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看待二十年前華君武老先生批評馮小剛德藝雙馨不行?

八卦氣象臺


關於名導演馮小剛的人品,可謂是眾口一詞,正如二十年前華君武老先生評價的那樣,“德藝雙馨是不行了。”雖然當年華老先生也曾規勸馮導“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但經過二十年的“努力”,馮導離“德藝雙馨”似乎還是那麼遙遠。


“小貓屁股摸不得”是華老先生對馮小剛為人處世行為的定義,其義類同於“老虎屁股摸不得”,是指馮小剛的驕傲、自負,受不了別人的批評。稍有對其不利的言論,他便會呲牙咧嘴甚至暴力相向。


當年40歲的馮小剛,因賀歲片《沒完沒了》遭到《科學時報》編輯袁始人的批評,而找上門去威脅該編輯“出門小心,別牙掉了還沒處喊冤去”,因此引起了華老先生的關注。


華老先生在給馮小剛的公開信中說:“我還是希望你能做個檢討,今年評德藝雙馨是不行了,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但是,馮小剛就是馮小剛,他不會因任何人的批判與規勸改變自己。


二十年來,他並未檢討自己,依然我行我素,以傲嬌的姿態行走在娛樂圈與生活中。

1、傷害好友,毫無歉意。


最近引發熱議的崔永元馮小剛手機事件,根源則是2003年馮小剛執導的電影《手機》。當年因《手機》主角嚴守一的形象,影射了《實話實說》欄目主持人崔永元,給崔本人及家庭帶來負面影響,造成極深的傷害。而始作俑者,也是崔曾經的好友馮小剛,卻並未對崔表達任何的歉意。

15年後的今天,《手機2》開機引發了被《手機》傷害的崔永元的牴觸與反抗。而馮小剛則在沉默了2個月後,義正言辭地在微博更文“十問崔永元”,其中的第1、2、3條就是關於《手機》對崔的傷害問題。他直言崔永元對號入座是自取其辱,是流氓,是碰瓷。

看到這個回應,有書君實在對馮導的人品不敢恭維。從2003年的《手機》事件,到現在的《手機2》事件,馮導的確缺乏一個正確的態度,缺少做人的基本素質,不遵守做人的基本原則。



如今,已經慢慢撫平傷口的崔永元,又一次因《手機2》的開拍被撕開傷口。馮小剛非但不對曾經的好友表達任何的歉意,反倒怒罵崔永元對號入座是自取其辱,是流氓,是碰瓷。由此可見,二十年前漫畫大師華君武老先生對馮小剛的評價,實在是眼光獨到啊。

2、出言不遜,怒懟觀眾。

當觀眾批評他的電影很爛時,他絲毫不謙虛,也壓根不在意觀眾是他的衣食父母,更沒有去自我反思,而是毫不留情地怒懟:有垃圾觀眾,才有垃圾電影。試想,沒有觀眾的支持,又何來那麼高的票房收入!

3、心情不好,怒斥服務生。

2018年6月,因機場餐廳飯菜不合胃口,馮小剛對餐廳服務員發飆,用他的鐵齒鋼牙,將小小餐廳服務員訓哭。此時崔馮手機矛盾正熱,馮導心情不好完全可以理解。但作為公眾人物,因自己心情不好,而將氣撒在一個服務人員身上,實屬不該。


4、自私霸道,強逼女演員獻舞。

2018年春節,在影視大佬們的私人聚會上,馮導不顧《芳華》女主角苗苗穿著高跟鞋,強行要求她為大家跳舞助興。在苗苗不太願意,陳道明出面阻攔的情況下,馮小剛仍然說出了“不行可以把靴子脫了,光腳跳”的話語,網絡上也就出現了苗苗光腳跳舞的視頻。由此可見,“尊重”二字在馮導的意識裡壓根不存在。

成語云:見微知著、落葉知秋。二十年前,華老先生通過馮小剛找上門威脅批評他影片的《科學時報》編輯袁始人,就給出了馮小剛“德藝雙馨不行”的定義;同時也給了馮導“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建議。但馮導似乎只關注自己的“藝”,而根本不在意自己的“德”。


