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農民日報》頭版報道鄒平種糧大戶青貯忙!

《農民日報》頭版報道鄒平種糧大戶青貯忙!

9月18日《農民日報》頭版截圖。

9月18日,《農民日報》頭版位置報道我市鄒平縣焦橋鎮元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進德國專業青貯機械,進行玉米青貯,日作業面積超300畝。全文如下:

現場作業視頻。

“你看,這個機器叫克拉斯,是我們從德國購進的專業青貯機械,日作業面積超過300畝。”9月17日,在山東省鄒平縣焦橋鎮的10萬畝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範田內,山東元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志存告訴記者。

記者看到,專業機械犁開玉米地,宛若乘風破浪,幾臺運輸車輪流跟進,原本綠油油的玉米,轉眼就變成了最好的青貯原料。據介紹,元瑞農業今年接了超過8萬畝的“青貯大單”,自進入9月份以來,15臺克拉斯專業機械和30臺小型機械全部上陣,截至目前已累計收穫青貯約4萬畝。

《农民日报》头版报道邹平种粮大户青贮忙!

專業設備進行玉米青貯。

青貯玉米收益如何?“每畝產量3噸多,售價260元一噸,畝均收入800元,比收籽粒強多了。”趙志存說。正常情況下,這樣的玉米田收籽粒畝產穩定在1100斤以上,按售價0.8元/斤,毛收入約900元,為何玉米青貯更有賬算?

“主要是節省了大量的人工費。如果收籽粒,除機收和運輸外,還要增加晾曬、脫粒、烘乾、儲存等多個環節,這每畝下來的人工費就是二三百元。”趙志存說,“更重要的是,咱種糧規模大,秋收秋種期間搶農時最關鍵,收青貯玉米,我們就從容多了。”

《农民日报》头版报道邹平种粮大户青贮忙!

種糧大戶青貯忙。

據瞭解,近年來,山東元瑞農業靠著廣泛應用大田作物水肥一體化設備和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的專業化服務,在鄒平縣種糧近12萬畝,與眾多的養殖企業、種子企業、糧食加工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實現了訂單種糧、綠色種糧、精準種糧。

在山東,種糧大戶青貯忙,已成為近年來秋收時節的靚麗風景。山東將糧改飼作為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培育畜牧業新動能的關鍵著力點,按照每畝財政項目補貼60元的標準,累計落實省以上財政資金6.9億元,堅持“以養帶種、草畜配套、產銷平衡”的原則,探索推廣了自種、訂單、合作、兼售、專業生產“5種模式”,著力構建新型種養關係,成效顯著。2017年,全省引導發展糧改飼面積近260萬畝,收儲全株玉米等飼草料700萬噸以上,今年面積和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