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严书记的瓜

严书记的瓜

“严书记”的称谓,在通常语境下,应是指姓严的书记。但现在,它却很可能会像“我爸是李刚”一样,成为一个有着泛指的专有名词。

从上周末开始,一组来自于四川成都金苹果幼儿园家长群里的聊天截图,迅速演变成了一出连续剧。截图显示,家长李某不满老师对她女儿的教育方式,搬出了一个“严书记”。李某质问老师:你对严书记的女儿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随后,李某在家长群里宣称:老师已经被开除。

严书记的瓜

网传涉事老师的将“吐槽”误发至家长群

严书记的瓜

严书记的瓜

截图流出后,“严书记”身份被网友深挖。5月12日,网上出现一封“严书记”写给四川省委组织部的情况说明。从说明书可以看出,“严书记”是四川广安市委副书记严春风。虽然对这份说明书的真实性,目前仍未有官方鉴定,但也没有“辟谣”的声音出现。

严书记的瓜

网传严书记发布的情况说明

就在事件眼看陷入“僵持”,5月14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称四川省纪委监委近日已关注到网友反映“严春风舆情”相关情况,已及时介入调查核实。

遵循“消息越短,事儿越大”的舆情惯例,此一官方表态,基本上可以说是把“严书记”与“严春风”对上了号。而事件发展到这一步,显然就已经不只是一位幼儿园家长如何对待幼儿园教师的问题这么简单了。

严书记的瓜

有媒体提出的三个疑问很有代表性:涉事教师是否被开除?严副书记是否真的对自己夫人在学校的事“毫不知情”?副书记能负担起贵族幼儿园的学费吗?可谓一个比一个切中要害。

很大程度上,这件事已经由最初家长群对疑似“特权”的讨伐,上升到网民对一个官员廉洁程度的质疑。

网友不只好奇为何一位“官太太”会如此跋扈,更对其丈夫是否有问题展开了深扒行动:严书记到底有几个孩子?婚姻家庭状况是否对组织有隐瞒?女儿系重点小学“内定生”是否属实?乃至到底有几套房,一家四川建筑公司的股东名单中既有“疑似”副书记前妻名字的李某,又有一个叫“严春清”的男子,二人共计持股50%,李某名下还有四家公司,这些与“严书记”到底是什么关系?

严书记的瓜

严书记的瓜

这些疑问能否得到让人信服的答案,事关对“严书记”个人的“定性”,也关联到调查部门的公信力。毕竟,网友扒出疑点,官方介入调查,“皮球”就已经从“严书记”个人那抛向了纪检部门。

诸多迹象表明,这或是又一起典型的网民“人肉反腐”案例。与此前“表叔”“天价烟局长”“皮带哥”等事件几乎如出一辙。唯一的区别可能在于,这次触动网民人肉开关的,非严书记本人而是其夫人。

但相较于这类事件中的官员能否经得起深扒,更引人深思的是,如此带有意外和偶然性的反腐接力,为何未能及早纳入制度化的监督之中?官员身上的诸多疑点,难道只有借助网友的“火眼金睛”才能发现?特别是在深入反腐数年后,还存在被网友随便一扒就疑点满身的官员,这正常吗?

以这次事件为例。如果不是李夫人“沉不住气”,如果不是那位教师“不识趣”居然敢批评“严书记的女儿”,这位厅官身上的疑点还能够解开吗?更进一步,一位身上有着如此多疑点的官员,是否照样能平步青云?它又对应着怎样的权力监督生态?

严书记的瓜

严书记的瓜

事实上,这起事件中“严书记”夫人的动怒,与其说是对教师批评自己女儿这个具体行为的反感,不若说是因某种潜规则的戳破而恼怒。毕竟现实中,更多的“严书记女儿”可能受到的都是“特别保护”,遇到问题,家长和教师往往是“敢怒不敢言”。这与过往查处的腐败案例中,并不少见的“儿坑爹”“爹坑儿”现象,一定程度上构成了权力失控的一体两面。

而网友“一言不合”就扒官员的兴趣越大,就越说明民众的监督热情还未能得到制度化的安放。网友扒出的料越多,针对权力的制度化监督疏漏可能也就越大。当然,这里的制度化监督,既指监督在制度层面的完善程度,也指监督触角的灵敏性和主动性是否足够。譬如,严书记的舆情其实已经发酵了几天,在网友的人肉行动之前,相关部门的反应和介入是否可以更早一点?是否能够更及时地给出反馈?

在主观上,人们恐怕都希望“严书记”能够经得起人肉,只是一位普通的家长,他夫人的不当言行,也不过是一时的“糊涂”。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矛头已经指出,当地纪检部门唯有客观调查,给出真相。

若结果表明,“严书记”确实有“问题”并因此栽跟头,此事的教训,不该只是告诉那些“官太太”从此应“低调做人”。官场中还有多少待“体检”的“严书记”,又如何防止更多的官员异化为“严书记”,权力监督部门更该有所审思和行动。

• end •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撰文 | 任 然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