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嚴書記的瓜

嚴書記的瓜

“嚴書記”的稱謂,在通常語境下,應是指姓嚴的書記。但現在,它卻很可能會像“我爸是李剛”一樣,成為一個有著泛指的專有名詞。

從上週末開始,一組來自於四川成都金蘋果幼兒園家長群裡的聊天截圖,迅速演變成了一出連續劇。截圖顯示,家長李某不滿老師對她女兒的教育方式,搬出了一個“嚴書記”。李某質問老師:你對嚴書記的女兒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隨後,李某在家長群裡宣稱:老師已經被開除。

嚴書記的瓜

網傳涉事老師的將“吐槽”誤發至家長群

嚴書記的瓜

嚴書記的瓜

截圖流出後,“嚴書記”身份被網友深挖。5月12日,網上出現一封“嚴書記”寫給四川省委組織部的情況說明。從說明書可以看出,“嚴書記”是四川廣安市委副書記嚴春風。雖然對這份說明書的真實性,目前仍未有官方鑑定,但也沒有“闢謠”的聲音出現。

嚴書記的瓜

網傳嚴書記發佈的情況說明

就在事件眼看陷入“僵持”,5月14日,四川省紀委監委網站發佈消息,稱四川省紀委監委近日已關注到網友反映“嚴春風輿情”相關情況,已及時介入調查核實。

遵循“消息越短,事兒越大”的輿情慣例,此一官方表態,基本上可以說是把“嚴書記”與“嚴春風”對上了號。而事件發展到這一步,顯然就已經不只是一位幼兒園家長如何對待幼兒園教師的問題這麼簡單了。

嚴書記的瓜

有媒體提出的三個疑問很有代表性:涉事教師是否被開除?嚴副書記是否真的對自己夫人在學校的事“毫不知情”?副書記能負擔起貴族幼兒園的學費嗎?可謂一個比一個切中要害。

很大程度上,這件事已經由最初家長群對疑似“特權”的討伐,上升到網民對一個官員廉潔程度的質疑。

網友不只好奇為何一位“官太太”會如此跋扈,更對其丈夫是否有問題展開了深扒行動:嚴書記到底有幾個孩子?婚姻家庭狀況是否對組織有隱瞞?女兒系重點小學“內定生”是否屬實?乃至到底有幾套房,一家四川建築公司的股東名單中既有“疑似”副書記前妻名字的李某,又有一個叫“嚴春清”的男子,二人共計持股50%,李某名下還有四家公司,這些與“嚴書記”到底是什麼關係?

嚴書記的瓜

嚴書記的瓜

這些疑問能否得到讓人信服的答案,事關對“嚴書記”個人的“定性”,也關聯到調查部門的公信力。畢竟,網友扒出疑點,官方介入調查,“皮球”就已經從“嚴書記”個人那拋向了紀檢部門。

諸多跡象表明,這或是又一起典型的網民“人肉反腐”案例。與此前“表叔”“天價煙局長”“皮帶哥”等事件幾乎如出一轍。唯一的區別可能在於,這次觸動網民人肉開關的,非嚴書記本人而是其夫人。

但相較於這類事件中的官員能否經得起深扒,更引人深思的是,如此帶有意外和偶然性的反腐接力,為何未能及早納入制度化的監督之中?官員身上的諸多疑點,難道只有藉助網友的“火眼金睛”才能發現?特別是在深入反腐數年後,還存在被網友隨便一扒就疑點滿身的官員,這正常嗎?

以這次事件為例。如果不是李夫人“沉不住氣”,如果不是那位教師“不識趣”居然敢批評“嚴書記的女兒”,這位廳官身上的疑點還能夠解開嗎?更進一步,一位身上有著如此多疑點的官員,是否照樣能平步青雲?它又對應著怎樣的權力監督生態?

嚴書記的瓜

嚴書記的瓜

事實上,這起事件中“嚴書記”夫人的動怒,與其說是對教師批評自己女兒這個具體行為的反感,不若說是因某種潛規則的戳破而惱怒。畢竟現實中,更多的“嚴書記女兒”可能受到的都是“特別保護”,遇到問題,家長和教師往往是“敢怒不敢言”。這與過往查處的腐敗案例中,並不少見的“兒坑爹”“爹坑兒”現象,一定程度上構成了權力失控的一體兩面。

而網友“一言不合”就扒官員的興趣越大,就越說明民眾的監督熱情還未能得到制度化的安放。網友扒出的料越多,針對權力的制度化監督疏漏可能也就越大。當然,這裡的制度化監督,既指監督在制度層面的完善程度,也指監督觸角的靈敏性和主動性是否足夠。譬如,嚴書記的輿情其實已經發酵了幾天,在網友的人肉行動之前,相關部門的反應和介入是否可以更早一點?是否能夠更及時地給出反饋?

在主觀上,人們恐怕都希望“嚴書記”能夠經得起人肉,只是一位普通的家長,他夫人的不當言行,也不過是一時的“糊塗”。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矛頭已經指出,當地紀檢部門唯有客觀調查,給出真相。

若結果表明,“嚴書記”確實有“問題”並因此栽跟頭,此事的教訓,不該只是告訴那些“官太太”從此應“低調做人”。官場中還有多少待“體檢”的“嚴書記”,又如何防止更多的官員異化為“嚴書記”,權力監督部門更該有所審思和行動。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撰文 | 任 然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