但是增速將有所放緩。

地產後市場(傢俱類、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類、建築以及裝潢材料類)曾經是消費增長的重要支撐,但是從2012年開始增速開始逐步放緩,2018年1-5月家用電器和音響器材同比增長9.6%與去年同期持平,家居類1-5月同比增長8.9%,比去年同期下降1.6個百分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1-5月同比增長8.3%,必去年同期下降5.3個百分點。整體來看房地產後市場消費增速隨著增速進一步放緩的趨勢。

圖12:城鎮化增速放緩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圖13:房地產後市場消費下行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3、收入增長平穩、居民槓桿增長空間有限

截至2017年居民新增貸款累計值達到7.13萬億元,2008年以後居民槓桿快速攀升。再來看收入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從2012年的12.6%,下降到2017年的8.3%。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實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逐漸放緩。

“嚴查消費貸、房貸利率提升”等措施,旨在控制居民槓桿的增長,隨著收入增長的穩定,未來消費增長趨於穩中放緩。

圖14:居民槓桿攀升,收入增長放緩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4、汽車類消費增長有空間,短期波動不改長期增長趨勢

從四大零售行業來看,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鞋帽紡織品類生活必須品消費保持平穩。汽車類消費成為影響消費增速的重要原因,現在來看,一方面公共交通設施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前期的稅收優惠措施對於汽車類商品消費產生一定透支,汽車類消費增速未來整體走勢平穩。從長期趨勢來看,我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和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圖15:汽車消費波動增加,政策成為重要影響因素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5、中短期增長穩定,結構性消費增長潛力和空間有待挖掘

2018年7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關於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意見》指出,在穩定出口的同時進一步擴大進口,支持關係民生的產品進口,支持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完善免稅店政策,擴大免稅品進口;增加農產品、資源性產品進口。在養老、生物醫藥等領域依舊存在很大增長潛力和空間。

消費增速相對淨出口、投資具有波動性小,增速穩定的特徵,所以消費對於經濟增長能夠形成支撐,但是難以形成很強的拉動力。從中長期來看,人口總量增長、城鎮化放緩等因素影響,消費增長仍可能進一步下行。

五、基建投資下半年支出節奏加快,全年投資增速回落

2017年全年基礎設施投資完成額為17.3萬億元,政府用於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2、水電天然氣的生產和供應;3、水利、環保以及公共設施管理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資金主要來源包括,其中預算內的資金作為基建資金主要來自預算資金、自籌資金(土地出讓金、城投債、PPP項目社會融資)、國內貸款(政策性貸款、信託貸款、專項金融債)項目。由於城投債和金融貸款今年受監管影響,不確定較大,我們從預算資金和土地出讓金測算下半年基建投資支付空間。

1、財政收入增長快於支出,支出節奏有望提速

2018年以來,政府公共財政呈現,收入穩步增長,支出增長明顯放緩的現象。從財政收支總量的來看,下半年財政支出依舊比較大的空間。

支出空間有多大?

第一種方法:“積極的財政政策取向不變”根據《關於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從總量上看:2018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32萬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98萬億,同比增長8%,與去年增速基本持平。全年財政差額為-2.66萬億元。

從目前收支來看,2018年1-5月一般公共財政收入為8.66萬億,完成預算收入的47.3%,比去年同期加快了1.5個百分點。1-5月公共財政支出為8.27萬億元,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38.41%,比去年加快了0.2個百分點。1-5月公共預算收支盈餘3955億元,在目標赤字下,下半年預算支出依然有3.06萬億元支出空間。

第二種方法:2018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預算金額為20.98萬億元,截至4月支出合計8.27萬億,下半年還有12.71萬億元的支出空間。預計下半年預算內的財政支出有望進一步加快。

從公共財政支出結構來看,2018年前5個月,財政對於民生項目在財政支出中的佔比大幅提高,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在預算內的投資佔比同樣是動態的(2015年,基建投資佔比公共財政支出33%、2016年基建投資佔公共預算支出的佔比32%,2017年基建投資佔比公共預算支出的的31%),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佔比有所下降。

2018年我們按照2017年31%的佔比計算,下半年公共財政預算內對於基建投資依然有3.94萬億元。

圖16: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增速高於支出增速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2、賣地收入增長,為基建投資託底

從土地出讓金來看,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測算土地出讓金的增速,一方面,前面我們已經講過了,房地產投資的超預期增長,其中土地購置費用佔比房地產投資佔比較大;另一方面是商品房待售面積的持續回落,也刺激房地產開發企業拿地熱情。那麼2018年土地出讓金大約收入能增長多少?

2016年商品房待售面積為6.9億平方米,土地購置面積為2.2億平方米,土地購置費用為1.87萬億元;

2017年商品房待售面積為5.89億平方米,土地購置面積為2.5億平方米,土地購置費用為2.3萬億元;

截至2018年4月,商品房待售面積為5.6億平方米,土地購置面積為5,411萬平方米去年同期為5,52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了84萬平方米。土地購置費用為8,02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214億元。房地產庫存進一步下降,土地購置面積基本和去年同期持平,但是土地單價高漲。

2017年房地產企業拿地同比增長15%。今年房地產調控政策方向不變、金融監管越來越嚴格、土地單價越來越高,我們認為房地產企業比較難有大幅拿地的衝動,但是由於商品房庫存在降低,企業又補庫存的動力,預計今年拿地面積跟去年10%左右浮動。

如果按照去年2.5億平方米,以及目前的土地單價,2018年全年土地出讓收入約為3.78萬億元。同樣我們設想3種可能,土地購置面積同比減少10%,以及土地購置面積增加10%,兩種可能,整體土地出讓金額在3.7萬億-4.1萬億元左右。

圖17:商品房待售面積降低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圖18:土地購置費用高速增長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表3:2018年土地購置費用測算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3、民生領域、債務付息支出佔比提升,基建佔比保持平穩

2018年以來,從財政支出的結構來看,民生領域支出佔比增加(住房、醫療、教育),其次債務付息的佔比也在提升,基建投資整體保持平穩。政府支出重心來看,政府加大對於民生領域的投資,旨在穩定消費,保持基建平穩增長。

圖19:各項全國公共財政支出佔比

十字路口的選擇——2018年下半年宏觀展望

展望

全球復甦放緩、中美貿易戰影響,淨出口對於經濟增長貢獻為負。貨幣政策微調,防範金融風險是首要任務,貨幣政策沒有大幅寬鬆的可能,“精準滴灌”、調整結構、支持新經濟。房地產市場調控進一步收緊,房地產市場承壓。促進民居消費,穩定內需是未來的重點。財政政策支出依然在擴張區間,可以託底增長。下半年經濟增速下行趨勢難免,但是不會出現大幅下滑,把握經濟結構調整,蘊含巨大投資機會。來源:海銀財富研究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