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孫殿英在臨死前,關於盜慈禧墓,為何能底氣十足的回答不後悔?

汪青蘭


所謂不後悔,大概是他為自己辯解的這段話:

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就是馮玉祥)用槍桿子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得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他人說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

這可真是巧言令色。

的確孫殿英的父親是因為和旗人爭執被打死在監獄裡,你和清朝有仇。

可是清朝已經完蛋了,正如他所言,已經被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給埋葬了,這是千古功業,你刨人家墳算什麼英雄好漢。

要知道清朝人入關也沒有挖掘明朝的陵寢啊。

還有,把自己盜墓包裝成革命,企圖和孫中山的豐功偉業相提並論,更是無恥之極。

那雖然是清朝的墳,但裡面裝著是中華民族的國寶啊。

你報的什麼仇?因為你盜墓造成多少國寶外流,多少有價值的文物在你這樣的盜掘之中毀壞。

你毀的是中華文明,飽的是私囊。

更可笑的是這樣一個人竟然號稱自己對得起大漢同胞。

那你怎麼解釋自己在1943年當漢奸的事情,他還幫助日寇誘降了另外一個龐炳勳。

幫助日本人殺同胞的時候他怎麼不提為同胞報仇了。

其實他說這句話他還沒有到死的地步,

他靠著自己的兩面三刀,混過了制裁,先投蔣介石,又投馮玉祥,再投張學良,抗日結束後,再投蔣介石。

解放戰爭期間,他守湯陰,一貫兩面三刀的他,這次竟然拒絕投降,和解放軍死磕到底。

最終被解放軍俘虜。

解放軍優待俘虜,對他很不錯。

他在監獄裡大煙癮上來了,又哭又叫,看管人員沒有辦法設法給他弄來煙土。他對看管人員跪下磕頭:“我的八路爺爺,您可給我弄來大煙啦,我咋感謝您呢?”

一臉醜態。

就這麼個東西,你他後悔也吧,不後悔也好。

說什麼話也不值得信。


錦翼


關於孫殿英臨死前所發生的故事,有兩個版本,一個版本跟題主所提的標題差不多,就是孫殿英在臨死前針對盜挖清東陵的事毫不後悔,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


而另一個版本則是說孫殿英十分後悔,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的貪慾致使文物和國寶毀壞和流落海外,自己是個民族罪人。

其實這兩個版本孰真孰假,後世人根本無從分辨,皇漢和明粉針對孫殿英挖墳掘墓之事是持歡呼讚揚態度的,甚至將其視為“民族英雄”、“忠烈之事”、“良心軍閥”。這些人看問題很簡單,只看一面,從不看到另一面,只知道孫殿英挖了慈禧等人的墓,卻不知道孫殿英左右逢源,搖擺不定,誰給肉吃就跟誰,不但做過“三姓家奴”,還甘願做日本人的走狗,成為鐵桿的漢奸。這種人要是也被冠以“民族英雄”的話,那麼英雄二字也太不值錢了。

先說第一個版本,也就是不後悔的版本。

在這個版本,孫殿英死前曾對人說自己對盜挖東陵之事毫無悔意,其中有言“我幹這件事不後悔,滿清殺我祖宗三代,我不能不報此仇。”

滿清真要是殺了他祖宗三代的話,他哪來的?另外“祖宗三代”這個詞在當時常用於罵人或表示鄙夷的場合,孫殿英好歹也讀了幾年書,應該不會用“祖宗三代”這個詞彙來形容自己。

有人還說孫殿英是孫承宗之後,為了報祖先之仇而對滿清皇族挖墳掘墓,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這不過是為孫殿英盜挖清代皇帝做藉口罷了,孫悟空也姓孫,要是孫悟空跟滿清有瓜葛,想必就有人說孫殿英是孫悟空的後代了。

再說第二個版本,也就是非常後悔的版本。

說的是1947年春,湯陰解放,孫殿英被俘,而後被作為戰犯投入監獄之中,在監獄中他享受特殊待遇,並且還可以抽幾口。

孫殿英被深深感動,在彌留之際,孫殿英不無後悔地說:“我是個罪人,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感到十分的後悔。”這其中也包括了他盜墓之事,許多國寶因為他而流失海外,其中不乏價值連城的珍品。

其實關於老孫最後的遺言,都不過是後人通過文學作品杜撰而已,信則有不信則無,皇漢將其視為英雄,而思想開悟者則將其視為敗類。是英雄也好,是敗類也罷,孫殿英也聽不到了,愛咋說咋說吧,死了、死了、一了百了!


