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心是孤独的猎手 孤独是绝对的, 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绝望的孤独与其说是原罪,不如说是原罪的原罪。 每个人都孤独,却并未因这相似的孤独相连,人终究是孤独的,好像人终归是要死的。 过去的那些岁月里, 他总觉得这笑容里藏着某种微妙和智慧。 如今他觉察到一种狡黠和嘲弄。 天逐渐变暖了, 令人昏昏欲睡。焦虑慢慢地化成疲倦,在他身上可以看见一种深深的平静。

——卡森·麦卡勒斯 《心是孤独的猎手》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没有谁会永远念着你的好,一小会也不会,因为下一刻都会被他抑或她自己的情绪所淹没,再也无暇顾忌你的好歹。人之矛盾皆在于此,即使万般讨好别人的人,仍免不了回归自恋。

阅读《心是孤独的猎手》的时候,囿于屋内,困兽犹斗的踱来踱去,秋天的阴雨把湿度无情地渗透进紧闭的空间里,闷闷中有点凉意。看样读书与悟性并无多大关系,与环境心境有关,大抵在骄阳四射的下午,跳跃着翻到某一个章节,转而每次雨来,读的都不寻常,没有风的干扰,昭示的结果会来的快一些。

《心是孤独的猎手》是麦卡勒斯的代表作,麦卡勒斯的观察力敏锐到令人恐惧,这样的女人,虽然我们之间隔着文字,仍能感觉到她冷冷的眼睛撇过来的目光。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当她想到以前她想象中的上帝的模样时,她却只能看到辛格,他的身上披着长长的白单子。上帝是沉默的——也许正是因为这点她才想到了上帝。”

谁是谁的宿命呢?绿皮车漫长的旅途,渐渐陷入麦卡勒斯编织的寂寞,都以为寂寞无可言说,不是《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南方小镇。

一直走在摆脱孤独的路上,祈望有个人的出现能聆听倾诉,因此聋哑人辛格是孤独的,酒鬼布朗特是孤独的,黑人医生考普兰德、咖啡馆老板比夫也是孤独的,比起那些逐渐蔓延乏然无味的生活,这些又能算什么呢?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早晨跑着去母亲那儿,她用孩提般的眼神迎接我,提醒我今天下雨是不是穿的太少,喝完蛋汤,照例问她吃了几个包子,“三个”,嗯,对了,“我是谁呢?”,名字正确,这是一个月中几乎最好的应答,我和母亲都充满了笑意,她的现在就是我活生生的未来。而如今,早已戛然而止,好似那个古老的钟摆,虽然还在顽强地晃动,但是失去了准头。母亲只会用游弋的眼神望着完全陌生的我,和这个重新如初陌生的世界。

“人是在无边海中的苦行者,但浮士德经历了灵魂的挣扎后,还是要往前走”。

理想或白日梦在繁琐、困顿的生活中支离破碎,这种寂寞和孤独,逐渐对原来固有的一切都力不从心,即便我们抗拒不甘于平庸,但是却没有办法不选择它。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孤独算人类自恋的副产品,极致是婴孩以及老人。除开这两段比较明显,其他的时间,因为孤独,热切的渴望中,小心翼翼地像藤蔓一样延伸着自己执着的心,寻求聆听和爱情。

因为不会说话,在聋哑人辛格,善解人意的眼睛,和温和的微笑面前,每个人的倾诉都得到释放,最终在他这里找到了灵魂深处的平和宁静。

尤其是杰克,其实他们的对话,是心语,按照彼此的理解塑造着另一个自己,充其量只是他们渴望驿动的幻觉而已。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这世间所有的爱情,不过是一场时间与欲望的游戏,每个人置身其中,总有一天你会再次孤单”。就像王朝云之于东坡,抗过了南方的荒芜,却被岁月过早轮回,终于解脱。

看完书已经很久了,不置一词地凝滞着,如果可以逃离,宁愿带着孤独一起,只是麦卡勒斯一针见血地告诉我,所谓心心相通,都是误会而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苏轼的《卜算子》里面隐藏着有个伤感不可考的故事,文人的诗词歌赋最初的欣赏者,唐宋时皆是女人,把酒言欢,朱唇清唱,即席赋诗的男人们常常忘记今夕何夕,除了自恋之外,荷尔蒙丰富的诗人还想就此获得红颜知己的某种青睐。就像东坡的每一次遇见,灵魂与文字相遇,然后支离破碎。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二十三岁写出《心是孤独的猎手》的麦卡勒斯与六十多岁仍把孤独化为高远的苏东坡,他们提笔的时候灵魂就有了宇宙的模样,不过同样的寂寞孤独,在麦卡勒斯是救赎挣扎,而在东坡则是黄州那轮淡月。

无论如何,怎么一字千年,在那一声棒喝之后,结果都是一样。

活着便是荒凉与孤独


【 绘画:大卫·霍克尼(英 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