他在“十問崔永元”中說“我在專注拍電影,拍電影才是我的正事。”可見,不管是二十年前,還是二十年後,“德”這個詞,始終未入馮導的法眼。他的思維裡,只要我拍出電影就好,有高票房收入就好,什麼“以德服人”“德藝雙馨”,通通“與我無關”。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不得不說,華老先生當時雖然是84歲高齡,但是耳聰目明,看人看事都是一針見血。

我們將時間倒退回二十年前,那是1998年,馮小剛憑藉《甲方乙方》、《不見不散》這兩部電影開創了賀歲電影的先河,併成為最火熱的商業片導演,票房冠軍,拿獎拿到手軟,一時風頭無兩。

名利雙收之後的馮小剛開始有些膨脹了,沒有成功以前,他是很謙虛低調的,對著王朔、鄭曉龍、馬未都他們那群大院子弟很是恭敬,但成名之後他骨子裡的傲氣開始毫不遮掩了,逮誰呲誰。

我以為華君武老先生對馮小剛的批評非常有水平,看似雲淡風輕,實則針針見血。

1.“看報知道你闖了禍”,這種說法一般像老師教育學生,家長教育孩子,長輩教育晚輩,語重心長,用詞婉轉,不容易引起對方反感,反而讓人產生敬畏、羞愧的感覺,首先從姿態上、心理上就勝出一截。

2.陳述事實、引經據典、苦口婆心的講道理,給人真誠的信任感,讓人不由得開始反思自己身上的問題。

3.先禮後兵,光講道理是不夠的,還得教訓一下你,“你雖非小人……但是我畫的漫畫《貓虎同宗》和你有點相近”,這句話簡直太妙了,標準的罵人不帶髒字,讓人意會卻難以反駁。

4.強調自己的年齡,以及“年老體衰”,看你還敢不敢報復我?同時強調,“刑警據此,必然會聯想到你”,這是給自己上了雙重保險,反正我出事都是你乾的,看你能把我怎樣?

5.文化界泰斗發聲,必是有些分量的,讓你知道我的咖位,評德藝雙馨別想了,好好反省去吧。

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麼巧,二十年後,崔永元罵馮小剛也是不疾不徐,卻記記重錘。反觀馮小剛,二十年過去了,仍然只會氣急敗壞、潑婦罵街。


橙小貝er


華君武老先生眼光不錯,看人挺準的,馮小剛確實德藝雙馨不行。

看來這麼多年來馮小剛的本質一直沒有變哦,年輕的時候就人品有問題,他後來被叫做“小鋼炮”,屬於得理不饒人的那種,不管自己對不對,反正你受冒犯了我的利益了,我就不放過你,敢打你也敢罵你。

馮小剛這些年來幹過的比較出名的事情,採訪現場擼起袖子打記者被攔住了,與孫海英對罵,言辭犀利諷刺別人,與網友對罵,炮轟觀眾是垃圾,馮小剛確實是個小鋼炮,誰冒犯了他就向誰開炮,從不反醒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多年以前馮小剛就是靠著巴結王朔和鄭曉龍上位的,馮小剛本來家庭條件不好,高中畢業就出來打雜了,通過王朔認識了鄭曉龍。

那時候的鄭曉龍還是北京電臺藝術中心的主任,天天巴結鄭曉龍,最後把他調進電視臺,改變了他的命運。


後面又巴結王朔,把他的小說改編成很多電影,出名了以後就把王朔甩了,可以說馮小剛的成功離不開王朔、鄭曉龍他們的幫助,但是現在看馮小剛什麼時候還提過他們呢?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王朔說他是個忘恩負義的人。


葉京導演有一部戲《與青春有關的日子》中的馮褲子就是馮小剛的原型,一個不擇手段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葉京曾經說過,馮小剛當初為了改變命運,什麼架子都能放下來。



從馮小剛與崔永元的撕逼大戰來看,馮小剛確實是理虧的,但是他卻不承認,反過來還攻擊崔永元,太讓人失望了。


雖然馮小剛導演的電影很多票房和口碑都挺好的,都說他有一定的才華,但是做人應該有底線吧,不能為了賺錢什麼事情都做。

華君武老先生二十年前就說馮小剛德藝雙馨不行,現在看來確實不行,他就是一個唯利是圖的電影商人。


總之,華君武老先生說的對。


R娛記


華君武老先生眼光真毒

不僅那一年(1999年)馮小剛德藝雙馨不行了,就算是20年後的今天,馮更沒戲

只可惜華老先生已經西遊了

若依然健在,照著華老先生的性格,一副經典的諷刺漫畫必然熱銷全網

這幅圖就是華君武當年諷刺馮小剛的《貓虎同宗》漫畫

同時,華君武先生說道:

