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眾所周知,緬甸是全世界內戰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全國有多支少數民族武裝,這些民族武裝前後都與政府發生過激烈的武裝衝突。但誰又能想到呢?以前扛著槍與政府對著幹的民武如今搖身一變將成商業公司。這中間到底是怎樣的一個華麗轉身?是什麼樣的環境和條件讓這些民族武裝發生瞭如此大的“化學反應”?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據克倫民族解放軍-和平委員會KNLA-PC副秘書唆覺扭上校消息,這次決定合作成立公司的6支民武(均已簽署NCA)為:

全緬學生民主陣線ABSDF 1988年,緬甸學生髮起反對軍政府的示威,但遭到軍方鎮壓,全緬學生民主陣線隨即成立。曾因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撕毀了長達17年的停火協議,而捲入戰爭。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民主克倫佛教軍DKBA,緬甸主要地方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之一。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欽民族陣線CNF組建於1988年,旨在為了欽族人民的自決權而戰。組建了欽族民族軍(CNA),總部設在印緬邊境一帶。2003年,停止了同軍方的戰鬥。該組織為反對2008憲法的民地武組織之一。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若開解放黨ALP,總部設在緬甸-孟加拉國邊境地區,2017年曾經與若開軍爆發戰事。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克倫民族解放軍-和平委員會KNLA-PC, 由前克倫民族解放軍第七戰區(7旅)組成。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勃窩民族解放組織PNLO,今年5月,曾與南撣邦軍在撣邦南部茂梅鎮區交火。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自緬甸民盟政府執政以來,全力推進國家和平工作進程。在這個大背景下,包括以上民族武裝在內的民武與政府簽署了停火協議,標誌著緬甸和平進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民武與政府的關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由以前的激烈對抗變成了攜手共贏。民武也紛紛決定成立商業公司,改進地區經濟環境,推動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據瞭解,以上6支民武將在9月份內實施公司註冊事宜,並且各民武之前經營的經濟行業依舊各自經營。

昔日扛槍與緬甸政府對抗的民族武裝,如今搖身一變成商業公司

對此,緬甸發言人吳索鐵表示,政府將通過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PPP(公私合作伙伴關係)工作進程方式,幫助他們從事對地區民眾有益的經濟行業。當然,我們不會提供特殊通道,他們將向其他商人一樣進行經營。我們推出PPP方式,也主要是讓他們能獨立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