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黑話,其實是各類集團或群體,出於各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造的一些以晦澀難懂為特徵的隱語。

這種語言成為了判定是不是「道上的朋友」的重要依據,比如近幾年興起的網絡用語,「xswl」、「真香警告」、「你可真skr人才」......這些00後的魔幻般的詞彙成功與「中老年網友」劃開界線。

如此一來,「黑話」就成了判別你是否是圈內人的標準之一。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清人繪畫中的傢俱店 |


我們今天講傢俱圈的「黑話」,其實是古董傢俱的「行話」,作為一個小圈子、小集群內部通用的語言,在外行人看來確實有些晦澀難懂。

古玩行話大致可分為二類,一是俗語,二是術語。

俗語涉及的面較廣,從看貨到對貨物的評價到做生意,整個過程都有行話。

術語行話即是專用語,一般變化不太大,有陶瓷方面的專用語,還有翡翠玉器、竹木牙角、字畫、傢俱等等方面的專用語。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民國時期的古玩店 |


下面是研習君整理的傢俱圈「黑話」,快來看看你是不是道上的人呢?



扒散頭:也稱“爬山頭”,古玩修復用語。原用於評價修補過的老字畫,在老傢俱行業特指修補過的老傢俱。多指對殘損殘缺的工藝品進行整修,或者是為了遮人眼目的修補。“扒散頭”有把散了的東西扒起來的含義。“扒散頭”在古玩行業中帶有一種貶義,它與“修復”不同,修復是公開性的,而“扒散頭”則常常是隱蔽的,為的是蒙人。

滿徹,硬木傢俱行業的一個術語,是相對於“金幫鐵底”而言的,意為製作某件硬木傢俱只用一種材質,而不摻雜其他不同種類的木材。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掉五門,蘇作木匠對傢俱製作精細程度的讚美之語。比如椅子或凳子,在做完之後,將同樣的幾隻置於地面上按順序移動,其腳印的大小、腿與腿之間的距離,不差分毫。

打悶包:古玩行業中,稱不準開封檢驗的買賣為“打悶包”,有時也指沒有看到東西而交易的行為。據說此語原流行於上海地區的民間,源於打花會賭博的“打悶包”。此語現在滬上其他行當也有使用。

開門,看藏品時碰上年代老的真貨叫“開門”或“一眼貨”。也有作“大開門”的,就更富江湖氣了。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看不好,倘若賣家說貨絕對到代,而買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顧及店家的臉面,就只能說“看不好”。

一槍打,將這批貨物好的帶壞的一起賣,也稱作“一腳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貨上門,買家決定購買他的東西,讓送貨人將貨留下。

吃仙丹,買了便宜喜歡的藏品叫“吃仙丹”。

跑道兒,購買或出售古玩行為的中間人,有的是與買賣相熟的親友,有的是專門的經濟人,不出資不合夥,只從中奔走,說成一筆交易。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鏟地皮,自己不開店,專跑農村收貨,或者是盜古墓的人。拿到東西后再賣給各商家,行里人稱他們“游擊隊”,又叫“鏟地皮”。

玉器工,特指傢俱表面的淺浮雕參照了漢代玉器的紋飾和工藝,在硬木傢俱上比較多見。

坑子貨,指做得不好或材質有問題的傢俱,有時也指收進後好幾年也脫不了手的貨色。

叉幫車,就是將幾件不完整的傢俱拼裝成一件。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新加坡,對有些地攤貨,諧音“新假破”。

交學費,不太懂行總是花錢買到新貨,或稱“吃藥”。

收起來,買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請賣家將藏品收回去,就說收起來吧。

動過手,老貨壞了重新修補過。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包漿,古玩鑑定用語,泛指歲月存留在古玩器物表面的一層包裹物。器物由於外界條件差異而具有各種不同的包漿,例如老傢俱表面因長久使用而留下的痕跡,因為有汗漬滲透和手掌的不斷撫摸,木質表面會泛起一層溫潤的光澤。例如:紅木傢俱的玻璃包漿,青銅器的黑漆包漿。因為包漿是天長日久形成的,所以它是鑑定古玩重要條件之一。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從另一古玩商人手裡拿走一件商品,當時不付款,這叫“活拿”。“活拿”的規矩是價位講好了,只能多賣錢,不能少賣,即必須保底。言必有信。價位比買斷要高,一般說,不再給活拿的人付手續費或跑道費,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價上加價,叫“戴帽兒”,多賣歸活拿的人,原貨主不問。