你雖非小人,但我想起我在將近20年前畫過一幅“小貓屁股也摸不得”的漫畫,後又改名為《貓虎同宗》,倒和你有點相近。

我還是希望你能作個檢討。今年評德藝雙馨是不行了,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

華君武是誰?

華君武是我國著名的漫畫家,而且是以諷刺見長的漫畫家,不同於那些個貓啊、狗啊之類的漫畫家。

其犀利的畫風、豐富的想象力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論是上過學還是沒有上過學的人都看過他的漫畫。他的漫畫通俗易懂、善於諷刺。是一代大家。

華君武為什麼會和馮小剛牽扯到一起?

事情回到1999年,那年的8月21日,《科學時報》發表了一騙署名於揚的《賀歲片的‘輓歌’》一文,對導演馮小剛的賀歲片逐部進行了批評,並且涉及到其尚未公開發行的最新影片《沒完沒了》,直接激怒了馮小剛。

馮小剛是誰?有名的小鋼炮,昨天還發文大罵了小崔,說小崔沒有度量,還好威脅人!!

當年的馮小剛也是年輕氣盛啊

馮小剛到編輯部欲與其進行理論,沒能找到責任編輯袁始人,最後怒言“出門小心牙掉了沒地方喊冤”馮小剛認為:該文章中的文字“純屬憑空誹謗”“侮辱了我本人,同時也侮辱了廣大的觀眾”、“對我進行人身攻擊”都屬於憑空謾罵之詞。

其當時的論調和昨天十問小崔的論調是一樣的

先扣大帽子再加語言威脅,揚言“出門小心牙掉了沒地方喊冤”,這就很是囂張了!

華君武是不請自來

當時的華君武是不請自來的,而且還主動給馮小剛回了一封信,前面已經提到了,說的就是馮小剛狐假虎威,是裝老虎的病貓而已。而且,也配不上德藝雙馨的名號。

按理來說這事和華君武無關,華君武親自上陣全部來自內心的一股俠義之氣,就好抱打不平!

最後那件事也就平息了,我想很大一部分功勞應該記在華老先生的身上。沒有他的半路殺出出手相救,指不定馮小剛會鬧出什麼出來。

至於馮小剛想要的德藝雙馨,還是聽兩段相聲來得實在!


娛扒府


不得不佩服華君武老先生的識人眼光。 當初張藝謀是得益於華老爺子的引薦,可見華老爺子還是慧眼識珠的,對馮小剛,華老爺子同樣是眼光洞悉一切。



華君武老爺子當初這些豬八戒系列漫畫給我們留下過很深印象。從老爺子當初批評馮小剛的信來看,華老不愧是個德藝雙馨的老漫畫家。

二十年前很火爆的賀歲片《沒完沒了》是馮小剛導演的,當時他的事業發展正如火如荼。在全國各地上映時,《科學時報》編輯袁始人編輯有關批評馮小剛的文章,讓馮小剛見後頗為煩惱,對其進行人身威脅:“出門小心,別牙掉了還沒地方喊冤去。”“當心捱揍。”袁始人說,馮小剛稱作者和他撰寫編輯文章是汙衊,當馮小剛利用名人的影響力,在文藝界名人對待批評的態度方面帶了一個不好的頭。



  1999年10月5日的《諷刺與幽默》,著名漫畫家華君武寫文章規勸馮小剛改正缺點,並以《貓虎同宗》漫畫來規勸馮小剛。可馮小剛不僅不接受華老的批評,並在接受有關媒體採訪時卻指責華君武先生“假正經,說不太自重的話”,今天結合馮小剛對偷稅漏稅之事迴避,對崔老師還爆粗口的行徑,可見馮小剛真的是老漫畫家口中的“德藝雙馨”不配之人。