大獅


以其最自私的想法來推斷,其他派系勢力,比他還窮的沒必要搶,比他富的打不動,部隊推進中碰到駐紮馬蘭峪準備盜取慈禧陵墓的馬福田,而當時孫殿英的部隊離譁變也不遠了,養兵是要花錢的,沒有軍餉靠理想理想?孫殿英手下好像沒有這種人,於是打跑馬福田,“自力更生”補充軍費。所以各位答友說他能後悔麼?如果不盜墓他恐怕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了,譁變一般都是先找帽簷大的下手,更何況,他孫殿英不盜墓,慈禧和乾隆的墓葬也同樣保不住。

至於孫殿英自稱是孫承宗的後代,這是無中生有,孫承宗的族人並未死絕,都有家譜流傳下來的,孫殿英一句話就認親,如果有家譜早拿出來顯擺了,就像朱元璋想認朱熹當先人一樣,都是有目的的,無非是想攀高枝。

他的爺爺是誰,怎麼去世的,無從查證,但是他的父親確實是被滿人靠特權誅殺-----為鄉里出頭與旗人爭執而入獄,入獄當天就被打死。這種事在那個年代太多太多了,元代,蒙古人打死漢人還象徵性的罰些銀子,到清朝一切成本都節省了。

借用民族大義充當藉口(真有民族情結也不足為奇)。

他列舉了很多滿清入關後的罪行,比如文字獄等等,稱他的行為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而且大清的錢財寶物還不是搜刮中原得來的,他這是實現財物流通,充填國庫。

不得不說孫殿英給自己找的藉口還是蠻“充分”的,國仇、家恨、民族大義。外加他當時的切身處境,為活命一搏的機會只有一次,他會後悔?即便說出後悔也不是真心的。

至於,孫殿英臨死的遺言:“我過去做了許多壞事,對不起民眾,對不起共產黨。共產黨寬宏大量,不計怨仇,比蔣介石不知好多少倍啊!”

他受了黨的恩惠,當然要有所表態,但這其中並不包括盜墓的事情,壞事他的確做了不少,但既然懺悔,肯定是懺悔“相關事宜”,比如與我軍作對,比如為禍一方糟蹋百姓,至於盜墓,他幹嘛懺悔。甚至-----

他可能還自以為是·認為他的盜墓理由充分,不但解決了自己迫在眉睫的生存問題,還借花獻佛的巴結了蔣介石、宋美齡、戴笠、閻錫山、宋子文等等權貴,並且他還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能懺悔才怪,說不定還一直想著自己的運氣不錯呢。


古今通史


清東陵所有的皇陵,后妃陵墓完全被盜,孫殿英只是盜撅慈禧和乾隆的兩座墓。他不盜撅,也免不了被土匪盜撅。抗日英雄佟麟閣在盜撅過恭親王亦欣陵墓。西北軍太窮了,沒有軍費來源,只好盜墓。馮玉祥驅逐溥儀出了紫禁城,也盜了大量故宮珍寶賣錢充軍費。他們都是盜撅滿清皇帝的墓(清朝皇帝都是吸收漢族百姓血汗錢,清朝佔領中華故土,屠殺無數漢族百姓,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只是有記錄的,其它大多數被清政府有意掩蓋隱藏而消失在歷史之中)。所以孫殿英挖了清朝皇陵不該被譴責。明十三陵可是一個沒有被盜撅。因為無論軍閥,土匪都是明白,那是漢族皇帝的陵墓,百姓心目中故國君王。反而是新中國成立後,打破封建禁忌,挖了萬曆的皇陵供考古研究!!


WEZ-1


民族英雄孫殿英,躍馬揚刀入東陵。

弘曆狗頭懸碧樹,杏貞腐屍喂蒼鷹。

父發韃丘滌腥羶,子守黃陵衛漢廷。

至今神州猶稱頌,滿門忠烈孫殿英。


清粉的祖宗


畢竟被挖的人滿人


影視影咖


因為得到了多少寶貝,不盜墓的話他的命運更慘


初心不變285497809


盜墓無所謂對錯,關鍵財物應交國家,太可惜了也心疼死了。


待崗農民工


漢人與滿清的矛盾。


學明81625


不盜墓,軍費沒有,死路一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