抄後路,生意本來是有人從中介紹的,但買主和賣主都拋開中間人,自行與對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後不提中介費),也防止“戴帽”。這是喪失職業道德的行為。

包袱齋,行內有的人眼力好,但沒錢開店,便用藍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鋪“摟貨”,然後轉手賣出。這種經營古玩的現象被稱之為“包袱齋”。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埋地雷,有些人以為去農村從農民手裡買的貨不會有錯,卻不知道這些貨是作偽的商人故意和農民合夥“埋地雷”的。

工手,製作工藝術語。表示匠人制作工藝品時的功夫。謂之“工手”,很可能是“工匠的手藝”的簡稱。被使用於“工手”的對象,大多是工藝性較強的藝術品,如紫砂、竹木牙角、金屬器物等等,而對純藝術品的書畫就不能使用。

品相,古玩鑑定用語。是品質與外相的意義,泛指收藏品的外觀工藝和內在質量的優劣程度,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年份的器物。如稱:全品相、品相一般、品相一塌糊塗等。品相是構成古玩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賣相,指古玩比較完整,古老或精緻,在買出時顯得“愛人兒”,易受買主歡迎,叫“有賣相”。相反,有殘汙或看上去不精緻,則不受買家歡迎,即無賣相。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拖工,古玩走私用語。是指那些專門從事秘密運輸走私古玩的職業人員。此類人員所從事的工作,屬一種違法行為。“拖工”不是指某一個人,是指一類人。這些拖工大多是黑道上的人,他們常常具有通天的本領,並以此獲得暴利。

妖氣,古玩鑑定用語。泛指後仿品和作偽品,為了做舊而殘留下的色、澤、光。這種人為的假象,往往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故稱為“妖氣”。

搬磚頭,古玩交易用語。指不花本錢搬弄他人的古玩器物,從中賺取差價。是做生意的一種經營手段。這種人常常依仗自己信息靈通,渠道廣泛,可以不花本錢、無投資而從交易中獲利。用“磚頭”來形容古玩器物,無非是想隱蔽一點。

行貨,一般指“大路貨兒”,也指藝術家或工匠為應付市場而批量生產的不精美的藝術品。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壓堂,是主人店堂裡最好的鎮店之寶。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購的古玩商品,能獲得較高的利潤。也指“快貨兒”。

,指虧本。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經營具有很大的賭博性。買一件古玩,到手後賣不出去,或者要賠本虧損,都叫“輸”。古玩商人怕輸,還怕丟人現眼,輸錢不落好手。

拉縴,就是中間人,介紹人,古稱“牙人”,撮合雙方,相當於現在的經紀人。中間人收取佣金,過去一般是“成三破二”,成是賣方,買賣做成了,拿出3%,破指買方,破費花錢了,拿出2%。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在古玩行買東西不叫買,叫勻,或者是“讓”。

打眼,指判斷有誤,買了假貨。

路份,即古玩物件的品位。不是指人,而是指物。如瓶子與盤子比,古瓶當然比盤子、路份高。文人傢俱與民間傢俱比,文人傢俱路份就高。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掌眼,購買古玩時,請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鑑定真偽上有什麼閃失。對於代替自己把握眼力的人,叫作“請某某先生來掌眼”。

,古玩商人真心想買或賣時,因某一方自己還要考慮,故意不買或不賣,準備放長線實現自己的交易計劃,叫:繃著買後繃著賣。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 END -

禁外傳 | 這些傢俱圈的「黑話」,看懂就是道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