  老漫畫家對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無私的,也是一個老藝術家當時對馮小剛這個有前途的年輕藝術家的希望。結合今天馮小剛的所作所為,更佩服華君武老人家的先見之明。


湘平古珍郵館


馮小剛“十問崔永元”京罵一出來,就知此人不善,文風是衚衕味的,可見從小罵慣了的。再看二十年前華君武老先生批評馮小剛的信,聯繫起來分析,馮小剛算是二十年前壞小子長成了壞老頭的典型了吧。現在總有一些五六十歲的老頭為老不尊,有人總結說,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當年的壞小子變老了。此人算一個吧。還真有點道理。

二十年前,四十歲左右的馮小剛,按道理已經四十不惑了,卻要一拳打掉84歲老作家的一口假牙。就憑這句話,就可斷定馮小剛不是善茬,敢打老人的人,肯定缺一顆善心。二十年後,馮小剛“十罵”崔永元,似乎重演二十年的那一幕,“誰擋我的發財夢,我就打誰”。

看馮小剛的“十罵”,仍是一副“你能把我怎麼著吧”的嘴臉。想當年,80多歲的華君武老先生批評了馮小剛電影《沒完沒了》,馮小剛直接上門威脅這位饕餮老人:“出門小心,別牙掉了,還沒地方喊冤去。”典型的衚衕小痞子、小混子的風氣。打了老人家,還讓人家沒處喊冤去。這就是一副混不吝的嘴臉。

二十年後,馮小剛京罵崔永元,骨子裡還是那股子混不吝的味道。前有車後有轍,馮小剛今天的品性,也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再加上這麼多年“貴圈真亂”的浸泡,馮小剛身上的戾氣更加十足。崔永元剛拿馮小剛開刀,估計已經是忍無可忍了,早就對馮小剛的做派不滿了。

馮小剛“十問”出來後,網上一片挺崔的浪潮,真是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可見廣大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天地之間有桿秤,老百姓信息不對稱,但老百姓看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啊。從小看老,馮小剛應該反思自己了。崔永元都不用親自寫文章反擊,網友紛紛寫徵文聲援小崔,可見公道自在人心啊。不得不說,華君武老先生眼光真準。


職場火鍋


當年華君武老先生的行為可謂是俠者之為,本來是馮小剛和《科學時報》之間的糾葛,馮小剛上門《科學時報》出粗言威脅,華君武老師打抱不平給馮小剛寄信一封,信中將馮小剛數落一番,最後說馮小剛評德藝雙馨是不行了!

當年馮小剛電影《沒完沒了》上映後,《科學時報》發表了批評馮小剛這部電影的文章,引起了馮小剛的勃然大怒,於是馮小剛上門威脅:“出門小心,別牙掉了還沒地方喊冤去。”

隨後,華君武老先生在《諷刺與幽默》上發表了給馮小剛的信:



華君武老先生的這封信言辭犀利且充滿諷刺意味,如今看來依然別有韻味,這不就是馮小剛如今的嘴角嘛,不禁感慨華君武老先生的眼光獨到,原來華君武老先生早就看清了馮小剛是什麼人!

當年正是因為華君武老先生的這封信,使得馮小剛放棄了針對《科學時報》,那麼華君武到底何許人也,為何華君武一出面,馮小剛就認慫了呢?

華君武老先生是我國著名諷刺漫畫作家,創作了不同題材的諷刺漫畫,是一位真正的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當年的馮小剛和華君武根本不是一個量級,所以馮小剛也不敢於和華君武老先生對峙!


如今看來,華君武老師對於馮小剛的評價是非常透徹的,就讓我們在緬懷華君武老先生的同時更清楚地認識一下馮小剛吧!


草根說電影


首先需要表達的是,華君武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技精、深受廣大讀者喜歡的漫畫家,對華君武老先生,應當致以崇高的敬意。

也正因為華老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前輩,因此,對華老先生的話,我們可以充分相信。既然華老先生對馮小剛有這樣的評價,那麼,在沒有發生具體的德藝雙馨方面不好的問題前,可以先不做評價,而是關注。至少,我們不能排除馮小剛確實存在圈外人不知道的問題。不然,華老先生不會用自己的名聲和威望對一位後輩做出這樣的評價。

雖然是二十多年前的評價,而在這二十多年裡,馮小剛用其在藝術方面的天賦和投機方面的能力,做了不少完全可以將人品和德行方面的問題暫時掩蓋的成就——拍了一些人氣比較髒的片子。所以,很多問題沒有能夠及時暴露。

然而,崔永元震天一怒,將某些黑膜揭露以後,華君武老先生評價馮小剛的許多東西,也就慢慢暴露了。尤其是針對崔永元的十點回應,更是把他的本性完全暴露了。看看他的回應,從頭到尾,可以說沒有一點是衝著問題回應的,純粹是想以這樣的方式轉移公眾視線。

只是,過去用這樣的方式,或許能夠轉移掉公眾的視線。而這一次,早就對影視界黑幕深惡痛絕的公眾,是決不會上當受騙的,是會用腦子和眼睛分析與看待馮小剛的回應的,而不會聽信他的一派胡言。更重要的,十點回應讓公眾更加清晰地看清了馮小剛是個什麼樣的人,更加相信崔永元說的一切,更加佩服華君武老先生尖銳的眼光和剛正不阿的性格。所以,公眾可以更加明確地要求馮小剛不要再試圖轉移視線,而有關方面則應當把馮小剛的回應當作一條線索,沿著崔永元揭露的問題,狠狠地查下去。


譚浩俊


華君武老先生看人眼光獨到,二十年前就以一件事看出馮小剛品行不好。只不過二十年前老先生勉勵馮導“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馮導並沒有當回事,接受媒體採訪時還指責華君武老先生是“假正經,說不太自重的話”。今天,華君武老先生已經作古,馮小剛也為他的“假正經”付出了代價。

華君武老先生與馮小剛的淵源,還是二十年前馮小剛導演的賀歲片《沒完沒了》說起。

《沒完沒了》講述的是一個出租車司機,為了報復拖欠工資的旅行社老闆,最後將老闆女朋友綁架的故事。賀歲片應該是講究喜慶的,可《沒完沒了》雖然號稱是喜劇片,可故事卻是一個悲劇。因此,記者袁始人就在《科學時報》上,就馮小剛的賀歲片,寫下了六篇批評這部電影的文章。分別是《何賀之有?》、《霸權與媚霸》、《玩點兒小聰明》、《拿觀眾開涮》、《中國特色》、《一切向錢看》。

公開上映的電影,寫文章批評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可馮小剛的做法卻顯露出了他的德行。直接上門威脅:“出門小心,別牙掉了還沒地方喊冤去。”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風波。華君武老先生的信,就是這時候寫的。全文如下:

馮小剛導演:
久仰。看報知道你闖了禍,因為《科學時報·生活週報》發表批評你的文章,你上門去罵人並威嚇要報以老拳(不對,你頂多是個中青年,只能說是少拳!但也不是少林拳),我想這就是你的不對了。我們常說“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批評錯了,解釋一下,加勉一下,也就行了;中國又有一句成語“君子動口、小人動手”,我想,你只是想動手而尚未動手,還不能算是小人,你只是個導演新秀,你的賀歲片受到觀眾的歡迎,我雖未看過,不敢妄評,但你要揮拳,還要打掉別人的牙齒,而且還讓別人沒有地方喊冤去,這就太不講公道了。

華君武作品:《貓虎同宗》
你雖非小人,但我想起我在將近20年前畫過一幅“小貓屁股也摸不得”的漫畫,後又改名為《貓虎同宗》,倒和你有點相近,我想請你指教,又怕你把我的全口假牙打掉,我今年已經84歲了,屬老兔,年老體衰,不要說像你用泰森一樣的重拳,就是輕輕一下,我就得趴在地下,萬一非命,從此不起,連個烈士也不夠資格,豈不冤枉,考慮再三,看到近日報載公安部門互聯網抓獲逃犯十分利害,你又有留言“出門要小心點,免得捱揍”在先。刑警據此,必然會聯想到你,所以我膽子又大了些,並將此信和漫畫《貓虎同宗》寄給《諷刺與幽默》,考慮可否發表。萬一你不高興,千萬不要再打上門去。我還是希望你能作個檢討。今年評德藝雙馨是不行了,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
老朽華君武一九九九年九月白露

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對一個有前途的電影導演的的循循教導,在馮小剛眼裡就是一個蹭熱度、假正經、不自重。

馮小剛在接受筆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我還沒有看過華老的公開信。我不敢相信,德高望重的漫畫家會說出一些不太自重的話。華老對我看來不太瞭解,我的身材很瘦弱,從來沒有和任何人打過架,即使打了,也打不過人的。一時氣話怎麼能當真?

德藝雙馨放在馮小剛身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馮小剛承受不起的。

首先,在馮小剛對華君武老先生的態度上,完全沒有尊重,不然就不會說出德藝雙馨老前輩“不自重”了。

其次,對年輕的演員不是提攜,而是玩笑取樂。春節期間,極力慫恿《芳華》女主角在家庭聚會上跳舞取樂就是一例。歷年來,馮小剛在電影界地位是日趨上升,可“馮女郎”和“謀女郎”相比,我們只有呵呵的份。

再次,作為公眾人物,馮小剛沒有對底層人民的一絲尊重。作為最基層的服務員,馮導也不放過,大吼大叫直接將人家嚇哭。這會是一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的作為?

所以,馮小剛無論怎麼洗白,都只會是一生黑了。


八卦氣象臺


一,華老有先見之明,二十年前他看到的不是小鋼炮打上門去的率性,而是德藝雙馨不行。並用自己的漫畫對位其“小貓的屁股摸不得”,意為馮小剛不過是隻小貓,並非老虎。

二,華老還是仁慈了,他在文末寫到:“我還是希望你能作個檢討。今年評德藝雙馨是不行了,以後努力,還是有希望的。”僅批評馮“今年”德藝雙馨不行了,並沒有說他以往德藝雙馨不行,將來也不行。

事情的源頭,記者袁始人就在《科學時報》上,就馮氏賀歲片,寫下了的《何賀之有?》、《霸權與媚霸》、《玩點兒小聰明》、《拿觀眾開涮》、《中國特色》、《一切向錢看》六篇批評文章。小鋼炮不高興了,直接找上門去,剛好記者不在,留下“出門小心,別牙掉了還沒地方喊冤去”的要挾。

其實八九十年代一直到世紀初《英雄》之前,中國的文藝批評氛圍還是可以的,文藝作品和批評家相愛相殺,卻都彼此相敬如賓,批評大多對事不對人,批評家敢說實話真話,被批評者也抱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紅高粱》研討會時,張藝謀自當人肉話筒架,尊者給批評家舉話筒,當時不少犀利的聲音,張藝謀都謙遜地笑納了。可是到了九十年代末,文藝口開始向文娛口分化,妖魔鬼怪也出現了,到了《英雄》推進市場化操盤之後,文娛口又演變成了娛樂口,妖風邪氣開始盛行。此中,馮小剛殺上門去,要挾作者,是批評氛圍崩壞,開始劍拔弩張的一個先河。

那個年代的絕大多數批評,還是為了整體風氣和作品好,不像現在這般戾氣和充滿攻擊性。現在回頭來看,袁始人的幾篇文章,切中馮氏要害,直到今日,馮小剛都在“小聰明”、“霸權與媚權”、“拿觀眾開涮”、“一切向錢看”的軌道上奔馳著,他應該感謝“知己”袁始人才對。

當年84歲的華老對馮小剛的訓導,並不是對記者袁始人筆下內容的跟進,而是對馮小剛殺上門去並要挾人家的行為的打抱不平,當然,他肯定是認可袁始人批評行為的,所以會把他此前的漫畫作品“小貓的屁股摸不得”拿出來發表,以此諷刺和勸戒馮小剛。

然而馮小剛顯然不吃他這套,華老的一片好心和“德藝雙馨”的寄望,只收獲了馮小剛“不自重”的回應。從此,馮小剛在“德藝雙馨”軌道上背道而馳,淪為一個罵觀眾,罵記者,罵機場服務員,罵金馬獎,罵你罵他可就是不接受別人批評的“小鋼炮”,淪為從不檢討自己死不悔改的老炮兒,老崔這次對他以及《手機》團隊的棒打,也是馮小剛多行不義的厚積薄發。

仙逝華老要是看得到日進的馮小剛,估計嗤之以鼻,斷不會用“德藝雙馨”來訓誡和寄望於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